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健康码大火背后:数字化、产业战和基建新边界

拥抱产业,拥抱数字化,或许这才是未来时代和商业的主机点。期待TO B腾讯的持续发力,更期待中国愈渐成型的基建新篇章。
透视健康码大火背后:数字化、产业战和基建新边界

健康码背后隐藏着的不仅是数字政府的进击迭代,更是腾讯产业轮廓各条支线的高速运转,走的愈发轻便,走的也愈发自信。

撰文|皮爷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一组数字被迅速刷屏。

亮码超16亿人次,覆盖近9亿人,累计访问量60亿,这是腾讯健康码给出的最新成绩单。

“健康码”产品的设计来源于腾讯产品经理从微信群聊天的一个“灵感”。2月1日,腾讯政务团队的产品经理胡敏收到朋友发来的一张照片,是朋友所住小区新发放的纸质版出入证。她立马意识到:这样一个小场景可以变成更加通用的大场景,从社区到交通卡口。

三天后,腾讯内部被称为“健康码”的产品雏形开始成形。而就在一周后的2月9日,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健康码”的城市。

全力加速,对应的是亮眼的覆盖率。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广东、湖北、四川、云南等近20个省级行政区以及广州、武汉、福州等300多个市县都已经成功上线腾讯健康码。

不妨对健康码有一个大致的解读。所谓健康码,其本质的产品逻辑不难理解。即通过线上自主健康申报,判断人员健康状况,进而在社区、办公、交通等多个线下场景出示使用。

可以看作,健康码更是等同于后方防疫战场的“第一道数字化防线”。以健康码为触点,实现线下人员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细颗粒度、有效地实现群防群控。

大趋势之下,数字化已然成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必修课。而就这次的疫情本身而言,健康码的大火,或能带来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思路。

改变已经发生。

「健康码效应」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有几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一个不能忽略的细节是,健康码的推出是微信的生态打底。不难理解,基于微信全民覆盖的广度以及人们不需教育的使用习惯,健康码可以毫无隔阂地实现量级传播,更容易培养用户的习惯性。

微信的普适性为健康码提供了裂变传播的最佳土壤。放大来看,于前者而言,相较于其他载体,微信更可以照顾到特殊人群,同时对于场景的适配度也更高,不论是小区、交通场所,还是办公区域,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扫码的行为更具可接受性。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健康码同样也提升着微信小程序的“曝光度”。可以说,恰是由于疫情期间对于“健康码”的迫切需求,小程序的隐藏价值才真正浮出水面。

隐藏的价值点也恰是胡敏最初的着力方向。依托于传统的纸质版出入证,社区管理人员很难具体完备地对进出人员进行整合管理,也很难对高危人群进行防护隔离。

透视健康码大火背后:数字化、产业战和基建新边界

从社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排查,显然很难构建起完备可靠的“战疫防线”,甚至于形同虚设。这也就意味着,更小颗粒度、更易于化管理的数字模式恰是防控的最佳“秘钥”。

健康码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除了基本的数据管理之外,它正在打通了上层信息的互通体系,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支撑和统一防疫信息码服务,全国各省市健康码的互通互认正加速推进中。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广东、四川、重庆等地方的健康码已初步互通互认,同时腾讯也正积极参予推动国家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与全国各地健康码的互信互认。

可以说,这个工作完成后,即便你出现在另外的省份,只要在健康码上有信息登记,就完全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认,无需担心一切从“0”开始。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抛开各地的管理制度不同,需要打通各省脉络外,海量级的用户共用一个系统本身就是对云和带宽资源的一个挑战。

不过幸运的是,在腾讯云强大的高并发支持下,健康码的整个体系始终保持顺利运转。一组数据是,在广东上线的“穗康”小程序,第一天的访问量高达1.7亿。

全面积、无差别覆盖背后是腾讯云对技术能力的自信。在最新的财报中可以看到一组上扬的“增长曲线”,数据显示,腾讯云2019年Q3营收47亿元,前三季度营收过百亿,其全球基础设施现已覆盖25个地区,运营53个可用区。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更是称其“取得良好进展”。

不难看出,健康码背后隐藏着的不仅是数字政府的进击迭代,更是腾讯产业轮廓各条支线的高速运转,走的愈发轻便,走的也愈发自信。

「组合拳」出击

同样发力的,不只是健康码。

事实是,早在腾讯健康码上线前,各地的疫情服务小程序已经走在持续快速开发的“路上”。据了解,此前腾讯已经帮助各地政府推出了超过60个疫情服务小程序,共提供超过60项便民利企的疫情服务。

可以理解为,健康码恰如整个腾讯防疫小程序体系的最佳线下触点。

触点就位,一个完整的闭环已然成型。用户通过健康码进行登记、注册、填报信息,同时利用腾讯防疫小程序进行发热地图、口罩预约、防范知识等疫情信息的查询,进而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的填写、汇报,形成疫情之下个人的完整防御体系。

一个案例是,早在2月8日,在腾讯云的助力下,“武汉战疫“小程序就已经正式上线。市民可以通过小程序随时了解武汉疫情最新情况、查看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自查发热症状、查询发热门诊导航以及提问疫情。

