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花开 遗爱人间 原创北京曲剧《永生花》动情首演

“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市曲剧团创作排演的北京曲剧《永生花》,将于2023年3月23日至26日每晚7点30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首演,该剧由段姝编剧,方毅恒导演,戴颐生作曲,宋洁、胡优、杜晓涛等主演。

▲北京曲剧《永生花》剧照(北京市曲剧团供图)

北京曲剧《永生花》根据当代的真实故事改编。 北京大妞王骁,得了重度尿毒症,需要换肾;余建平,名校博士,重病复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年迈的老父亲。一纸婚约,将一个胡同大妞和一个乡村“读书的料”绑在了一起;两个生命,由病相连、相知相爱。他们该如何冲破死亡,浇灌出爱意永恒的“花”。

▲北京曲剧《永生花》剧照(北京市曲剧团供图)

北京曲剧是唯一发源和形成于北京的地方剧种,表演上没有严格的行当之分,以生活气息浓郁见长。北京市曲剧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戴兵表示:“北京曲剧自诞生以来就始终贴近时代紧贴人民,52年老舍先生为北京曲剧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柳树井》就是为了配合宣传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而创作的,所以北京曲剧天然具有表现时代和现实的特质。而文艺作品就是要展现一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人民生活的点滴,要引领和倡导这个时代正确的价值取向。用文艺的形式歌颂和展现这个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需求,也是国有文艺院团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北京曲剧擅演“清装戏”和“现代戏”,创作上在从北京厚重历史文化中寻找北京地域特色的同时,也不断挖掘现实题材,创作贴近时代精神,反映当代生活的作品。此次新创排的北京曲剧《永生花》是由功勋级作曲家戴颐生老师带领众多中、青年主创和演员共同创排演绎。该剧采取一个角色多组演员的安排,一方面能够起到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利于促进主要演员的梯队式培养。这出戏还尝试融合了当代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简约流动的舞台美术、当代流行音乐元素,以及多形式的舞台语汇等,从而能够在北京曲剧剧种的本体基础上,更好的展现剧情、突出人物。

近年来北京曲剧团的创作主要围绕着“老京味儿”和“新京味儿”两大板块多个系列展开,现实题材的创作也是剧团长期坚持的重要创作方向,作为北京唯一的地方剧种,北京曲剧经历了七十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剧种独有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和北京的地域文化气质是相吻合的,即“开放性和包容性”,所以“兼容并包”是北京曲剧演绎新时代故事的最大优势。在“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的打造下,北京曲剧用京腔京韵演绎京人京事,相信也会成为中华戏曲百花园和首都舞台艺术中绚丽多姿的“永生花”。

▲北京曲剧《永生花》剧照(北京市曲剧团供图)

一个是尿毒症晚期,一个是骨髓癌患者,他们的婚姻开始只是为了换肾,充满无奈和功利,结果却能真诚以对,用爱相互救赎,感动了千万网民。“现实生活中两个人的选择应该说是人之常情,面临生死,谁都会尽力回避,谁都想尽一切力量去改变。但人的理性面对情感时,又是那样捉摸不定和无法预测。”编剧段姝这样理解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和选择,“虽然主要笔墨集中在王骁和余建平身上,但其他人物一样让人感动,王骁的妈妈、弟弟、闺蜜和余建平的父亲,虽然各自生活的地域不同、经历不同、观念不同,面临的困境也各不相同,为了王骁和余建平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付出和给予,传递着人世间最深的爱。他们是那样的平凡而又不凡,无论遭遇命运的何种磨难,为人本性的善良却从未改变。”为了发挥北京曲剧的京味儿风格,并增加戏剧冲突,展现更广阔的社会图景,段姝把故事发生背景和人物设置做了调整,“原型中女主人公不畏病重,想方设法自救,那股旺盛的生命力,与北京大妞身上的豪爽直接,做事雷厉风行的冲劲儿很相似,所以我将女主人公写成了胡同里长大的北京姑娘,她的家人和闺蜜也都是老北京人。另一方面,把男主人公设置为外地乡村子弟,通过读书奋斗留在了大城市,这样就让二人形成很大的反差。”

▲北京曲剧《永生花》剧照(北京市曲剧团供图)

