ICO首查!区块链未来路在何方?

ICO,是指通过发行加密代币的方式进行众筹融资的行为,与IPO相似,企业设计好代币规则后,寄希望于从ico的“公开市场”获得融资渠道。

三天前,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浦东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疑似虚假宣传的某全球区块链峰会进行突击检查。这是近段时间火爆的ICO(首次代币发行)众筹领域遭遇的第一波公开检查。

据悉,本次被查的ETP(熵)为维优元界发行的数字加密代币,于2017年2月11日在交易所“上市”流通。维优元界运营公司为上海艾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2016年9月通过ICO(首次代币发行)众筹1474.8万元。

目前,该公司相关涉嫌违法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已经引发市场敏感的神经,消息一出,引发高达200%幅度的震荡。

ICO市场风险日益突出

ICO,是指通过发行加密代币的方式进行众筹融资的行为,与IPO相似,企业设计好代币规则后,寄希望于从ico的“公开市场”获得融资渠道。

但与IPO不同的是,ICO是由区块链公司以及自组织发行初始加密代币,出售给合格参与者从而间接获得资金,用于项目开发的一种融资方式。ICO是一项中立技术,从金融创新角度来说,甚至为一些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并为一些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客观的收益率。

目前大部分的ICO都是通过比特币以及以太坊募集,然后变现成我们法定流通货币,由于ICO是拿比特币换代币,比特币在我国认定是虚拟商品,而非法定货币,因此ICO目前还处于参与无门槛、发行无审核、监管灰色的地带。不过,融资、筹集的比特币是能快速兑换成法定货币的,因此虽然ICO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其本质上符合金融业活动的特征,因此需要纳入金融监管视线范围。

这一次的ICO也值得警惕。一方面,ICO带来的几十倍甚至百倍收益率,刺激着“中国大妈”入场的同时,却让其忽略了ICO的进入门槛,其风险远高于股票等投资产品,需要对项目进行识别;另一方面,由于对代币发行公司没有审核,一些尚在PPT阶段的项目纷纷涌入到ICO进行所谓融资,这难免促发市场“野蛮生长”。

监管漏洞下畸形的ICO

目前发起ICO的有两种性质,一种是基于实体公司的股权投资挂勾的ICO,一种是基于实体团队或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投资,也就是非股权类投资,是纯代币行为

由于在我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的发行和交易,都适用证券法的规制,如果直接在境外发起ICO而又关联我国企业的具体股本或现状,即属违法。股权挂钩的ICO行不通,但是更多人选择了绕路而行, 基于产品或服务的非股权类ICO。这种类产品、服务众筹的ICO 则是灰色地带,不受管制,目前大部分国内ICO是通过这种方式曲线融资。

但这样一来,大批没有产品,靠PPT“空手套白狼”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又以初创企业居多,没有传统信用体系做背书,一旦出现到期无法兑付,以及承诺无法达成的时候,其流通的代币价值也将受到影响。使得本就脆弱的ICO信用体系变得更加危险。

规范监管是ICO良性发展的最佳方案

这里提到国家的监管并非要一棒子打死,区块链和ICO的结合,让众多创业企业有了除IPO以外的一种新融资渠道,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本是一件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好事。但凡事需要有度,ICO的过度炒作和参与企业的过渡夸大未来前景,一方面破坏了ICO本来拥有的良性秩序,另外一方面也增加了遵守本分的好企业获得融资的成本。

对于以上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政府出面成为第三方监管,监督ICO企业公开信息、公开报表、杜绝黑箱操作、去泡沫,让ICO企业回归价值估值的合理层面,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
企业治理后,对于参与者也要做入门门槛的限制。ICO在国外本是互联网一群高净值的精英人士对赌高风险高收益的游戏,但是到了国内被许多不良企业方宣传成为一种一本万利,超高回报的理财产品。针对的就是那些手里攒了些钱,但是却可能是一辈子积蓄的大爷大妈。

写在最后:
这次上海查封区块链大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对区块链和ICO进行监督和管理,留给新兴资本野蛮操作的灰色空间已经不多了。一个更加有序的区块链和ico市场即将迎来新的篇章。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