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和它陷入的“时代泥潭”

作为曾经的日本骄傲,索尼公司也在平成年间大起大落,从曾经的乔布斯偶像、消费电子弄潮儿,逐渐褪去了它的神话光环。

1987年到1991年,日本经济连续51个月增长,索尼也借助着这阵东风,成为受世界推崇的消费电子巨头。

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轰塌,索尼当年的销售利润比预计少了近1000亿日元,疲态尽显。

索尼在创业初时得益于日本国运的上升,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停滞,索尼的衰落已成了一种必然。

在今年世界500强的榜单里,索尼排116名,而在去年,它的排名是97名,整整下滑了19名。

在这份榜单上的每一次排名变化,其实是整个行业、整个国家的兴衰折射,索尼排名的下滑,也是日本经济下滑的某种缩影。

让我们把目光投回到平成30年,那是日本失落的30年,也是索尼衰落的30年。

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去世,皇太子明仁继位,并于次日改元“平成”。

“平成”这个年号源自于中国历史典籍《尚书》和《史记》,其中《尚书》里有“地平天成”的说法,《史记》里则有“内平外成”的说法。

选定“平成”这个寓意祥瑞的年号,代表了日本人对新时代美好愿景的期盼。但令大多数日本人始料不及的是,平成时代开启不久,日本就从战后的繁荣跌进了衰退的低谷。

1989年12月,日经指数达到了38915点,日本股市发展到了史上最高峰。

但这只是泡沫破裂前的最后膨胀,自此之后,日本的股市一路走低,到1990年10月已跌破2万点。

在日本经济由盛转衰之时,与之偕行的,还有一连串的天灾人祸,于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日本,人心萎靡,经济停滞,俨然一幅末日景象。

而作为曾经的日本骄傲,索尼公司也在平成年间大起大落,从曾经的乔布斯偶像、消费电子弄潮儿,逐渐褪去了它的神话光环。

01.

那是老日本人怀念的黄金时代。

在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迅速升值,日本国内掀起投机热潮,1987年到1991年,日本经济连续51个月增长,GDP一度逼近美国70%,有所谓“平成景气”之称。

索尼和它陷入的“时代泥潭”

图片来源:Unsplash

1990年,一家名为“宇宙世界”的日本房地产公司,以超过8亿美元的价格,买下加利福尼亚著名的避暑胜地圆石滩的豪华酒店和高尔夫球场,让许多美国人大为吃惊。

日本对美国的不动产投资,1985年为19亿美元,1988年增至165亿美元。1989年底,日本土地资产总额约为2000万亿日元,是美国的4倍。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那更是索尼的黄金时代。

1946年创办的索尼,当时已是受世界推崇的消费电子巨头:随身听、便携式DV和CD唱片,这都是索尼的代名词。

1989年,斯皮尔伯格监制《回到未来2》,各种黑科技如视频通话、裸眼3D和指纹识别悉数登场,产品上印的标志不是Apple也不是IBM,而是Sony。

1988年,索尼买下已有100年历史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更名为索尼音乐。次年,索尼又买下好莱坞六大制片厂之一的哥伦比亚影业,这起收购与三菱集团买下纽约的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一同成为当时日本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当时索尼音乐的招聘启示写道:“这是我们自己的公司,不是CBS的,也不是Sony,她是独立的。”

前往索尼音乐娱乐的应聘者多达7000人,但录取率只有1%,平井一夫,就是幸运者之一。

凭借娴熟的英语,平井一夫被索尼元老、索尼音乐总裁丸山茂雄相中,成为贴身口译兼助理。

这个日后被戏称为“姨夫” 的索尼领导者,亲眼见证了索尼的极致辉煌。

02.

日本经济吹起的一个个泡沫,让政治家到普通国民都开始头脑发热,日本列岛充满骄横、狂躁之气,以为日本经济增长前景不可限量,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日本相比。

这种自满导致日本整个国家对泡沫失去警惕。

索尼和它陷入的“时代泥潭”

图片来源:Unsplash

1983年,日经平均股价8000日元左右;1987年10月涨至26646日元;1989年末,涨到了38915日元;1990年,有报纸预测,日经平均股价将会涨到60000日元。

当时日本企业的市值总额,在最高点时,甚至膨胀为美国的1.5倍,占整个世界的45%。

乐观的日本证券公司销售员,大言不惭地说,就日本来说,股票市场是不存在万有引力的。

不过牛顿最后还是来到了日本。

1990年1月4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全面走低,泡沫经济开始崩溃。到了同年10月,日经平均股价下跌33%,降至最高值时的一半。

