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中的多面霍金:从“黑洞”中逃逸,在生活中制造“爆炸”

本文来自连线家,庆幸我们曾拥有过霍金——对遥远星空的关怀以及对宇宙真理的多重想象,在某些时刻总能提醒人类,时间与空间,其实也不全是我们眼中看到的样子。而每一个微小的个体本身,都拥有多重可能。

▲埃迪•雷德梅恩在《万物理论》中扮演霍金,并凭该片斩获奥斯卡影帝

雷德梅恩说的是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一家。他在影片中饰演这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并凭借该角色击败了英国同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饰演的“计算机之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巧合的是,2004年,康伯巴奇曾在BBC电视剧《霍金的故事》中扮演过霍金。

时隔十年,两部传记作品都将目光投向霍金的学生时代——他在剑桥大学醉心理论研究,疾病却不期而至,彻底颠覆他的日常生活。雷德梅恩凭借这个角色斩获奥斯卡影帝,但毫无疑问,这些闪耀远远不能与霍金生命长河中取得的荣光相比。

▲2004年,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BBC电视剧《霍金的故事》中扮演过霍金

在被大众所知的近30年里,除了科学家身份,霍金也转身成为横跨两个世纪的流行符号。你可能从没翻过几页《时间简史》,但多少知道他曾在热门剧集中露脸。你可能从没关注过霍金的理论细节,但在各类T恤上看到过他的名言或经典形象。

眼镜、合成人声、轮椅、艰深的理论、幽默的表达——只要这样的形象出现,大家总能轻松叫出“霍金”的名字,哪怕只是暗室中的一团黑影,也极具辨识度。

残疾的身体和智慧的头脑,强烈的反差正如《潜水钟与蝴蝶》的作者让-多米尼克·鲍比形容的那样,“我的肉体沉重如潜水钟,但内心渴望像蝴蝶般自由飞翔”。这位法国人也拥有和霍金相似的经历,中风、瘫痪,最终只有左眼可以眨动与人沟通。

禁锢在潜水钟里的身体和脑中飞向宇宙的蝴蝶,构成了公众对霍金最直观也最抽象的认知。

2015年,霍金的3D全息投影从遥远的剑桥大学投射到悉尼歌剧院,和现场观众讨论宇宙奥秘以及地球未来。最后的问答环节,主持人一本正经地念出了一位名叫萨曼莎的观众的提问:“美渣(Zayn Malik)离开One Direction乐队会造成怎样的宇宙效应?”

“终于有个重要的问题了”,依旧是那个睿智、带着美国口音的男声。这个声音来自计算机生成语音算法先驱丹尼斯·克拉特(Dennis Klatt)的“献声”。“我希望那些心碎的女孩关注理论物理的研究。有一天,多重宇宙的存在可能会被证明。在我们的宇宙外,还有另一个不同的宇宙。在那个宇宙里,他仍是乐团的一员。这个女孩可能也会愿意知道,在另一个可能存在的宇宙里,她和这个成员结婚了,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不是人们第一次领教来自霍金的幽默——在严肃的宇宙中徜徉探索,这位科学家总能从“黑洞”中逃逸,落到地面上,在生活中制造“爆炸”,放声大笑。

风靡全球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霍金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来到谢尔顿所在的大学授课。蠢萌傲娇的科学怪人“谢耳朵”战战兢兢去面见偶像,却遭遇霍金无情吐槽。“你在第二页犯了个算术错误,那相当尴尬。”怼天怼地的谢耳朵只好悲喜交加地晕倒。

▲《时间简史》问世一年后,霍金的形象便出现在美国动画喜剧《辛普森一家》里

《生活大爆炸》只是霍金与流行文化的一次亲密接触。他的经典著作《时间简史》问世一年后,霍金的形象便出现在美国著名长篇动画喜剧《辛普森一家》里。然而,直到1999年播出的第九季,霍金才动身前往斯普林菲尔德,正式参演《他们拯救了Lisa的大脑》一集。

