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和硅谷的边界坍塌,金融机构为何集体牵手Fintech?

本文来自连线家,Fintech科技公司与传统银行,双方从“水火不容”变成了“水乳交融”。

纸醉金迷、西装革履的华尔街大鳄们,开始脱帽向硅谷致敬了——顶着“华尔街最高效赚钱机器”盛名的高盛,跑到硅谷疯狂挖人,声称要转型为“科技公司”。不止华尔街,也不止美国,在中国,金融机构也集体牵手 Fintech了。

中农工建四大行陆续牵手BATJ,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金融科技公司,开始收回2C业务的触手,转而赋能B端的金融机构,助力后者赶潮Fintech的风口。

从“水火不容”到“水乳交融”

当高盛开始向硅谷“抛媚眼”的时候,9月5日,美国花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国际集团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万里迢迢,奔赴深圳取经,在参访了平安、腾讯之后,也专程造访了金融科技领域的“隐形冠军”——飞贷金融科技。这家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中国金融科技案例的公司,让多国银行高管们眼前一亮,花旗银行科技负责人Jayne Opperman点赞说,“国外的很多信贷业务都还在用传统的方法解决业务中面临的挑战,显然你们在移动信贷技术方面走在了前面。”

牵手科技公司的不仅仅有中小银行,还有以四大行为首的金融巨头们,双方从“水火不容”变成了“水乳交融”。

去年3月,曾一度担心被银行“扼杀”,公开叫板四大行的马云,出现在了蚂蚁金服和建行的发布会上,左手是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祖继,右侧是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双方将在信用卡获客、支付、信用体系互通等领域展开合作。以蚂蚁金服和建行的牵手为起点,到了6月,四大行陆续和BATJ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全球情况相似,在美国,2018年1月30日,金融常青树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联手亚马逊和摩根大通成立了合资公司。很长时间以来,住在美国四线小城的巴菲特一直对硅谷很不友好,他声称自己对科技股票毫无兴趣,但最近两年,他开始承认自己看走眼了。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主要侧重在应用成果,如反欺诈、加密、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合作最多;未来一至三年,双方合作还将持续深化。

牵手原因——监管强势,市场变迁,优势互补

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们集体转型Fintech的同时,也有不少新金融公司,变身“金融科技”公司,过去“互怼”的双方“牵手”成为主流,这种转型,虽然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第一,中国政府开始对新金融进行全行业、全周期的穿透性严格监管。

持续两三年的强监管,已经终结了新金融的野蛮发展期,使其和银行受到同样严苛的监管,丧失了政策套利空间。2015年7月,人民银行联合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揭开了中国金融科技监管的序幕。

今年上半年,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一大批劣质平台开始断断续续暴雷,而央行也在7月表示,要用一至两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不仅仅是原生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涉足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巨头,亦受监管波及,比如对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央行出台了严格的额度限制。在强监管成为业内共识后,过去的新金融公司,开始收缩2C业务,转而开展2B业务,蚂蚁金服声称,未来“只做tech不做金融”。

第二,市场需求的变迁。

互联网的原生一代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挑剔了,在线、快捷、智能、精准成为金融服务的基本要求,倒逼金融机构,进行互联网升级和智能化转型。

中小微企业,则一直被拦截在传统金融服务门槛之外,数据显示,中国94%以上的中小微企业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而在供应端,大多数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短板明显,亟需科技公司输血、赋能。

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共有4549家,除了少数几家大行外,多数还是中小银行,比如城市商业银行134家、农村商业银行1262家、村镇银行1562家等等。

以城商行为例,其在本区域内的业务优势明显。但是,其短板同样明显,包括信息科技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且管理水平不高;科技自主可控能力弱,风险较为突出;科技人才严重缺乏等。

第三,从竞争维度来看,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优势互补。

对于以BATJ等金融科技公司来说,银行的优势,第一是低成本的资金,第二则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能力。

大中型银行存款成本,几乎都在2%以内,没有任何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能获取如此低成本的资金。

第四,当然是专业的金融产品运营和金融服务能力。

那么,银行到底能从金融科技公司方获得什么?场景、流量、用户、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等资源优势和技术赋能。

一家大银行的内部人士透露,该银行的信用卡用户平均年龄超过了30岁,现在,他们已经从追求用户规模和用户的平均收入水平,转而追求新用户的年轻化,希望用户平均年龄下沉到20岁,25岁。而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就在互联网上。

此外,把很多业务在线化、智能化之后,银行也能减员增效。

在整个零售银行的成本构成中,分行成本占比为50%,也就是说,如果把现金柜台交易量降低、把线下分行网点数量减少、把线下分行人员减少,银行还能大幅压缩成本。

合作则双方共赢,互怼则双方受损。

三类Fintech谁能雪中送炭?——移动信贷整体技术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高达数万家之巨,基于战略目标、市场定位、自身优势不同,他们也需要千人千面个性化的金融科技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也催生了不同类型的金融科技公司。

整体而言,2B的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资源型公司,他们的优势在于手握浩瀚如海的流量、用户、场景、数据,可以为金融机构拓宽获客渠道,构建金融场景等等,以互联网公司为主,比如月活10亿用户的微信,就曾与中信银行等联合推出微信信用卡。

工商银行人士曾经透露,未来希望把信用卡用户提升到5亿,而截止2018年6月末,工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56亿张,还有超过3.4亿的缺口,未来很大一部分可能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比如电商网站等等。

这种流量性、资源型公司之于金融机构,优势在于合作门槛低,但短板同样明显,就是其价值只能在平台内部实现,无法走出平台。

第二是单一技术输出模式,比如前端的反欺诈技术,加密技术、风控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等,这是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合作的主流模式,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有超过55%的双方合作中,覆盖了这一领域,广泛度排名第一。比如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利用人脸识别,人证比对等技术,帮助金融机构提供在线服务。

这类科技公司,往往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其在金融行业缺乏深入积累,其短板在于能力比较单一、片面,无法提供整体性的解决方案,缺乏全流程的服务能力,金融机构需要一一对接多个公司,然后再耗时耗力,对碎片化的技术能力进行整合,如此一来,合作效率大大降低,试错风险随之提升,线上信贷业务难以上线。

第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类”企业,打包集成了资源和技术优势,金融机构可以一键获取,随用随取,方便快捷,合作效率高,方案成熟,试错成本低,对服务的金融机构的科技能力要求低;在共建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还可以从零快速建立和培养自己团队的能力。整体技术有效解决了技术不兼容、无法落地的问题,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最快在3个月的时间内,顺利上线移动信贷业务。

这种整体技术的合作潜力巨大,普华永道的调查结果显示,仍有超过六成的传统金融机构受访者坦言科技投入不够,仅两成的受访者认为投入足够,主要原因在于,科技的投入缺少有效的回报评估机制,追求稳健的大量中小金融机构,担心试错成本,烧钱无回报。

当然,对于那些动辄年投入几十亿进行研发,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金融巨头来说,这种集成式、全流程的整体解决方案,可能就是“锦上添花”了。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