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丽名医工作室:经方之热忱,基层医疗之痛,做一代经方传人

丛丽名医工作室:经方之热忱,基层医疗之痛,做一代经方传人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这个季节的杭州已经没有仲夏的炎热,上午时分,还有着一丝丝的凉意。和丛丽教授的见面如同老故人的重逢,让笔者感到分外的亲切和温暖。我们坐在酒店的长椅上,聊着彼此的情况。丛丽语调温和热情又耐心,好生温馨的场景,她向笔者讲述她对中医经方的想法和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有感而发。
当笔者问到丛丽教授现在除了坐诊外,她还在做些什么事情时,她微笑道:“你家孩子发烧,你是怎么处理的?”“一般我都是采取物理降温,用冷敷贴。”“冷敷就是最大的错……”
丛丽微笑着摇了摇头,她接着说:“大部分孩子的发烧是受凉来的,机体是希望通过出汗的方式,把病毒细菌排出体外,但冷敷之后,孩子该出汗也出不来了。”
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当孩子发烧时,首先要辨别发热的病因是什么。如果是风热感冒,那就得用清热透表药,如果是受凉引起,就得把这寒气驱赶出来。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发热的病因很复杂。”
采访中谈到开心处的丛丽教授
 
采访中谈到开心处的丛丽教授
丛丽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拥有超过三十年中医儿科经验的专家。她出生于1965年,来自吉林,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并在多家三甲医院担任过职务。丛丽教授的专业领域涵盖了中医临床、经方培训和中医科普。
为中医经方的传承与推广,不遗余力 丛丽自2005年以来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任教,同时在浙江省中医院担任医生。她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担任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教研室主任和浙江中医院儿科主任,全面承担起中医临床、经方培训和中医科普等多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丛丽教授深刻认识到中医经方在临床治疗中的独特效果,特别适合于儿科。
于2018年创办了中医儿科经方班,专门致力于经方的宣传和中医医生的培训。经方是中医的一个重要体系,学习难度较大,但疗效显著。在之前的走访过程中,笔者曾了解过经方的一些知识,但丛丽教授指出其中存在一些错误认知。为了纠正这些错误,丛丽教授耐心地向笔者介绍了经方的相关知识。
据丛丽教授介绍,经方这一概念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存在。当时有一个名为“经方”的门派,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方剂;另一种说法是泛指医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独特疗效的各种处方。由于《伤寒杂病论》的整理问题,该书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自此之后,经方逐渐失去了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就有了时方,时方就是脏腑辨证,经方是六经辨证,是独有名称。
然而,《伤寒杂病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其被民间口口相传着一句话:“半部伤寒打天下”。由此可见,《伤寒杂病论》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丛丽指出,《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为主,与主流医学的脏腑辨证有所不同。这也导致了经方在普及和传承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听了丛教授的科普介绍之后,笔者对经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丛丽教授及其团队的努力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接受经方,为中医儿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期待着经方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为更多患者带去福音。
丛丽教授与中医经方的奇妙之缘
从医多年,丛丽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浙江省中医院都是重要角色,以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拯救了无数患者。然而,在众多的治愈故事中,有一个故事让她印象深刻,每次经方培训班开课时,她都会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学员们。
这个故事发生在丛丽医生刚毕业那段时间,刚毕业的丛丽跟着老医生学习了一周后,就开始独立看诊。
丛丽教授对经方的热爱,对传承的执着
 
