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曾一度被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从成为ZY政治局常委集体学习讨论主题,到国际性区块链大会的召开,再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如今,区块链这一新生事物正从垂直专业的细分领域走进大众的工作生活,并引发了广泛讨论。然而,投机炒作、市场操纵、概念渲染甚至违规违法等行为屡屡发生,对公众认知形成极大的误导,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干扰。对此,凌发明先生提到,让区块链回归技术本源,利用好技术本身去改善社会效率,区块链产业才能真正找到可持续的发展空间,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其开放透明、不可篡改、易于追溯等特性,使其能够在信息交互的互联网上构建一个高度协同的价值互联网。正是基于区块链的这一天然优势,目前业界借助区块链技术,在存证、确权、贸易金融等公共服务领域探索多方共建的系统,打破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孤岛,加速数据的可信共享,重塑多方的协作机制。今天的区块链应用正在各个行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区块链+数据治理:
大数据时代,数据源源不断产生并自主汇聚至多方数据收集者,数据治理也成为企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式。然而,大规模数据收集也带来严峻的隐私泄露、数据滥用和数据决策不可信等问题,对传统的数据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区块链具备数据一旦上链就难以篡改、难以撤销的特点,极大地增强了数据的可信性。区块链这个“信任机器”通过降低信任成本促进数据商业价值的发掘,它与其他的数字化工具和技术相结合,逐渐改变着整个经济形态。
区块链+文化:
作为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和分布式计算范式,区块链与数字文化产业的开放性、场景化、互联互通等特性高度匹配,紧跟区块链技术演进脉络,实现与数字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战略选择。
数字藏品是近期区块链领域最为聚焦的数字文化应用场景,也是火到出圈的新兴概念。它通过将艺术作品与区块链技术相融合,使原本可以随意复制的数字作品真正具备了购买价值和收藏价值,从而为构建元宇宙打开了大门。
区块链+人力资源:
企业在面临技术革命时,如果不选择跟进,进而改善自身,很可能面临的结果就是落后,甚至倒闭。在一些传统专业中,如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存在着一些比较固化的观念,当面临新技术可以应用在其中的时候,企业如何选择就很重要了。
“区块链+人力资源”组合模式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存证、企业管理等全套商业解决方案。有效的避免了员工简历造假、企业虚假招聘及招聘平台管理繁琐等弊端。同时,“区块链+人力资源”让企业管理更加简洁智能化,所以减少了众多审核人员,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区块链+知识产权
区块链技术中的交易记录和数据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破除了信息不对称。契合到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因区块链数据具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过程可追溯等特点,与数字知识产权的产生、保护和流转天然有机契合,为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区块链构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分布式协同的关键性底层基础,促进了经济数字化进程的发展,这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及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总体上看,我国关于区块链的立法体系,已具备总体框架(如刑法、民法总则规范)和基本脉络(计算机及信息行业现有法律规范)的基础,并且尝试了行业性、专门性规范的立法实践。但由于区块链应用尚处于高速演进和发展中,以及立法固有的滞后性,目前法规体系仍然缺乏针对性、全面性,仍然需要紧跟行业发展情况及时补充、完善,从而促进区块链技术演化,积极推动创新创造,确保行业健康发展,提高相关合规工作可预见性、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