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快递员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快递员权益保障问卷调研》显示,受访快递员当前最担心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投诉罚款过多(60.2%)、工资不准时发放(34.7%)、退休后没有保障(30.3%)。48.6%的受访快递员期待“多设置社会保障”。
此次调研由快递物流信息服务商“快递100”发起实施,共回收989份有效问卷,受访者来自韵达、圆通、中通、邮政、顺丰等公司,20-40岁的受访者占78.9%。
调查显示,46.7%的受访快递员未与公司签订合同。在已签订合同的受访者中,19.5%的人签订了承包合同,11.9%的人签订了劳务合同,4.7%的人签订了劳动合同,14.3%的人未明确知晓所签合同的种类。
“快递100 ”CEO雷中南表示,快递员未签订合同的原因,一是快递企业特别是加盟制企业,用工模式错综复杂,快递员劳动关系认定困难,总部会将人力成本和用工风险向外剥离;二是很多快递加盟网点有可能经营难以为继,不愿承担劳动关系成本,也不愿承担交通意外等不确定风险;三是快递员兼职或同时做多份工作是一个现实状况,跟谁签合同、怎么签都是问题,而且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强,也是未签合同的客观因素。
调查中,19.3%的受访快递员表示公司为自己缴纳了社保和公积金,71.2%的受访快递员表示,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保和公积金,9.5%的受访快递员表示不清楚。约三分之一(33.4%)的受访快递员表示,公司为其购买了补充商业保险。
报告显示,在受访快递员中,大多数人的月收入为3000-5000元和5000-8000元,分别占41.2%、33.0%。12.9%的受访快递员月收入超过8000元。
在受访快递员最担心的问题方面,60.2%的受访者表示是“投诉罚款过多”。每个月收到1-3次和4-6次的罚款的占比分别为33.1%和20.8%。近七成(69.7%)的受访快递员每月罚款在500元以下,其中14.2%的受访者几乎没收到过罚款。每月罚款超过500元的受访者占30.3%。
对此,雷中南表示,“以罚代管”已成为顽疾。快递员素质参差不齐,客户投诉率居高不下,各大快递企业因而在签收率、时效、破损丢件等方面设计了各种制度,“以罚代管”层层传导。
在与快递员沟通的过程中,他发现,快递员更加抵触的其实是“无标准、无理由的克扣,以及申诉无门、仲裁无效的现状”。一直以来有关部门对此坚决遏制,这是维护快递员权益的良好开端,快递100作为产业中台也在积极参与,与行业一道探索行之有效、科学的管理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姚远认为,要解决这种情况,首先要从被服务者与快递员的关系以及快递员与公司的关系入手,“只有社会对快递员这一职业保持基本的尊重、认可和接受,才能有效减少三者之间的摩擦”。
很多快递公司快递员多达数十万,数量极为庞大,加上组织分散,管理难度高。雷中南建议,一方面,相关部门应不断健全完善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以落实,促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快递企业、网点的监管,如以电子面单为抓手,对快递价格、派费机制等进行管理。
受访者对快递行业的最大期待为“不要太多罚款”(57.5%),其余期待依次为:多设置快递员保障(48.6%)、涨派费(48.4%)、不要动不动投诉(45.5%)等。
调查中,大多数受访快递员对职业的归属感尚待建立。60.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只是暂时性地从事快递行业,有其他选择会离开”,14.0%的受访者在考虑离职,25.9%的受访者表示将会继续从事快递员一职。
姚远认为,政府需要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提出更加具体的规则设计。“社会和政府应该认定‘快递员是一个正式的职业’,只有在认知改变的前提下,快递员才可能安下心来,将快递作为一项事业来进行,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