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老司机是如何开翻百年品牌“斯太尔”的?

本文来自连线家,老司机不会开翻车,如果开翻车,那一定是故意的。

老司机不会开翻车,如果开翻车,那一定是故意的。

明明这辆车的基本面已经做成了“韭菜盒子”,却一再上演一字断魂刀,引得上车者尽折腰。

这辆车,就是原由德隆系旧部操盘并名噪一时的A股财富收割机——斯太尔(SZ:000760)。

上图是斯太尔近期的股价走势,如是坟墓式的K线画风,恰似这只“妖股”前身今世的缩影写照。

最近一年以来,已然沦为壳股的斯太尔,先后由三位董事长坐镇,最终的结局却是两位辞职一位失联。

复盘起这家柴油发动机及配件生产商在A股资本江湖的今夕过往,令人无尽感慨。

德隆旧部推波助澜,业绩承兑纷纷落空

2012年11月5日,游走在保壳边缘的博盈投资在停牌四个月之后,抛出了一个定增方案。

公告显示,此次定增的核心是收购由武汉梧桐硅谷天堂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梧桐”)100%控股的柴油发动机百年老店——奥地利斯太尔动力(SteyrMotors)。

预案显示,本次定增拟发行31446.53万股,发行对象为英达钢构以及另外5家合伙公司。增发后,英达钢构将持股博盈投资15.21%,成为博盈投资新晋控股股东。

在这场并购中,向宏、杨富年、王世渝、江发明等原德隆系高管成为了主要助推者。而这也被外界视为德隆系卷土重来的标志。

随着德隆系旧部推波助澜,2014年6月5日,博盈投资正式更名为斯太尔,并转身成为一家以柴油发动机为核心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新资产、新名称之下当然免不了画下一张新的大饼:

根据业绩承兑方案,14至16年,公司将实现利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分别不低于2.3亿元、3.4亿元及6.1亿元。

这一承兑方案可以说非常大胆,因为在注入上市公司前3年,即2010年至2012年9月,奥地利SteyrMotors的营业收入分别仅为1.48亿元、2.65亿元、1.98亿元;营业利润亦只是-0.13亿元、-844.13万元、-0.25亿元。

缺口固然巨大,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毕竟在我大A股,虽然股优质标的一直都缺,但就不缺会讲故事的上市公司,由德隆系老人们推手的上市公司自然继承了讲故事的“优良传统”。

2015年2月,斯太尔以1.53亿元,溢价达24.5倍的价格收购青海恒信融锂业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开始推进年产2万吨的碳酸锂项目。

此举预示着将业绩引擎绑定上了碳酸锂电池,准备大踏步跨入新能源时代。

不过如我们所知,碳酸锂电池是个周期长、见效慢的周期性产业,哪里会一上项目就赚钱的道理。很快,在2015年全年亏损1.93亿元的成绩单面前,斯太尔的中小投资者们第一次尝到了被收割的滋味。

2016年前三季度,斯太尔业绩继续亏损,其中扣非净利润亏损达1.33亿元。直到2016年12月6日,斯太尔通过转让柴油发动机相关专有技术授权获得2亿元,一举成功扭亏为盈,实现4600万元盈利。

也就是说,直到此时,斯太尔所谓的碳酸锂项目仍只处于预期之中,只有通过转让技术,勉强不被“ST”而已。

14年至16年,江苏斯太尔最终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合计为2.08亿,业绩完成率仅为17.62%。

承兑欠钱慢慢付,套现减持快快来

承诺的扣非净利润共计11.8亿,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共计2.08亿,9.72个亿的缺口如何弥补,成为了斯太尔2017年年初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因此斯太尔董事会不得不连续三次道歉,承诺对未完成的事业进行业绩补偿。

其实仔细看,最近这三年的斯太尔公告中,一共25条是关于“2014—2016年业绩补偿”的,可见当初牛皮吹的之大。

根据《利润补偿协议》,斯太尔于2017年5月12日向原定增发起人英达钢构发出业绩补偿的书面通知,英达钢构需在规定期限内(2017年6月11日前),将4.86亿元业绩补偿款全额交付给上市公司。

2017年5月25日,英达钢构因部分客户回款延迟及日常运营资金需求等因素,业绩补偿承诺无法如期完成。并提出后续业绩承诺补偿款支付计划,即2017年6月26日前支付1.2亿元、2017年7月28日前支付1.6亿元元、2017年8月28日前支付剩余2.06亿元。

这是什么意思?显然,英达钢构也是囊中羞涩,只能延期支付。

虽然这使得原定增方看起来好像很守信,但各位看客最好不要入戏太深——先不论至今这一窟窿尚未补上,早在英达钢构抛出延期支付计划之前,斯太尔的其他的定增发起人就已完成了套现的千秋大业。

2016年12月10日,3年限售期终于结束。12月29日,斯太尔便披露了两名主要股东的减持计划:其中,硅谷天堂将清仓减持斯太尔58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44%;宁波理瑞将减持不超过8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1%。

从定增完成到减持计划披露,时间不多不少,刚好三年零十天。如此前脚赶后脚的节奏意味着什么,已无须多说。

实际上,业绩承兑这笔烂账今日看来依旧颇耐人寻味:在博盈投资收购斯太尔动力过程中,曾有一个与“德隆系”一脉相承的操作策略——投票表决权。

其中,在参与增发认购的5家非关联第三方中,德隆系旧部藏身其中的长沙泽瑞、长沙泽洺、宁波贝鑫和宁波理瑞等私募股权基金,均承诺仅愿意作为财务投资者认购股份以分享公司业绩成长,却无意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并将英达钢构推向了博盈投资新任实际控制人的位置。

上述4家机构默契地选择放弃投票表决权的背后,早已为英达钢构无法兑现业绩承诺补偿埋下伏笔。显然,较之于累计数高达11.8亿元的业绩承诺,英达钢构完全勉为其难。

迄今,12年那起事关斯太尔蹩入A股舞台的定增案中,所涉的多方当事者基本都已经淡出上市公司。

讽刺的是,所谓的定增保壳大业,最终还是将自己变成一个壳。这其中,除了韭菜顺带着被再被收割一茬外,便是始作俑者们的各取所需。

一年三任董事长 两位辞职一位失联

事已至此,回天乏术的斯太尔便成了一枚烫手的山芋。

仅过去一年之中,这家公司便已先后经手三位董事长,其中两位相继辞职,最新一位目前已经失联。

先是2017年12月30日,斯太尔前前董事长刘晓疆辞职;2018年7月4日,继任者高立用辞职。

就在本月21日,刚刚上任不足一个月的80后董事长李晓振失联。

据悉,李晓振曾历任东营军泰化工厂业务部副经理、业务部经理,山东英达钢结构有限公司监事、副总经理,现任斯太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从李晓振曾在英达钢结构任职的履历看来,其在今年7月末出任斯太尔也应该是“压力山大”。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两位董事长在内,2017年1月份至今,斯太尔发布的高管辞职公告已经有9条。

根据斯太尔刚刚公布的半年报,公司2018上半年营业收入1.21亿元,亏损1.44亿元——从这样的业绩来看,也就难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董事长”了。

另据知情人透露,斯太尔从去年开始试图卖壳,但至今未与他人达成协议。

这家因德隆系旧部入主,并打上过“柴油发动机百年品牌”的壳公司后势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