日本房市也跟着轰然倒塌。1991年下半年开始,日本地价一路下跌,跌幅达到14.7%。

有人曾尝试用电脑检索日本经济新闻中使用“泡沫”一词的次数。

1988年之前,这个词每年只出现几次,到了1991年,泡沫一词的出现次数激增至2546次,1992年更是多达3475次。

与泡沫携手同行的,是天灾和人祸。

1995年1月,关西地区发生阪神大地震,同年3月,奥姆真理教制造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导致十多人遇难,6300人受伤。

在金融动荡之余,灾难事件也层出不穷,一时间,整个日本笼罩在末日论的灰色氛围之中。

彼时的索尼,由于受泡沫经济的刺激,盛田昭夫将帝国的版图从硬件拓展到软件、内容、手机和金融保险,造就了一个庞大且臃肿的体系。

一位在索尼任职的员工说:“在公司里一个又一个的会议从早开到晚。在开会之外的时间,每个人都必须处理至少100封公司内部邮件。所以索尼根本不是一个电子产品制造商,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官僚机构!能够在这里加官进爵的全都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好好先生’。这样的公司如何能创造出新的科技产品?!”

就在2003年3月,索尼公布季度业绩,销售利润比预计少了近1000亿日元。

投资者恐慌性地抛售索尼股票,股价两日连续下跌25%,市值损失过4000亿元。同时,日经指数大跌,拖累其他日本公司,当时媒体称之为“索尼震荡”。

昔日意气风发的索尼,此时已尽显疲态。

03.

2011年,不管是对日本,还是对索尼,都是极其难熬的一年。

就在前一年,日本GDP遭中国反超,成了世界第三。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发生8.8级地震,遭遇二战后最惨重的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850亿美元。

索尼6家工厂被迫关闭,海啸还冲毁了12万台PS3。祸不单行,同年10月,索尼位于泰国的相机工厂因洪水泛滥被淹,停工达数月之久。

索尼和它陷入的“时代泥潭”

图片来源:500PX

在太平洋的彼岸,索尼也遭遇前所未有的难题。

2011年4月,天才黑客乔治•霍兹破解了PS3,使之能运行盗版软件。索尼起诉对方违反了《数字千年版权法案》,甚至放出乔治服务器的访问记录。这招致黑客组织的报复打击:他们攻入PSN(PlayStation Network),曝光了77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1000万客户的信用卡记录。PSN被迫关闭24天,损失1.71亿美元,公司声望也坠入冰点。

到了2012年4月,索尼公布2011年财报,果不其然,是前所未有的大亏。

那个曾经的毛头小子,平井一夫成了“救火员”,他被任命为索尼社长兼CEO。

上任之初,平井一夫即表示,“任何无法为核心业务做贡献,或无法帮电视机业务扭亏为盈的部门,都将被出售。”

在他上任第一年,平井一夫就宣布裁员10000人,砍掉与夏普合作的液晶面板、化学部门、光驱部门、锂电池能源部门和信息设备部门。

2013年,索尼则出售了位于美国纽约的总部大楼、东京品川区的“索尼之城”大崎大厦,累计获利23亿美元。

前者是平井一夫在美国发家之地,后者是索尼粉丝的著名朝圣地。“一流公司卖大楼”、“索尼今天倒闭了吗”的玩笑传遍网络。

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一封信中说道,他一生的荣辱成败,其实与他无关,他只是搭上了“美国国运顺风车”。

当我们回顾索尼的成长与当下困境,也会轻易发现这样的事实:

与如今华为等中国企业的境况类似,索尼在初创时得益于日本国运的上升,才能迅速建立起领先全球的产品研发能力与行业地位。

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停滞,企业内部创新精神的裹足不前,索尼,或者说日本企业的衰落已成了一种必然的宿命。

04.

再多说两句,由美国《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是衡量世界大公司实力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以来,日本企业一直是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的常客,但现在它们的情况一年比一年糟糕。

截至目前,包括索尼在内,只有52家日本企业进入500强,主要还是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制造商。

这意味着日本经济结构的转型艰难,几十年前我们就耳熟能详的松下、索尼、等等日本企业名字,到现在还是它们,数十年如一日。

另一句,6月18日,是日本平成年代终结之日。

当日,平井一夫也终于卸下索尼社长的职位。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