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1.6亿“新知青年”,以及背后1亿个回答

本文来自连线家,不是因为“知识”这一概念发生变化,造就了当下的知识分享经济。而是人人参与的局面,重新定义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知乎的1.6亿“新知青年”,以及背后1亿个回答

果然,刚刚过去的周末,我的票圈被知乎盐Club刷屏了。今年的第五届知乎盐Club与往年不同,不仅主题定为“新知青年大会”,还在户外搞了个2000平的“新知市集”。对着节目单看下来,有种穿越到草莓音乐节的错觉。

知乎创始人周源在开场演讲中,首次追溯了知乎盐Club的起源。早在2011年冬天,知乎就在鼓楼一个小酒吧里,和用户一起度过了一个年会,“当时整个会场差不多只能容纳30~50人,没想到一下子来了200多人,整个酒吧完全被挤爆了。”

知乎的1.6亿“新知青年”,以及背后1亿个回答

七年过去,在本届盐Club举办前两天,知乎官方公布了最新数据:注册用户达1.6亿,年增长达到 95.12%。知乎正式从一个服务于一部分人的知识社区,迈向一个普惠的内容平台。

要理解知乎这些年的变化,尤其是在内容创业浪潮中的小步快跑,关键是理解“新知青年”和“普惠”这两个词。

01

几千年来,“知识”一直是个稀缺品。无论是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家和科学家,还是中国古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近代社会的进步青年,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贵族”。拥有知识往往意味着拥有更大的权力,不但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甚至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转。

而到了现代社会,人人皆可读书和议事。现今的“新知青年”,在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和传播知识。比如在一二线城市,青年旅社越来越多,年轻人常聚在一起讨论社会议题,发起新实验。不足之处是他们始终局限在小圈子里,力量薄弱,知识没有摆脱“精英化”的标签。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新技术产生新渠道,新渠道产生新的内容机会,并且和新的消费者互相塑造和成就。移动互联网时代,加速了信息流通和共享,一些新的内容平台崛起,构成了当下的知识分享经济,也彻底撕掉了知识的精英标签。

2001年,维基百科从“概念”层面,利用众包和“认知盈余”,初步解决了互联网时代的知识获取问题。而10年后的知乎,则是在中文互联网内提供了一个工具,让更多人讨论更多话题,进一步推动了知识的全民化。

知识传播结点不再为少数人所有,而是伴随去中心化趋势,密密麻麻组成网格状。这种形态的优点是,知识从有形变得无形,无处不在。缺点则是过于碎片化,缺乏内容筛选机制。为了对抗信息过载、降低信息噪音,知乎开始积极利用AI建设智能社区。

据周源介绍,过去一年AI在知乎社区里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信息语言的连接、信息的获取与推荐,以及平台制度和氛围。三者分别对应的是机器人给用户推荐感兴趣的问题、精准推荐以及探索用户兴趣边界,以及AI管理社区氛围。

很久之前,知乎用户@苏莉安曾做过一个知乎用户统计,站内80%以上的人没有回答过问题。而即便是这些不活跃的回答者,这两年也应该密集地收到了不少邀请。

随着知乎用户增多,很多人开始担心社区“水化”的问题。但是经常使用知乎的用户会感受到,首页推荐的问题多半还是自己关心的。一个只关心人工智能的直男,信息流里是不大可能出现美妆内容的。这也是AI的赋能。

熟悉知乎的人应该都知道“瓦力”——知乎的社区管理机器人,刘看山和小管家的搭档。它的本职工作就是清理垃圾,过去一年频繁地在知乎er面前刷存在感。对于答非所问,辱骂贴标签等不友善内容,瓦力的准确率在部分场景下最高可达到99.12%。

伴随着内容红利、消费升级大势,知乎这类平台逐渐增多,并且逐渐走向专业化。大厂小厂都有了问答、音视频等各种类型的产品,某种程度上掀起了知识付费的风口。

02

身处其中,我们要理解的是:不是因为“知识”这一概念发生变化,造就了当下的知识分享经济。而是人人参与的局面,重新定义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温伯格·戴维在《知识的边界》一书中提到,致力于共性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广泛的战略,过去人类只能通过给知识做减法,去认识大到不可知的世界。而现在,我们是通过加法将任何想法、每个细枝末节放置在巨大的、松散链接的网络中来获取知识。

