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打破滴滴垄断的美团打车,能否成为网约车市场的“得道者”?

本文来自连线家,经历过一家独大的网约车时代,消费者没有过多的选择空间,已经对日益昂贵的费用产生了抵触心理。而美团打车的强势补贴,正为消费者提供了出口。让网约车价格回归理性,才是消费者更期望看的结果。

自去年2月以来,美团打车一直在南京低调试点,没有大规模发展业务。近期,美团打车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厦门等7个城市同时上线,为2018年的扩张打开了序幕。

目前叫车服务尚未正式开通,当某城市用户报名人数达20万之后,美团打车才会正式上线业务。

美团、大众点评的用户在APP中便可看到“打车”的入口,点击后便进入活动页面进行报名投票。报名成功后,美团打车面向消费者和司机分别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其中,普通消费者将得到3张无门槛打车券,而前5万注册司机享受“0抽成”优惠待遇。

第二轮打车大战就此打响,无论美团打车如何扩张,消费者都将是最终的获利者。

让价格回归理性常态

从今年2月单一城市试点,到12月七城联合上线,美团打车留给人们10个月的时间去猜测它的意图。

据媒体透露,当美团打车还在试点,滴滴便已有了行动,在南京拿出了快车全年利润的20%进行用户补贴。而滴滴的高管也亲自飞到南京体验美团打车,部署滴滴在南京的市场策略,包括关闭用户动态调价,推出优享车型和拼车服务等。

12月份,美团打车其它城市还未正式上线,南京便已开启“美团打车狂欢月”,每周三立减13元。

大战还未开始,便可以嗅到2014年那场出行补贴大战的硝烟味道。半年时间,双方交战烧掉了24亿元人民币,最激烈的时候,一天就烧掉了4000万。无论是滴滴还是快的,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而此次美团打车的大规模扩张,也许不会重蹈覆辙。

一方面,美团打车的策略是稳扎稳打,攻城略地,而非盲目扩张占领空白市场,所以不需要打“硬仗”,而更将倾向于缓慢“渗透”。

另一方面,在经历很成熟的行业教育之后,用户已经认可了网约车的价值,也对价格有一定的预期。美团打车没有必要使用过于低价的方式,去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

经历过一家独大的网约车时代,消费者没有过多的选择空间,已经对日益昂贵的费用产生了抵触心理。而美团打车的强势补贴,正为消费者提供了出口。

在南京也已证实,除了自身的补贴,美团打车的出现同样牵动着滴滴的定价和市场推广策略。

相比维持极短时间的巨额补贴,网约车价格回归到“比出租车便宜不少”的理性常态,才是消费者更期望看到的结果。

让服务充分适配需求

让价格回归价值,是美团打车为消费者带来的一大利好。同时,为消费者优化服务体验,也是美团打车的价值所在。

在美团打车上线之前,有司机表示,平台管理越来越复杂,甚至需要“央求着对方能够给我一个五星的好评”,挣得也比之前少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网友表示,网约车越来越贵,甚至“比打车还贵”。

受政府监管收紧等原因,一条涨价的逻辑链条产生:网约车司机减少,运力不足,客单价提升。

为了满足用户的打车需求,平台不得不派单给距离较远的司机,调度费成为消费者额外付出的成本。多花钱的同时,消费者还不得不付出更多时间成本。

如此一来,用户体验无从谈起。

美团点评的入局,将流失的网约车司机重新聚拢。以北京的活动为例,前5万注册的司机0抽成,将激活更多的沉睡市场。

至于“沉睡的市场”是否存在,相信美团打车已经从南京10个月的试点过程中,得出了结果。

在本轮市场推广中,美团打车还可以得出一个洞察:某个城市至少有20万的需求漏洞。当B端的大盘被进一步扩张之后,每个城市至少20万消费者的需求将得到释放,用户体验也随之得到提升,黏性更强——这是美团打车带给网约车行业的最大价值。

让平台的一站式服务链更完善

对于消费者来说,功能同质化的平台很容易被替代,“能否打到车”、“多久打到车”、“多少钱打到车”等用户体验与使用成本的考量,都是影响用户进行选择的依据。

不过,这仅限于两个同样只有出行服务的平台之间的较量,而美团打车拥有更深层的核心优势。

美团打车刚刚在南京“起步”时,行业便有所讨论,网约车的“天花板”是否已经触顶。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认为,出行市场足够大,其中有30%的人打车去吃饭,和美团点评的用户群高度重合,这个事情有的做。据美团点评内部调查,美团点评平台用户70%有打车需求,用户需求旺盛。

所以,网约车的天花板不仅尚未触顶,这背后还有着两层释义:第一,出行市场的需求仍未被充分满足,还有玩家入局的空间;第二,已满足的用户需求中,有大比例用户使用打车的动机,与美团点评业务相关联。

前者为美团打车提供先天条件,后者让美团打车具有后天优势。前者适用于所有后入场的玩家,后者则是美团打车独有的杀手锏。

一直以来,美团点评的发展逻辑是覆盖人们的“吃喝玩乐”需求,打造一个集合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的生态闭环。

如果将一个个餐厅、电影院、KTV、酒店想象成地图上的一个个据点,那连接起这些点的,便是“出行”这块重要拼图。也可以说,在美团点评的超级平台中,美团打车是符合逻辑、必然出现的新物种。

如此一来,用户在使用美团、大众点评进行线上决策后,便可以直接通过打车业务直达商家,完成消费后进行结账后,还可以一键回家,或者抵达下一消费场景。

美团打车的出现,补全了场景与场景之间的互联,同时,也更加提高了用户的放弃成本,加固美团点评的生态壁垒。

但无论如何,第二场打车大战也才刚刚打响,美团打车的价仍值需要时间去验证。再次尘埃落定时,网约车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局面,便要在新的一年见分晓了。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