这一集中,辛普森儿子巴特所在的门萨组织掌控了整个小镇,并为他们的乌托邦计划摇旗呐喊。此时坐在轮椅上的霍金登场,用那个著名的合成声音说道:“我说不上哪一个更让我失望,是我未能提出统一场论,还是在我面前的你们。”而后他对辛普森说,“宇宙是一个甜甜圈”理论非常迷人——这是对宇宙环形理论的一种认可。

这次难得的合作,由霍金的女儿露西牵线。在回忆与《辛普森一家》的缘分时,霍金说:“我女儿认识《辛普森一家》的编剧,他说想写一个关于我的故事,我马上接受了,这肯定很有趣。”在这之后,霍金又三次到访斯普林菲尔德,进入辛普森一家的故事。他表示,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电视上最棒的剧集”。

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辛普森一家》为他量身定做的人物塑像。出演这个剧集仿佛让他在流行文化领域赢得了新声望。但在接受采访时,他只说,“我觉得这个经历非常有趣,但我并不太把这当回事,《辛普森一家》对待我的残疾的态度是非常负责的。”

除了在《辛普森一家》和《飞出个未来》两部动画片中,以动画形象出演角色,霍金还以全息影像出现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中。霍金、爱因斯坦、牛顿三位里程碑式的科学家团团围坐打扑克,爱因斯坦还警告这位后来者,“霍金,现在不确定原则不好用了!”

▲像素游戏《科学家大乱斗》,霍金的大招是“召唤黑洞”

科学家斗智斗勇的画面,总让人想起2017年风靡网络的像素游戏《科学家大乱斗》。特斯拉、居里夫人、牛顿、达尔文、霍金纷纷使出各自必杀技相互PK,霍金的大招是“召唤黑洞”,不得不佩服制作者的脑洞。游戏《真·女神转生》中,恶魔召唤程式就是出自“Steven”先生之手。游戏中这个男性角色颇具有迷惑性,但只要看到他的轮椅、显示屏、眼镜,便不难看出这个角色是在致敬霍金。

▲霍金亲自担任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的编剧,几度对剧本进行大幅修改

除了成为他人关注和演绎的对象,霍金也积极投身创作。他亲自担任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的编剧,纪录片耗时三年多制作,为了兼顾娱乐性和科学性,他几度对剧本进行大幅修改。影片中,68岁的霍金还谈论了他对宇宙外星生命的最新思考。

这些都成为流行文化的养分及素材。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在专辑《The Division Bell》中加入霍金的“声音”采样,创作了歌曲《Keep Talking》。灵感来自霍金在1994年英国电信集团的广告词:“人类最大的成就是通过谈话取得的,而不说话带来最大的失败。”

▲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专辑中的歌曲《Keep Talking》,灵感来自霍金1994年的一句广告词

然而,平克·弗洛伊德并没能进入霍金的“荒岛唱片”选择。这是BBC的一档节目,嘉宾被要求回答,“流落荒岛时只能带的八首曲子、一本书和一件‘奢侈品’”。1992年,霍金的清单上有普朗克的《荣耀经》、瓦格纳的《女武神》、甲壳虫乐队的《取悦我》,勃拉姆斯、贝多芬、莫扎特以及伊迪丝·皮阿夫的《不,我绝不后悔》和普契尼的《图兰朵》。

基于霍金形象的各类再创作,本质上都是将他“科学家”的身份变成形容词,科学的实际意义也被消解,指向渊博、睿智、幽默的个体本身。在这个意义上,霍金究竟在研究什么,在关注什么,也不太重要了。在T恤上印披头士和印霍金,其实是一回事。

然而,也庆幸我们曾拥有过霍金——对遥远星空的关怀以及对宇宙真理的多重想象,在某些时刻总能提醒人类,时间与空间,其实也不全是我们眼中看到的样子。而每一个微小的个体本身,都拥有多重可能。

这么想时,或许某一天再度看到别人穿上印着霍金头像的T恤,我们还能抬起头望向宇宙深处,知道遥远的地方,还有尚未发现的真理存在。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