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峥卸任CEO,拼多多继续前行

至于未来能够有什么样更大的发展,那就交给时间去验证吧。毕竟,拼多多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模式,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你永远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的机构,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


在2020年7月1日这天,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通过致全员信卸任CEO一职,未来他将花更多时间和董事会制定公司中长期战略,研究完善包括合伙人机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他将拿出个人名下拼多多上市公司7.74%股份给到拼多多合伙人集体。

希望通过这次调整,管理层可以逐步把更多的管理工作和责任交给更年轻的同事,让团队加速成长,让拼多多成为一个更好更强的持续充满创业活力的公司。


黄峥全员信

拼多多的一小步

十多年前,我们刚开始线上创业时,零售市场“控货+流量”的逻辑还是主流,在实践的磨砺中,我们看见了“普惠+人为先”的未来。

五年前,我们在端午节期间的一次失败大促,反而使得我更加相信“拼”这一模式,能有效聚集人的需求,在未来必然创造不一样的社会价值。

现在,我们看见互联网解决的已经不只是效率问题,人们的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已经难分难解,相信“Costco+迪士尼”必然是零售消费市场的未来。

这几年里,拼多多经历了飞速发展。团队的快速扩张,业务的高速增长和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都在催促我们进一步升级我们的管理团队和公司治理结构。

就在昨天,我们召开了特别董事会,批准了管理团队的一次迭代调整:

从2020年7月1日起,我将不再担任公司CEO。公司联合创始人、CTO 陈磊将接任CEO。同时,公司任命高级副总裁朱健翀为公司首席法务官(General Counsel),任命马靖为公司财务副总裁。

我将继续担任拼多多董事长。

伴随这次调整,我将按照IPO时的承诺,正式成立“繁星慈善基金”,并连同创始团队捐赠名下拼多多上市公司113,548,920股普通股(约占公司总股数的2.37% ),旨在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和科学研究。该慈善基金为不可撤销的慈善基金,由独立受托人管理,保证慈善基金的所有资产全部用于公益用途。

拼多多将继续建立和完善合伙人制度。我将划出个人名下拼多多上市公司370,772,220股普通股(约占公司总股数的7.74%)给到拼多多合伙人集体。其中一部分可以在不影响拼多多现有股东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长期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探索,为公司提供额外的长期动力和蓄电池;一部分可以作为未来管理层的补充激励。

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整,管理层可以逐步把更多的管理工作和责任交给更年轻的同事,让团队加速成长,让拼多多成为一个更好更强的持续充满创业活力的公司。

这次调整后,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和董事会制定公司中长期战略,研究完善包括合伙人机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从制度层面推进拼多多再上台阶,逐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公众机构。

正如我在IPO前的股东信中所述,拼多多承载着独特的社会价值,是一个公众机构,不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我们将践行承诺,努力完善它的组织结构、“本分”文化,让拼多多因循它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算起来,黄铮应该算是后起互联网之秀里面,卸任CEO最早的一位,如今的中国互联网江湖早已经更新换代好几波,最早的一批大佬,搜狐张朝阳,新浪王志东和网易丁磊,在时代的浪潮中起起伏伏,坚守者自己的信仰;马云的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和李彦宏的百度被称为第二代力量,靠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分别占据着互联网半壁江山;第三代力量,就是黄铮的拼多多、王兴的美团、张一鸣的字节跳动,他们的野心随着不断向巨头的腹地深入而逐渐显露出来。

这里面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拼多多,在阿里京东二分天下的电商时代,硬生生杀出一条自己的路,截止2020年5月15日,拼多多的市值已经突破7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的中概股第四大互联网公司,甚至一度超过了京东。

回看它过去的成绩,每一次增长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惊讶和疑惑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当年,拼多多上市的时候,黄峥也承认拼多多还是一个孩子,身上有着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和挑战,希望上市后在公众的监督下,可以成长得更好更强。

如今,不知道在他心里面,对于这个孩子近几年的成绩是否还满意?

你下载拼多多了吗

“你下载拼多多了吗?”

