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药乱象:虚假广告迷人眼,你中过“神医神药”的陷阱吗?

聚焦医药乱象:虚假广告迷人眼,你中过“神医神药”的陷阱吗?

近日,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民生重点领域,集中曝光十起“神医神药”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清理整治商业广告中冒充专家或名医开展宣传、发布未经审查的药品广告、虚构或夸大保健食品功效、普通食品宣称疾病治疗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聚焦医药乱象:虚假广告迷人眼,你中过“神医神药”的陷阱吗?

“神医神药”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曾经家喻户晓的曹清华薏辛除湿止痛胶囊,就因涉嫌虚假宣传,多次被各地相关部门曝光、处罚超过10次。尽管一直被通报,但仍未停止广告宣传。

聚焦医药乱象:虚假广告迷人眼,你中过“神医神药”的陷阱吗?

现实中难缠的关节疾病,在曹清华胶囊广告里可谓药到病除。7天疏通关节,3个月内能让受损骨关节重生,躺在床上的患者能下地行走,拄拐杖的患者能健步如飞。

然而更加戏剧化的是,曹清华胶囊宣传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神医”曹清华本人身份。在曹清华官网中她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家世,并且是某知名大学医院的医疗主任。但是最终经查证,这些都是子虚乌有。

聚焦医药乱象:虚假广告迷人眼,你中过“神医神药”的陷阱吗?

曹清华并不是个例,还有很多这样的虚假广告宣传一直充斥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为了吸引粉丝,达到流量红利,常常“语出惊人”,大量“伪科学”观点和夸张的语言层出不穷。

有知情人士透漏,医药虚假广告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相关节目制作流程严密,有专业的配音网站、演员经纪代理、全套制作的广告公司。有人还专门成立电视购物公司,专门帮药厂购入“药品”并更名,再通过传播公司到媒体做养生节目推广。一旦有人来电话咨询,就有经过培训的导购用事先排练好的话术大肆兜售。 这为一些钻法律空子的企业提供了便利。

聚焦医药乱象:虚假广告迷人眼,你中过“神医神药”的陷阱吗?

同时,与高昂的利润相比,较低的违法成本让很多企业愿意“冒险一试”。尽管我国已出台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等多部涉及医药广告监管的法律、法规。但是,部分医药广告宣传时会有意避开广告法关于虚假广告的界定,只能依照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进行处罚,处罚力度十分有限,无法起到震慑作用。

看似虚假宣传,为何有些人还是趋之若鹜

1、崇尚修仙的迷信思维

中国人一直坚信人定胜天,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到中国帝王沉迷于修炼成仙、炼丹长生。正因为几千年流传至今的修行传统,使一些人至今依然相信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实现长生甚至与仙人沟通。这就为那些“神医神药”提供了契机。

2、侥幸心理作祟

科学的医学不仅不会渲染治疗效果,还会将各种风险和副作用讲的一清二楚。而“神医神药”往往打着“包治百病”、“无任何副作用”、“一次见效”、“偏方秘方”的幌子,听起来仿佛凝聚了无数古圣先贤的智慧,会让有些人存在侥幸,抱有“试一试”的心理。

聚焦医药乱象:虚假广告迷人眼,你中过“神医神药”的陷阱吗?

3、医学常识薄弱

虚假的医药广告利用了人们对死亡、疾病、衰老的恐惧来推销产品,抓住了部分消费者医学常识薄弱的软肋,通过夸大描述病情的症状加剧消费者的焦虑,这种不安全感导致有些人“病急乱投医”。

如何识破虚假宣传,让骗局不攻自破

尽管虚假广告套路深、花样多,稍不注意还会以“新马甲”的方式继续传播,但每一个“陷阱”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1、夸大药品疗效

大肆宣传功效,能够治愈高血压、高血糖、腰颈疼痛等慢性病,用一些药到病除、祖传秘方、包治百病、无效退款之类的词汇。

2、“神医”现场传道

此类广告通常使用“现身说法”的疗效误导患者,利用演员扮演专家推荐药品,常常使用某某传承人、某某知名医药专家、某某资深专家教授,这些“神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仅能给人看病、治病、养生、保健,还能美容、美白等。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曾经非常出名的电视虚假广告医药代言人刘洪斌女士。在电视广告节目上她经常换着各式各样的身份,高级营养师、资深老中医、北大教授、某某医学院教授等。这种极具欺骗性的包装,当时瞒过了很多人,直到后来被人民日报曝光批评才得以终止。

聚焦医药乱象:虚假广告迷人眼,你中过“神医神药”的陷阱吗?

3、宣传打擦边球

在突出位置标注所治疾病的名称,将一些风险或者副作用放到不起眼位置,在广告宣传中刻意放大治疗效果,利用一些虚假的治疗前后对比图等。

作为消费者,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知识,擦亮眼睛,才能避免掉入虚假广告的“陷阱”,让一些“坑蒙拐骗”丧失效果。

聚焦医药乱象:虚假广告迷人眼,你中过“神医神药”的陷阱吗?

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正确的科学知识可以让我们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认识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避免盲目跟从广告推销。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来源的选择,尽量选择查证可靠的渠道获取医药健康信息。

此外,不要轻信“神药”、“灵丹妙药”等叫卖,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健康问题。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发现虚假广告或不良产品,应该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为自己与他人的健康与权益保驾护航。

(本文由医家头条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医家头条,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综合资讯

白酒内卷时代,上海贵酒的新想象力在哪?

2023-6-21 15:27:15

综合资讯

创富国际多重福利赠送 与您赏舟庆端午

2023-6-21 16:40:0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