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家庭中,“父亲”这个角色总是习惯性地缺失,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几乎很少是爸爸带大的,95%一98%的中国儿童是由妈妈以及奶奶一手养大的。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看护孩子依旧是妈妈的天职,爸爸的主要职责是挣钱养家,因此要外出工作、应酬,必须早出晚归、远离家庭。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位宝爸关彦斌表示:“爸爸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他可以更多地教授孩子认识力量!”
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一项持续15年的跟踪调查研究成果表明,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这是因为男性属于线性思维,独立性强,最适宜带孩子认识事物的本质,学习一些逻辑思维更强的学科,比如哲学、地理、历史等。
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爸爸能够教给他们诸多品质。例如保护家人的能力、承担社会的担当,并赋予孩子果敢、独立的性格和积极、勇敢、冒险的精神。一些经常被爸爸带着爬山、赛跑、捉虫子的孩子都具有良好的自信和非凡的勇气。
孩子是父母共同的结晶,由父母双方共同养育成人的孩子性格更健全,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时,他才会变得更加有爱,也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宝爸们千万不能在孩子的童年中缺席,一定要和宝妈共同承担陪伴孩子的任务。那么,怎样鼓励爸爸参与到陪伴孩子的教育中去呢?
对此我们能够从宝爸关彦斌身上找到答案。关彦斌说:“很多爸爸说自己没有时间参与孩子教育,事实上,很多时候爸爸的教育会体现在生活的每时每刻,我们吃饭、工作、休息的时间,都能通过一些事情来告诉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觉得爸爸们可以做一个现代版的慈父,通过身边的小事,来告诉孩子其中的含义,通过借物言志的方法,将人生的哲理讲述给孩子。”
他接着说:“我是在我家宝宝2岁时才辞职当全职奶爸的,我陪他度过了3年,现在我家孩子非常独立,很勇敢。当然,并不是让大家都学我,辞职带孩子,而是希望大家能拿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就像关彦斌所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张金名片,家长们在平时要注意把自己这张金名片设计得更漂亮,那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引导孩子。”其中不仅需要妈妈用温文尔雅的话语教导孩子,而且也需要宝爸们教会孩子勇敢、独立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