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垃圾分类回收」,下一个风口?

科技唆麻(ID:techsuoma)原创

作者:WZQ

疯狂的「垃圾分类回收」,下一个风口?

「你是什么垃圾?」

7月1日以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句话可能已经取代了平日里上海人民见面问候的惯用语。上海人民已经开始兢兢业业地努力学习垃圾分类,而这样的日子,未来将是全国人民都不得不面对的日常问题。

根据住建部已经确定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都面临着垃圾分类和处理的问题。垃圾分类俨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全国各地都已提上日程。

1最热门的词汇:垃圾分类

根据规定,不按正确方式分类投放垃圾面临违法的风险,同时可能被处以人民币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与此同时,关于垃圾分类的搜索指数也在6月份屡创新高。从百度搜索指数的数据来看,6月以来,垃圾分类的百度指数开始上升,并逐渐暴涨至超过6万,而在此前,关于垃圾分类的搜索指数只有几千。

微信指数也呈现着相同的趋势,6月以前,垃圾分类的微信指数平均在百万以下。而自6月以来,垃圾分类的微信指数则达到数百万至千万级别,在6月20日甚至创造了近4300万的高值。

和搜索指数一起「疯狂」的,还有新注册的和垃圾分类相关的公司。

随着政策的推进,众多创业者和投资机构也看到了垃圾分类的蓝海,6月下旬就迎来了公司成立的高峰。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6月下旬垃圾分类新公司注册数量达70家,仅仅在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前一周,就有53家相关公司成立。全国各地关于垃圾分类相关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全部涌现,有些公司的注册资本甚至达到了数千万级别。

同样的局面,还出现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大爆发上面。

自从垃圾分类成为趋势,大量的科普、服务类微信公众号开始涌现,作为当下微信流量风口的小程序也开始大量出现相关内容。甚至连微信、支付宝官方团队都分别推荐和推出了相应的小程序,支付宝“垃圾分类回收平台”目前已支持上海5000多个小区。已有150多万上海市民在线“卖垃圾”,今年底平台将覆盖上海全部中心城区小区。

2真创新还是假风口?

那「垃圾创业」究竟是真的机遇还是政策推动的假风口呢?

尽管近日来用户被「你是什么垃圾?」这样的问题所困扰,由此应运而生了众多新概念,各种“代扔垃圾”、“智能分类”的创意也层出不穷。而实际上,“互联网+垃圾回收”的创业路上已有许多先行者。

早在一两年之前,国内就有类似的垃圾回收公司存在。这些早一步站在“互联网+垃圾回收”风口的公司,业务几经变化,从上门收取可回收垃圾,拓展到电商,再拓展到家政服务,最终因为难以盈利,面临着倒闭破产的局面。

而随着分类趋势的到来,这样的风口上会不会有更新的机遇呢?

政策日系趋严,支付宝在上海地区推出了小程序“易代扔”,只要在网上预约,就可以上门回收,但仅限于可回收物,按重量计算,可获得相应的蚂蚁森林能量。对于996的上班族、不愿和不便出门的人群来说,成为了新选择。

抓住机遇的不仅仅是像支付宝这样的大厂,一些精明的商家和创业者也从中嗅到了商机。一些上门“代扔垃圾”、网上预约收垃圾、帮助分类等与垃圾分类投放相关的线上线下服务应运而生。在淘宝网上,已有商家做起了“代扔垃圾”生意,目前总数已经达到数十家,但目前只接上海业务。线下的一些保洁公司也开始贴近互联网思维,在网店上架了“代扔垃圾”服务,该服务的标价均维持在1元至20元的水平,但基本都有备注“详情咨询客服”,也就是说,商品标价并不是实际价格。

在全民垃圾分类的热度下,开办和垃圾分类相关的企业是真的在顺势而为,但是也是在迎难而上。

从行业角度来说,企业成本较高,收入较少。人工成本就是一项巨大的支出,由于企业中不只有负责体力劳动的员工,还有更多垃圾处理环节的工作,此类工作中从事研发或者技术岗的高学历人员较多,人均薪资会相应地提高。在公司运营上,需要投入大量设备。即使现在有国家政策支持,允许单价500万元以下新购进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但是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基本靠的是补贴和投资。能从行业赚钱的机会少之又少。

客户单一,变现难基本是线下垃圾再生企业的痛点。除此之外,眼下各种智能小程序现在还处于引流阶段,对于如何进行创收,他们也没有长远打算,而这样一个假风口,实际上是很容易被大厂取代或者吞并的,首先技术整合上,用户更信赖支付宝等大企业或者是政府推出的相关小程序,而对于一些初创公司的信息准确性还是持怀疑态度。二是将意识建立起来之后,知识变为常识,就不再需要相关的搜索。如果企业不能形成长期的运营模式或者是独具特色的营业技巧,最后五花八门的小程序和小公司只能归于沉寂。

对于线上小程序来说,各省市也会给出指导意见,淘汰和官方不一致的信息,如垃圾的具体分类,避免“造谣一张嘴,官方跑断腿”的情形,这必定会淘汰一批粗制滥造的企业,留下官方渠道。而小程序的分类功能还是无法解决线下的实际问题,互联网公司可能对于线上引流做得很好,但是垃圾分类毕竟是生活中的痛点,这一部分互联网公司并没有线下运营经验,所以创业形式还是值得仔细推敲。

而关于资源再回收的立法和规章制度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受政策影响风险较大,如果一旦有某些重大突发不利因素引起的政策性限制,则会给行业参与者带来如准入限制,运营成本上升,需要增加申请新的运营资质等不利影响,而随时在变动的税收优惠风险也会对企业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在风口下,企业还需要资本的加持。2018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PPP清库存、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环境产业受到极大冲击。市值缩水,环保板块利润呈现负增长,业绩下滑,多家上市公司大幅亏损。今年,垃圾分类在上海快速推进,垃圾分类概念股近期纷纷走强。受其带动,环保概念主题基金净值回升,并受到资金追捧。随着资本的追捧,相关创投已经在今年成为一个亮点,然而也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一些问题。当投资者看到空荡荡的赛道,必定会带着大量资本的涌入,市场就会出现竞争,随之而来的就是规模较小、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的消亡。

如今,头部企业发展迅速,模式创新步伐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可以说线下的再回收行业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但是初创企业如何抢占赛道,就需要费一番力气了。

以色列初创公司Raycatch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太阳能发电厂的管理与运营。公司推出了基于AI的诊断和优化解决方案,可获取并分析太阳能发电厂所有的生产数据,并对日常管理进行优化和指导。科技无国界的魅力,让我们治理环境有了更多思路。

据去年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并购将继续增加,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回收行业的结合,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创新发展的脚步也将进一步加快。

政策下的创新不只是简单做个垃圾分类小程序,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企业,才能抓住这次的机遇,真正站在风口之上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转载,请联系ID:spymagicv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