这是我最早接触这个平台时,听到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多的一句话,那个时候我在网上买东西的习惯依然是淘宝和京东来回逛,从来没有想过会有第三个平台出来分一杯羹。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有没有下载拼多多,可以一起买水果。

作为微信生态上成长起来的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准确的将每一个消费需求传达给用户,在用户的主动传播下触达到另一个用户那里,通过不断裂变增加APP下载量、品牌曝光度,以及用户使用人数,成功突围。

得益于微信这个庞大的流量池和自身发展,拼多多从2015年上线开始就一直保持着高增长,2016年2月单月成交额破1000万,2016年10月10日周年庆单日交易额超过1亿元。2017年10月,拼多多近1个月长期占据 iOS 总榜及购物类第一名。2017年全年拼多多月均活跃用户为0.65亿,年活跃用户2.45亿 。2018年3月31日,拼多多月活跃用户达到1.03亿,年活跃用户达到2.95亿,其单季用户增长达5000万,仅次于淘宝和京东。2019年全年,拼多多全年实现营收301.4亿元。

这只是拼多多的一个切入点,早在上线之初,黄铮就想好了要从哪个群体和领域入手,即“农村用户”,这一点儿多少和段永平有点儿关系,当年雷军还在打价格战的时候,树立性价比这个概念的时候,段永平凭借对农村市场的精确理解,疯狂进行渠道下沉,黄铮将这个打法发挥到了极致,当时拼多多有近一多半的用户来自这里。

进攻农村市场,最快的方式便是利用现有供应链体系,解决物流问题,剩下的便是解决人与渠道的问题,对此,拼多多通过产地直发模式,实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等阿里京东反应过来的时候,对方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了许久,并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打法。通过社交优势,将用户对品牌价值的认同转移到好友信用背书,毕竟对于不怎么看评测的人来说,熟人推荐最高效的,具有高频、可复制、可裂变属性。

这种新的消费场景无疑为拼多多带来了巨大流量,也为其打下了一定基础,后面随着用户量的不断增加,压到极致的客单价与高频属性给淘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有人去创新,电商江湖在阿里和京东的长期分割下,已经变得有些平静,而拼多多的出现打破这种平静,甚至让消费者再次感受到了性价比带来的快乐。

每个人都在说,拼多多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便宜,但反过来想,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广大的中国人民确有需求,如果能用更少的钱买到诚心如意的产品,何乐而不为?

从本质上讲,拼多多的崛起是因为中国消费者的购物倾向逐渐回归到理性消费的路子上。

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和谐共存。前期拼多多追求的是速度和知名度,如今这两者都起来了,就该狠抓产品质量,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意识,告诉他们是可以在拼多多上放心购买大牌产品的,这也是百亿补贴的出发点。

据悉,为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所有参加“百亿补贴”的商品,拼多多都设有独立的审核和渠道锁定机制,确保正品行货。拼多多联合中国人保财险(PICC)推出定制化正品险,已经进入公测阶段,PICC将在第一时间为消费者实行“假一赔十”的赔付。

在百亿补贴的不断加持下,以前对拼多多保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开始转化为平台的用户,一则则真相预警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的开始刷屏,包括笔者本人在拼多多也买了很多电子产品,从苹果手机到索尼耳机,每一次都是安全下车,并安利给朋友。

这不禁让我想了一个段子:

如果一年前要是有人说喜欢在拼多多上买东西,我一定会觉得他土。如果现在有人说喜欢在拼多多上买东西的人土,我一定会觉得他土。

发展到今天,拼多多不再局限于五环外的用户,而是所有对价格敏感的,希望能以相对低价在网上买到高质量商品的用户。不在乎品牌的人可以在上面尽情的选择自己接受范围内的产品,而对于品牌有一定需求的人,则可以通过百亿补贴渠道购买。

另一边,看到庞大的用户量,一些在淘宝占不到优势的中小品牌开始不断向拼多多示好,这也是淘宝最不想看到的一面,在经历了早期的混乱,如今在淘宝和京东运营店铺的成本越来越高,一些初来乍到的商家很难赚到钱,至少转移自己的战场。