这就是说,碎片化时代不可避免,人类必须适应这种形态,并从中获益。知识不再是固定抽象的、由权威定义的概念和句子,而是零散在整个生产生活中的片段。

去年12月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周源对“知识”下了一个定义:“凡是对大家有用、有价值的信息,在今天都可以被称之为新的知识。”这么看来,能分享知识的不再是少数高材生,而是任何有经验有想法的人。因此他会说:“每个认真分享知识的人都是精英。”

知识成为一个流动的网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变得模糊。周源在第五届知乎盐Club上表示,过去差不多两三年的时间,知乎的用户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二线、三线城市的用户,开始在知乎上讨论他们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2010年,周源在一封全体信中,讲述了自己创办知乎的初心:挖掘存在于个体大脑中的高质量信息,并把它们聚集起来,为人人所用。

知乎的1.6亿“新知青年”,以及背后1亿个回答

知乎盐Club最后的环节,周源宣布知乎社区的第1亿个回答已经诞生。他现场分享了一个细节:“几年前,知乎快到10万个回答的时候,有同事问我,你知道有本书叫《10万个为什么》吗?我们是不是很快就干到头了?我不知如何回答,但那时觉得,真到了,就是个新开始吧。”

他口中“新的开始”,就是不再只是把有价值的信息“互联网化”,还要再创造一个“普惠的内容平台”。

过去两年,知乎已经在小步快跑。内容形态上,可以发动图、视频,以及零碎的想法了;商业变现上,知识市场里已经有了知乎Live、知乎私家课、读书会等多个付费产品;用户构成上,歌手罗大佑、演员周冬雨、美食家蔡澜等都以不同形式活跃在知乎上,知乎机构用户目前也已达到1.4万个。

周源透露,未来一两个月内,知乎即将推出的创作 服务平台和改名后的知乎大学,助力知识分享者的商业变现,以及搭建更完整的产品体系和场景平台。

03

人工智能也有够不着的地方。近两年,知乎还有一个显著变化是:频繁地组织线下活动,聚合更多独立思考、探索变革的“新知青年”。

2017年,知乎就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办了“不知道诊所”。除了一年一度的盐Club,知乎er们又多了面基场所。而开在三里屯等年轻人大量出没的繁华地带,又给知乎站内导向了一批新粉丝。

今年盐Club前夕,知乎又在北京悠唐购物中心,推出“A store of Q&A”概念快闪店,只陈列印有问答文字的概念商品,而不售卖。除了品牌营销作用,线下快闪店对于聚拢核心粉丝,增强用户认同感也有一定好处,在商业变现效率上或将迸发出新的价值。

而如果我们从精神层面探讨,会发现线下场景也在扩展“知识”的外延,正在试图把无形的知识,变成有形的、可感知的空间。

在今年盐Club的圆桌讨论环节,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发表了一个在他看来“相对私人的想法”:只要内心是开放、鲜活的,你接触的全都是新知。知乎希望探究关于“人”的一面,给大家知识付费产品没法提供的东西。

雕塑艺术家、圆桌嘉宾向京对此深有感触。今年3月才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她自认自己 “相对保守”。虽然她曾在知乎Live上开过讲座,但她还是更喜欢线下一对一的交流,对于线上分享始终有种“说不清的障碍”。

这不禁让人想起英剧《黑镜》里的一个故事。未来有一天,衣着统一的人们只通过虚拟网络交流,依靠日复一日“骑自行车”赚取赖以为生的“消费点数”。真实的线下聚会是一种奢侈,想得到这种机会得付出极高的成本和代价。

“新知青年”不应该是这么顺从、机械和麻木的劳动力,而应该是能放眼全球、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变革的、有生命力的个体。周源认为所谓的“新知青年”,不局限于年龄和职业,而是指一种状态,一种对未知、生活、工作不断探索的状态。

不管是线上搭建产品体系,推出知识市场,还是线下联系传统商家,筹办快闪店和盐Club,知乎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新知青年的探索创造条件,把有价值的信息和有为的人连接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普惠”。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