丛丽教授对经方的热爱,对传承的执着
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70岁的胖乎乎的小脚老太太,老人患有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等常见病,病情严重到坐着都喘不上气的程度。除了按照常规的西药治疗之外,她给老太太开了几剂中药,丛丽停顿了下道,现在想来,这副药方配比还历历在目:二陈汤+三子养亲汤+麻、杏(麻黄、杏仁),虽然当时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不到一周的时间,老太太就痊愈出院了。
丛丽教授讲述这个故事时,她的表情流露出深深的不可思议。她说:“老太太特别感谢我,她告诉我,她在这个医院已经住过很多次院了,但是这次她的病能好得这么快,全靠我开的中药。当时我们医院为了平衡各个疗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分为一病区和二病区。第二次老太太来就诊时,她指明就要找我。但是医院里的人并不知道我是谁。结果老太太第二次还是开的原来的方子,病好了之后,她就更加坚定地认为是我开的中药效果特别好。”
第三次,老太太甚至不想住院了,直接邀请丛丽教授到她家里去看病,给她开中药。当丛丽教授看到再次发作的肺心病,她有些犹豫,但是老太太的态度非常诚恳,于是她开了中药,并建议老太太随时要就诊。四天之后,老太太还真的好了,关键是老太太这次只用了中药。
经过这三次这样的治疗,丛丽教授开始意识到她开的中药可能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但由于当时自己的水平有限,虽然治好了,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到了第五次的时候,这药不好使了,我也就不知道该咋办了。”直到给老太太注射了当时最好的抗生素,先锋五号,老太太病情才得到良好的控制,才能顺利出院。
几十年都过去了,每每说到这件事,丛丽教授都深感遗憾。这件事困扰了丛丽教授十多年。直到她在经方中找到答案,才真正大彻大悟。经方的奥秘让她感受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她一直想要传承和普及经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次经方培训班开课时,丛丽教授都会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学员们。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告诉大家,学习经方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不断自我提高疗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服务。
经方之路:探索、传承与期望
在聊天过程中,了解到丛丽的老师都是大咖级的,师承名医,丛丽教授学到了很多。在这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她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仍然有许多困惑。 直到她接触了经方,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经方是中医临床的基础,是登堂入室的门径。丛丽教授在学习经方后发现,原来她之前所学的知识,都可以在经方中找到答案,这让她感到既简单又神奇。
丛丽教授与医家头条总编辑在一起
 
丛丽教授与医家头条总编辑在一起
2018年,丛丽教授开设了经方培训班,希望将经方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经方学习的难度较大,丛丽教授决定先整理成课件,以便其他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即便在疫情的影响下,经方培训班未能正常开展,但丛丽教授对传承经方的信念从未改变。她坚信,只要火种不熄灭,就一定有人能担当大任。
在经方的传承和发展中,丛丽教授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使命,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一纸经方传承千载,一缕药香穿越古今”。经方是中医的精髓,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随着老一辈经方学者的逝去,继承经方的传人越来越少。然而,正是这种对经方的热爱和执着,让丛丽决定全身心投入经方的传承和发展。
丛丽教授和孩子们一起在寻找流浪猫
 
丛丽教授和孩子们一起在寻找流浪猫
在与笔者的对话中,突然有一只小野猫窜到我们这边,丛教授像个孩子似与几个小朋友互动起来,看着她矫健的背影,想着她一路走来的那份坚持与笃定,那背影更加高大了。
丛丽教授对经方的热爱、对传承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都深深地感染了笔者。她坚信,只要有更多的人对经方产生热爱并投身其中,经方的传承和发展就会持续下去。
时间过得很快,与丛丽教授的对话也接近了尾声。在临别之际,她轻拍着笔者的肩膀说:“希望下次再见时,你依然是那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你。”这句话不仅是对笔者的鼓励,也是对所有热爱经方、致力于中医传承之人的鼓励。
丛丽教授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探索、传承和期望的故事。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热爱和执着,才能推动我们不断前行;只有星星之火,才能燎原。丛丽教授深知,中医的根基在基层,而经方是基层医生临床实践的基础。她希望通过经方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丛丽名医工作室:经方之热忱,基层医疗之痛,做一代经方传人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END——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观点

中国基层医疗公益万里行大会——浙江站蓄势待发!

2023-10-26 16:33:25

观点

衢州吕妮诊所吕妮:仁心仁术,用专业与热情照亮患者的健康之路

2023-10-30 11:09: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