导演方毅恒将《永生花》定位在一出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当代都市题材的北京曲剧。“这个故事富于悲剧色彩,通过北京曲剧委婉动听、旋律优美的唱腔,可以把冰冷的故事融入一些温暖的情感。同时在唱上嫁接了很多新的元素,不拘泥于传统的曲牌和配器,视听语言更加现代。比如首次尝试用钢琴来配器,甚至有些唱段钢琴是主奏乐器,既未失去戏曲的范儿,又符合当代审美,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舞美方面也颇有看点,城市框架的剪影,增加了如传统水墨画一般的韵律和质感,起伏的节奏也是生命的脉动,又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我们希望呈现一个全新的风格,让更多年青人能够接受能够喜欢。北京曲剧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也提供了较大的创新和融合的空间。”谈起《永生花》的排演历程,方毅恒感慨良多,“新冠疫情三年,这出戏的创作受其影响非常大,很多时候大家只能线上交流。但我们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各司其职,顶住压力,在有限的时间里投入无限的热情和精力,两组演员完成得都特别好。三年来因为疫情,大家更深切地感觉到病魔离我们并不遥远,疫情期间不知多少家庭经历了生离死别,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相互支持,带着坚强的信念勇敢地活下去。疫情反而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剧中主人公对于生的信念。”

在宋洁眼里,她饰演的王骁是个性格开朗、活泼、大方,面对疾病也是积极向上,不认命不妥协,非常有主见的北京姑娘。“永生花象征着永恒的爱、永远的陪伴,永不凋谢、生生不息,预示着剧中的男女主人公虽然病魔缠身,但都不放弃不萎靡,相信医学、相信自己,也相信彼此爱的力量,努力争取让自己的生命、彼此的爱情,也能像永生花一样散发着向死而生的芳香。” 塑造这样的角色,对她也是一次新的挑战:“需要了解尿毒症病人的心理和状态,通过查阅资料,去医院透析室观察,看相关视频,让自己逐渐捕捉真实患者的心态和体态。”

优秀青年演员胡优和杜晓涛在剧中共同扮演男主人公,他们都认为余建平是一个内心善良,十分孝顺,性格比较幽默的青年。虽然有着博士生的高学历,却不是个书呆子,能够理性面对自己的病情,真挚地对待为换肾求助的王骁。“我身边也有身患癌症的病人正在遭遇不幸,能够体会那种状态。”杜晓涛更希望展现角色重病后强烈的求生欲望,“虽然患病后难免有自卑感和孤独感,但他能正常去直面境遇,所以我不会刻意去表现角色的病态。”胡优也有着同样的理解:“越是痛苦的戏越不能刻意表现痛苦,这样观众的感受才会更加深刻。要从表演细节上呈现出余建平与王骁相恋前后的性格变化,这是爱情带来的改变。”

“我已经多次和北京市曲剧团合作了,但这种题材对于北京曲剧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舞美设计任思远着意用色彩表达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重拾了城市的温度,“整体运用大量的黑白灰色调,在道具上唯一有颜色的是病床前一束鲜红色的永生花,而在景中唯一有颜色的是红色《永生花》的主题印字。我把所有的颜色都留在了演员的身上,想给观众传达一种概念,城市虽然是冰冷的,但人们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

造型设计武莎莎认为,戏曲发展需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趋向,要更加接地气;“传统戏曲是远离当代生活的,有很强的观演分离,现代戏曲无论从审美上还是戏剧体验上,更有熟悉感和亲和力,这也是对传统戏曲的传承。戏曲展现在当代观众面前应该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形态会带来多样化的体会,这也是对北京曲剧乃至传统戏曲更好的传播方式方法。”

原是一次最无奈的结合,由于他们比健康人更懂得付出,却成为了最动人的爱情写照,显得格外纯净浪漫。一部剧的诞生,汇集投入了每一位创作人员的心血,也体现了每一位创作人员的情感和价值观。观众观看后,应该也有着各自的感悟。或许有的观众为凄美的结局感到遗憾,觉得不够美好圆满,但生与死是每个人的功课,而人性中最美好的就是爱,如果能够通过生死有所得、有所悟,将爱的种子播种在心里,让人世间绽放出一朵朵永不凋谢的“永生花”,也许结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北京曲剧《永生花》,是向所有展现美好、传统美好的人们致敬,是一次对生命与爱情的礼赞。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