同样的场景更发生在政务领域。就在“武汉战疫”小程序上线两天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同行密切接触人员自查服务”功能,即14天内搭乘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的用户,都可以通过该功能安全快捷查询自己是否与患者同行密切接触。这项功能的底层技术支持同样出自腾讯云之手。

显然,场景持续加码。从政府到医疗,再到公益,细分化的微应急小程序正如同一个个细致的毛细血管,真正深入到疫情之下的每一个场景,充当起“守门员”的最佳控场角色。

透视健康码大火背后:数字化、产业战和基建新边界

速度是最佳的度量标准。如今平均24到36个小时就能完成小程序的上线,而在平时,这是团队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如果服务上线晚一秒,疫情防控的风险就多一分。”腾讯政务团队负责人表示。

显然,相较于健康码的上线,腾讯在防疫小程序上的“长途奔袭”早已开始,相较于前台的展示,腾讯在此之中的角色更相当于是一个助力者和推动者。健康码的上线,也更可以理解为是将腾讯防疫工作正式放置于水面之上。

水面之下是底层技术设施,水面之下是线上线下的链接触点。

对此的另一个理解是,除了包涵健康码的基本功能外,微应急小程序显然更兼备疫情之下人们所需的其它功能,如免费义诊、周边查询、症状自查等板块,从某种程度说,这更是一整套政府应急服务体系。

在这套政府应急服务体系中,由小程序提供底层的服务支撑,健康码则是作为与外界连接的中间点,双方互补之下,疫情之下一套数字化的组合拳跃然而出。

更可以总结为,一个大而全,一个专而精。在疫情的第二战场上,这套组合拳正在成为最佳“守门员”。

微信的「边界实验」

但对两者而言,微信生态都是一个必须要提的话题点。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这两者更像是在微信“立场”下进行的边界实验,而边界的建立尺度则是技术、流量和场景。

对健康码而言,微信生态本身就是其迅速裂变传播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正是基于微信的大平台效应,健康码才顺利完成用户覆盖;而对腾讯更早之前就已然上线的防疫小程序来说,微信生态与其的关系更等同于“水和鱼”的关系,如无前者,后者的产品形态也定然不存在。

更可以看成,微信的这场「边界实验」更是一个隐藏属性的爆发。疫情之下,微信的大流量和大平台属性都被鲜明地标注出来,进而承载起疫情底座的角色,在技术的加持下实现政务系统的质变。

可以理解为,凭借自身与用户的“0”距离,这个超大量级的平台能更好地承担起疫情之下“触点”的定位。而健康码,便是技术和“触点”的最佳结合体。

换句话说,基于微信平台推出健康码和防疫小程序,并非偶然,而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用户触达方式,显然,这也是疫情之下防控战线建立的最佳手段。

从防疫小程序的360度覆盖到健康码的亮眼成绩单,无不都在证明微信的生态恰如一个提供燃料的后勤部队,为生长于此的产品和模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透视健康码大火背后:数字化、产业战和基建新边界

对健康码而言,场景和习惯是人们广泛接受的重点。而对疫情小程序而言,技术和生态则是重中之重。而这一切,在微信的边界内都能找到对应的供给点。

可以理解为这是微信的一场边界实验,但更可以说,这是一个腾讯内部技术和生态串联的“化合反应”。

产业互联网下的新基建

显然,反应的参与者不仅微信一个。

疫情之下,腾讯的各条支线都在稳步推进。以健康码为例,除了微信的大平台生态之外,基于技术底层的腾讯云亦在同步发力,构建出完整的技术支撑。

从全局来看,技术支撑、产品架构、生态支持共同构成了腾讯在新基建战场上各条产业支线的正常运转。

顺利推进背后的一个明显的信号是,腾讯在新基建战场上的产业角色正在愈发明朗。依托更快、更有效的技术工具实现场景链接,通过C2B的能力对需求端进行充分满足,并最终反过来对产业互联网带来最为真实有效的证明。

To B腾讯的产业路径正在愈发清晰。

不难看出,健康码和基于各个场景的防疫小程序也恰是腾讯对于自身产业能力的一种证明,从某种程度来看,它更像是腾讯新基建能力下的一个合集,将云计算、大数据、微信生态等揉合为一体,依托自身的C端能力进行产品端的定向输出。

这仅仅是一个缩影。一个设想是,在疫情结束后,“数字码”也或将成为新基建构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即凭借数字化的模式对社区、对城市进行智慧化管理和协同,进而建立起数字化的新型防御边界。

一个对于疫情“黑天鹅”的思考是,基于数字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更可以说,基于产业的数字化重构将是未来十年的大趋势、大缩影。

诚然,如“健康码”这类的小程序生态俨然已是新基建战场的一个缩影。但显然这仅仅是个开始,唯有从产业全链条出发进行全方位的重塑,才能完成整个数字框架的搭建。

拥抱产业,拥抱数字化,或许这才是未来时代和商业的主机点。期待TO B腾讯的持续发力,更期待中国愈渐成型的基建新篇章。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