从下往上很容易,一旦上去了想要降下来就很难,拼多多的低价预示着它还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而阿里只能派出自己的小弟聚划算和淘宝特价版来牵制拼多多的发展。

目前来看,这个效果还不太明显,拼多多用户数还在增长,但想让品牌商完全抛弃淘宝也是不可能的。

始终在消费者期待之外

下沉市场只是拼多多锐利的第一刀,并不是拼多多的终点,黄峥在一篇叫《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的文章里,提到过自己对于用户的思考,他写道,如果我们能保证每个人的确定性需求,知道人们想要什么并且确实会下单,那么反过来它就可以降低组织生产的不确定性。不需要去试验很多产品,直接生产想要的,本质上就能实现资源和资本的更有效配置,说白了,就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018年末,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计划,切入到生产端,直接对接工厂,打造 C2M(客对厂)模式,目的很大程度在于拼多多出于自己掌控供应链的需要。毕竟京东已经牢牢占据了3C品类的供应链,而天猫牢牢掌握了服装品类的供应链,将各大品牌收入麾下。

拼多多将目光聚焦在了那些具有批量生产能力却没有自有品牌的制造企业,通过C2M的方式,鼓励这些制造企业生产自有品牌的产品,并借助于拼多多的平台进行销售和品牌的推广。

一方面,工厂品牌有着高质量、高效率、规模化的生产线,爆款、少SKU、大批量、低价格与拼多多的模式完美地契合,可以为消费者直接输出大批量高品质低价的商品;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销售进行预测指导生产,可以使厂家库存成本更低,降低配送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直接从工厂购买产品缩短了供应链和成本,价格更低;对于工厂而言,拼多多解决了产能利用和对接品牌的销路问题;对于中小品牌商而言,拼多多为他们打造了“少库存、高单量”模式。

便宜,是永远的硬道理。

百亿补贴的事实证明,消费者对于平台根本谈不上多高的忠诚度,身边多少个朋友因为在大促中买到质高价美的产品而成为拼多多的用户,不敢说每次购物都会选择这个平台,但已经养成一个习惯,就是逛完淘宝和京东之后,去看看这个商品拼多多有没有百亿补贴,去看看拼多多卖多钱,甚至好几位都加入了拼多多团购群。

习惯的养成是可怕的,以前用户上网买东西只会考虑淘宝和京东,现在多了一个程序,也预示着会有一批人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流失掉。而且流失的这部分群体有很大可能会借着微信这个社交软件将这件东西分享给另一个朋友,促成下一笔交易,如此循环。

极光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拼多多对淘宝渗透加速,每十个淘宝用户就有四个新装了拼多多。据CNNIC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年增长率为14.4%,阿里和拼多多用户加起来有10.55亿,这说明两家平台用户存在高度重叠的。

当初阿里和京东忽视了三四线人群的消费能力,让一手拿着《资本论》和一手拿着《毛选》的黄铮看到了机会,在大家说人口红利消耗殆尽的时候,偏偏拼多多跑了出来。

或许正如业内大佬所说,在当下这个社会环境和消费需求影响下,全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就连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段永平,对黄峥评价也是极高的,称:我还没用过拼多多,但我对黄峥有很高的信任度, 给他十年时间,大家会看到他们厉害的地方的。

黄铮在之前的一篇访问中谈到了自己关于拼多多的一些思考,他认为拼多多吸引的是追求高性价比的人群,他会买一个爱马仕的包,也会用9.9元买一箱芒果,这跟消费能力没关系,实惠这件事,是一个普适性的需求。低价只是拼多多阶段性获取用户的方式,拼多多对性价比的理解是:始终在消费者的期待之外。

拼多多的使命就是多实惠多乐趣,让消费者买到更多更实惠的东西,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更快乐。拼多多不一定要品牌升级、要全品类,要做的事情永远是匹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现阶段平台对整个商品和服务的品质管控都很初级,但是我们正在通过升级供应链和打击假货来提高商品质量。

至于未来能够有什么样更大的发展,那就交给时间去验证吧。毕竟,拼多多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模式,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你永远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