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A股的“反内卷”新战场

导语:机构参与者不算多,市场还不算太“卷”,还有很多没有充分价值发现的地方。

 

2025年的A股市场,犹如一场跌宕起伏的史诗——算力狂潮、关税博弈、新消费医药轮动,资金在震荡中寻找方向。

在这场资本博弈的角逐中,一个曾被低估的“隐形冠军”正悄然崛——北交所。而北证50作为北交所首个代表性指数,其上半年的亮眼表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纵观上半年A+H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北证50以39.45%的涨幅一骑绝尘,稳居涨幅榜首位。更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在4月遭遇关税冲击大幅下挫后,仅用不到一周的时间便完成了反弹,并在此后屡创新高。

与之相呼应的是,北交所主题基金同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截至6月30日,年内公募基金产品业绩涨幅榜排名前10的产品(剔除QDII)中,就有三只来自北交所主题基金,分别位列涨幅榜的第1、第3、第10名。

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北交所主题基金的表现更为突出。

01 最不“卷”的市场

Wind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公募基金产品业绩涨幅榜排名前10的产品(剔除QDII)中,排名前3的均为北交所主题基金。其中,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014283)更是以175.64%净值增长率位居全市场基金收益第一名。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不仅绝对收益突出,也大幅跑赢北证50指数及业绩比较基准。截至今年年中,2025年上半年、近1年、近3年较北证5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32.71%、75.62%和151.64%。

数据来源:Wind,起始日期2022.4.29(北证50基日)至2025.06.30

与近些年国内主动权益战胜宽基指数的难度不断加大不同,过去三年70%以上的北交所主题基金均战胜了北证50这一基准。

这一现象,正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中国映射。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在功能良好、竞争充分的股票市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走势当中,其中包括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价值。

因此,当一个市场的机构参与者越多,价值发现越充分,市场就越趋向于有效,在这个市场战胜指数就越困难,这便是美国公募基金经理很难战胜指数的原因所在。

反观国内市场,随着近年来A股市场的研究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卷”,这一现象也正逐渐显现。

而北交所作为最年轻的证券市场,当前其机构参与者不算多,市场还不算太“卷”,还有很多没有充分价值发现的地方,因此,正是机构投资者可以充分发挥其研究价值,充分大展拳脚、进行价值发现的地方。

02 从低谷到高光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一原因外,过去三年70%以上的北交所主题基金能够战胜北证50这一基准,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离不开北交所这片孕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沃土。

在北交所成立之初,投资者期待较高,运行后部分公司表现不及预期,也造成了部分投资者的撤出,部分公司流动性明显萎缩,北交所逐渐成为估值和流动性双低的洼地。

沉寂之后,“深改19条”及“并购六条”等政策陆续发布,上市、流动性机制及并购重组规进一步优化,北交所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北证A股的ROE、销售净利率等指标充分反映了其“小而美”的特征。

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承压,但北证A股2024年的ROE(6.54%)优于创业板(5.46%)和科创板(2.45%),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的6.19%也小幅提升至6.55%。

更重要的是,北交所上市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总额也持续增长。

北证A股的PE指标从2021年开板初期远落后于主板,到2024 年开始反超,这一变化反映了其投资价值的提升以及市场认可度的显著改善。

板块投资价值提升及优质公司上市显著放大了北交所成交量,2025年后北证A股成交量已基本与科创板持平。

从换手率看,2023年11月后北证A股换手率持续高于双创板块。

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北交所的配置比例也明显提升。

Wind数据显示,2022-2024年末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重仓配置规模分别为22.60亿元、33.22 亿元、54.18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值大幅提升至67.43亿元。

参与北交所投资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也从开板时的8家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34家。

可以说,北交所历经三年多运行,已成为优质中小企业及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的重要孵化平台。

虽然北交所估值和流动性已明显改善,但公募基金参与比例仍较低,仍是能充分发挥主动研究能力、创造超额收益的领域,这也是北交所主题基金2025年大幅跑赢市场的原因所在。

03 十年磨一剑

作为近三年领跑北交所主题基金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其业绩的背后与基金经理顾鑫峰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这还要从顾鑫峰与新三板、创新层及北交所的渊源说起。

早在2015年新三板兴起时,顾鑫峰就调任华夏基金子公司华夏资本,担任新三板业务部负责人并成立专户从事新三板投资。

2020年新三板设立精选层时,华夏基金发行了首批可投资精选层的公募基金,顾鑫峰成为首批主题基金——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定开混合的基金经理。

2021年北交所设立,他自然成为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

华夏基金及顾鑫峰完整见证了新三板从创新层到精选层,直至北交所的蜕变。

其间,顾鑫峰对新三板公司的跟踪调研已持续十年以上。

以北交所某创新药公司为例,他2015年首次调研时,该公司尚处新三板,正在研制的一款创新药连Ⅰ期临床试验都未完成。如今该公司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市值增长数倍。

顾鑫峰一路见证了诸多类似公司的成长,长期的跟踪与深入研究使他对中小型创新公司形成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投资机会来临时,反应也更加敏锐。

以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的行业调整为线索,可以发现顾鑫峰对公司及其背后的产业趋势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

新能源板块在北交所中权重不低,部分公司在产业链中也有着稳固的地位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