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基层医疗公益万里行河南大会圆满收官:中医药文化技惊全场

8月22日,中国基层医疗公益万里行·河南站大会顺利落下帷幕。此前,医家头条主办的中国基层医疗公益万里行已经走过四川成都和山东淄博,本此在河南郑州,医家头条和300余位参会的基层医疗医生和从业者们,又一次在中国基层医疗事业的前进路上,留下了值得我们纪念的一笔。

本次大会围绕基层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困局问题应该如何突破;功能医学、营养干预以及特医食品等新的领域如何赋能基层医疗;中医药文化复兴的当下,中医药产业的新发展思路等方面,“汇集百家之见,共话基层医疗”。此外,现场还邀请了三位资深中医,分享展示独门传承的中医绝学。

基层医疗想要发展壮大,除了依赖国家政策助推外,更要懂得自我驱动,积极拥抱变化和快速变革适应多元化的医疗需求,才能实现成功“上岸”。当下人们需求是什么?基层医疗的现状是怎样的?哪些趋势需要重视和深挖?未来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本次中国基层医疗公益万里行河南大会上,行业内的多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成功经验。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副会长、党组书记·唐祖玉会长在现场致辞中提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基层医生与基层医疗卫生组织未来必将成为我国医疗体系中不可获取的中坚力量。

今天有这么多的基层医疗行业从业者和医生齐聚在中国基层医疗公益万里行的大会上,探索基层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见证基层医疗行业当下的成绩,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功能医学分会副会长、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功能医学分会会长·王树岩女士在现场的分享中表示:功能医学的思维模式转化,是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化为以人为中心。在基层医疗行业中,医生有权威性,有影响力,能够倡导大众在功能医学的执导下改变生活方式;对医生而言,功能医学从疾病原因着手,去除疾病形成的原因,是对药物治疗的补充,可以为基层医疗提供更多方法。功能医学在基层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说是为功能医学关爱国民健康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医家头条主理人·包亚婷则是用理性的数据和饱满的热情为大家介绍,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遍布广泛,力量庞大。但是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患者流量严重缺失,尤其是线上问诊在近几年的发展,对基层医疗更是一种冲击,基层医疗若想要突破当下的经营困局,未来有好的发展,则迫切的需要新技术、合法合规行医、有效的患者引流,以及新时代下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经营理念。

未来,基层医疗的医生和从业者,需要破圈,需要专业服务和临床造诣的多维需求,全面解决患者诊疗和康复调理的问题,才能真正的被尊重,被弘扬。医家头条也将一如既往的关注基层医疗行业,用心付出,用脚步丈量,为广大基层医疗从业者持续赋能!

艾普愈医药品牌创始人·郭洪蝀先生在现场的发言中表示:当下中医药文化复兴之势大火,但事实上,中国的中医药资源正面临严重的挑战,甚至出现了物种灭绝一类的资源枯竭问题,许多名贵中药材正面临严重缺失的危机。在此背景下,人工合成中药成为了行业的大势所趋,不仅能更好保护物种多样性,更是为了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法。

功能医学健康管理师、全科医生·白璐现场讲解功能医学干预临床案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上皮内瘤变临床治疗。为在场的听众生动形象的对比了传统治疗方法和功能医学干预手段的不同之处,让大众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了功能医学如何在临床治疗上发挥实际作用。

国科特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资深大健康实体营销赋能专家·唐文贤先生现场分享:营养不良是当下大众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在疾病治疗的同时及时的进行营养的补充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在基层医疗行业中,特医食品的应用和营养干预的进行,不仅是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营赋能,也是对“健建康中国”理念推进践行的助力。

盛大医药CEO·张绍平先生现场分享:2023年上半年,基层医疗门诊数量增加了29733家,私营诊所的蓝海时代已经过去。过去的私人诊所重技术轻管理,而现在大部分的诊所经营现状,都是客流少,经营动力差,缺少发展方向。想要与时俱进,让诊所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则需要转变经营思路,尝试新方法。借助多种工具,快速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清晰定位、做好产品规划、升级自己的技术、做好客户管理,从综合方面提升诊所的经营。

瑞牧力首席产品官·王莉女士现场分享:我国的国民健康需求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加速转变,健康产业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庞大。在现阶段大部分基层医疗的诊所靠着“诊疗老三样”经营已经存在瓶颈的当下,引入营养干预作为经营项目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博宇诊所学院创始人、门诊经营实战派导师·陈立国现场分享:三年疫情的冲击让基层医疗诊所的经营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挑战。疫情过后,广大基层医疗诊所若想提升风险抵抗能力,必须要针对经营理念有所改变。不仅要有技术还需要有经营体系和定位,从全科诊所转向专科诊所,建立“周边影响力”,打造诊所品牌。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副主任、上医仁家副总经理·邵得兵分享:中医药文化和技术的传播存在医生缺乏,技术缺少统一化的壁垒和挑战,而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中医药文化起到了相当大的助推作用。如中医工程学会能把各家中医的专家系统用中医理论综合一个中医计算机辩证施治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中医药行业的整体医疗水平。

当下,中国的大健康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其中的三年抗疫经历不仅让全国民众牢固地树立起了健康第一的意识,更让大家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重要性和认知有了新的高度。也正是如此,本次大会上特设了“中医绝活”展示环节。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仁德医院院长王国营,在现场为大家讲解展示了腱鞘炎一针疗法。

吴氏中医第六代传承人、吴氏福远堂中医院院长吴军瑞,现场分享了中医筋骨针法与水针刀疗法。

李氏医术二代传承人李贵朋,在现场分享了中医动态针灸和微针治疗。还在现场找到了多位观众“以笔代针”,展示了家传绝学,引发了广大与会者的热烈参与和讨论。

除却满满的干货,还有许多荣誉奖项在现场颁发,「创新产品奖」「河南优秀服务商奖」「河南明医奖」揭开了神秘面纱。奖项的意义既是表彰那些默默奋战在一线,为基层医疗领域带来深刻影响和杰出贡献的个人、机构;也是希望这股领航力量能够助力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进化”,为基层医疗渠道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外,活动现场还为一直扎根基层,为基层村医义务服务,热心村医事业的乡村医生闫金才,颁发了中国基层医疗公益万里行河南联络部部长的聘书,希望他能继续为中国基层医疗事业贡献力量,发光发热。

基层医疗未来的发展之路仍旧道阻且长。但长路漫漫亦灿灿,我们广大基层医疗从业者,若要闯出一番事业,有一番作为,必然要把握机遇,积极应对各项挑战,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基层医疗事业的转型和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文由医家头条撰写

未经授权,不得私自转载!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