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模式”为什么能成功推动篮球改革?

本文来自连线家,姚明认为,最近几年中国男篮在亚洲吃到败仗,主要原因是国家队可用人手太少。红蓝分队模式增加了符合国家队选材标准的国手人数,提高了人才不足这个短板。

自姚明担任篮协主席后,中国篮球改革卓有成效。在刚刚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男篮时隔8年后又一次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中国篮球队与中国跳水队、乒乓球队、蹦床队、花样游泳队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仅有的五支包揽所属项目全部金牌的队伍。

 姚明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中国男篮自2017年开始,在大国家队集训模式下实行红蓝分队,出战本届亚运会的是中国男篮红队,主教练是经验、资历尚浅的李楠。

在姚明担任篮协主席以前,中国男篮国家队实行征召制,即各省队或者联赛选手需要无偿为国家队效力,这种制度的优缺点非常明显。优点是,可以最大程度体现举国体制的优势;缺点是,容易忽视选手和俱乐部的利益,与市场化初衷有所背离。2002年王治郅不归事件;2004年奥神拒绝国家队征召孙悦,被CBA禁赛风波,都是当时管理机制滞后所引发的事故。某种程度上说,姚明31岁就因伤退役,也与征召制有一定关系。

姚明出任篮协主席后,在人性化管理层面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措施,从过去强制征召制改为更人性化的邀请制,充分尊重球员和俱乐部的诉求,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在教练选择上同样如此,2017年中国男篮实行主教练应聘制,主动应征的教练只有三个:李楠、崔万军和杜峰(CBA联赛最顶级主帅们没有主动应聘,据说篮协与之沟通后也无果)。但中国篮协顶住压力,任命李楠、杜锋分别出任红蓝两队主帅。事实证明,外界当时的担忧根本没有道理,篮协的选择非常正确。

姚明治下的中国篮协最大的变化是在日常管理层面开始充分考虑球星们的个人利益。以前,国手参加商业活动全部都是义务,根本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现在,中国篮协明确规定:作为国家队队员,现役运动员必须参加中国篮协安排的国家队商业性赛事(每年不超过15场)和由三名(含)以上国家队球员出席的赞助商推广活动(每年不超过5次),并有义务无偿参加中国篮协和国家队的公益性活动及宣传推广活动。

在处理与CBA俱乐部的关系上,中国篮协努力协调理顺联赛和国家队的利益关系,最大程度尊重俱乐部利益。身兼中国篮协主席和CBA公司董事长职位于一身的姚明,增加了CBA联赛的比赛场次,并首创青年联赛和夏季联赛。

通过增加CBA联赛比赛场次,让各球队从过去完全依赖外援转而更多依仗本土球员,最明显的成效就是CBA出现了丁彦雨航这样的超级巨星。设置青年联赛和夏季联赛,主要目的是为CBA一线队伍中,那些暂时打不上球的年轻队员开辟一个练兵舞台。通过上述举措, CBA将有望持续为国家队输送球星。

姚明提出的大国家队模式下的红蓝队,当时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媒体和各界的关注。其实,大国家队模式不是中国篮协首创,是中国体育举国体制下的成熟产物,初衷是为了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国家集训队。这种模式在足球、羽毛球和郎平挂帅的女排中都很常见。

2017年,中国男篮实行红蓝队制度,准确说是建立两支平行的国家队,两支队伍从队员挑选到获得的资源扶持,都尽可能确保相同水平,目的是在扩大国家队选材范围之余,强化两队之间的竞争,包括成名球员之间的竞争,和普通球员之间的竞争,发掘更多有潜力的选手,解决国家队缺人才问题。亚运会期间,姚明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红蓝分队已经为中国男篮挖掘出了五、六个原来并不在中国篮协视线中的国家队队员。

姚明认为,最近几年中国男篮在亚洲吃到败仗,主要原因是国家队可用人手太少。红蓝分队模式增加了符合国家队选材标准的国手人数,提高了人才不足这个短板。但从长远看,中国男篮想要赢得更高水平的比赛,还要靠长板去拼实力,长板就是核心球星。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