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赵晁艺(文化学者 独立策展人)
书画家简介:姚俊甫,号惟相,禅意书画家、学者。中国当代禅意书画研究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博士、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博士班访问学者、陕西省文联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力邦艺术品拍卖公司签约艺术家、中国金沙文化艺术中心特邀顾问、中德国际艺术交流协会理事……
(接上篇)
姚俊甫禅意书法作品《法源》 作品:100cm × 45cm
下篇第一幅作品,为《法源》。左侧落款为:于灵云境 姚俊甫。
此幅作品,虽然只有两个汉字,但纵观整个作品,却又一种洋洋大观,一切具足圆满之感。“法”字细看笔触为相对独立的五个部分组成,像是波光粼粼的水面,而“源”字则由七个部分构成,原字部最后一撇书写的十分的迅速有力。向是从高崖之上倾泻而下的一道瀑布。
这个法源本是佛教语“法海真源”之意。法,即:法性。清代诗人姚鼐在 《重宿幽栖寺》诗中就有:“南山东面最孤鶱xiān ,拄杖时攀问法源。”的佳句。
而这个“源”字,指的是源头,本源。作品里“法源”,一样,根源,源头,本来面目。
因此说,我们在世界上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与现象,都应当探寻和回归到事物的真像本源上来,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而儒家经典《大学》就开宗明义的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莲宗根源》 ( 摄 影:惟 莲 )
另有道家经典《清静经》除笔者在上文中引用的“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句外,经文中还有:“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经典表述。
注:《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作者不详,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因而《清静经》被认为是三国时葛玄依托之作。
唐朝时期比较著名的注本为杜光庭所注。金代,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后,《清静经》就成为全真教的日常功课,作为非常重要的经典被重视。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唐末五代时期高道。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
友人办公室里收藏的一幅姚俊甫书法作品《有茶》
在分享阐发了以上作品内容外,笔者想在段落中穿插一幅图片,这幅图片是一位商界友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用手机随意拍摄的,办公室的位置在上海的一栋摩天大楼中。
照片中间位置是友人收藏姚俊甫的一幅书法作品《有茶》。此幅作品书写的非常放松随性,充满禅意趣味。
透过右侧窗外远远望去,中间最高的摩天大楼就是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银城中路501号的上海中心大厦。
注: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为632米,为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而上海中心大厦右侧上方有倒三角形状的大厦则是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楼高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就在这样一个超级都市森林中,能够邀约三五好友相聚在此,一边欣赏姚俊甫禅意书法作品,一边品茶论道,真是令人感觉别有一番福地洞天。
姚俊甫禅意书画作品《道法自然·龙山》 作品:168cm × 90cm
文章最后再给各位读者分享一幅佳作:《龙山》这是姚俊甫之前到山东“龙山”采风是所创作的一幅青绿山水画作。
此幅作品特点延续着笔者在上篇中为读者介绍的另一幅姚俊甫书法作品《尘隐如龙》的意趣精神,只不过是运用国画的艺术形式所再次表现而已。
说到此幅作品的主题名称“龙山”不得不说一下中国的龙脉走向。
龙脉,是指起伏的山脉。因山脉在形态上多方面与龙相似,故中国风水学将山脉比喻做龙。在中国古代传统堪舆学中,将“龙脉”视作一种特殊的地理形态。
中华风水学公认: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是龙中的祖龙(根龙)。龙脉从昆仑开始发源延伸到世界各地。一般龙脉灵气聚集之地被认为是风水宝地(即龙穴)。
中国有三大主龙脉,皆发源于昆仑, 分别为北龙、中龙、南龙。北干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沿黄河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一直接到朝鲜的白头山,
南干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随长江贯穿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苏南地区入海,龙头在上海,龙尾在台北。
中干龙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龙头为泰山。
中华龙脉,龙行天下。示意图 (网络图片)
而此幅山水画作中龙山,实为中干龙东段,又名天井山,系崂山余脉,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东5千米的龙山街道办事处大村村南,海拔81米,因山顶有一深井,据传井中栖龙,故名龙山。
龙山山顶有座龙王庙,总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庙内的井,深14.8米,是远古年代火山爆发导致地壳变动而形成的自然景观,井内常年水旺不涸,清澈甘润。
龙山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没尾巴老李”传说源远流长,每年农历6月13日的龙山庙会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属即墨市城区重要民俗旅游景点。
最后,笔者也算是借花献佛,将此三篇续文通过账号平台分享给广大读者,希望读者能从中国禅意书画系列作品中得到启示,并能在生活与工作中惜缘惜福,随缘任运,法喜充满。
(全文结束)
文章作者:赵晁艺
图片编辑:惟 莲
文字编辑:大 利
2023年 月 日 写于古都西安
作者简介:
赵晁艺,字大利,号惟莲,文化学者,独立策展人。
中国华服道国学文化(课程)创始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华服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主任,长安华夏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联谊会会长、中国当代禅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姜姗秀中国华服非遗艺术会馆首席品牌文化顾问、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活动组委会华服道文化顾问、中央电视台CCTV大型纪录片《穿在身上的中国》栏目顾问。
注:
1.本文系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文内配图除注明出处外,均由作者提供)
2.欢迎在评论区点赞留言并转发分享,您的赞赏与支持是我创作与前进的动力。
3.感谢您的关注阅读,祝广大读者朋友们:身心安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