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佛山顺德和平骨科医院手指再造中心为一位外伤致拇指缺损18岁青年成功进行了拇指再造手术。
18岁少年拇指离断怎么办?
那时候,刚高考完的小李骑着摩托车回家,没成想一个意外侧翻,导致右手拇指离断,拍X线片显示:右手第一远节指骨部分缺损及周围软组织缺如。小李刚满18岁,是家中独子,突如其来的打击对一家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缺失拇指,不仅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也让小李精神崩溃。毕竟拇指拇指能外展,对掌,与其余手指相对,准确而有力地完成握、捏等动作。拇指约占手功能的40%。拇指的缺损,将严重影响手的功能。
考虑到小李的情况,经治疗组讨论,团队决定利用3D打印技术结合组织游离移植技术,为他保留脚趾再造断指。
保留脚趾再造断指
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在手指再造团队缜密的手术方案保障下。手术中,医生按照患者右手拇指长度、直径和周长,在患者左脚拇指上设计出皮瓣的大小,再连同血管神经、皮肤、指甲一起取下,形成一个踇甲瓣,移植到左手拇指残端上,与残留的动脉神经吻合。与此同时,再从髂骨取骨,雕琢成指骨的形状,与踇甲瓣巧妙拼接,一个“逼真”的手指便成功再造。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小李右手拇指血运恢复较好,右手再造拇指和原拇指外观类似,手部功能也逐渐恢复。因外伤而残缺的手拇指,现在竟奇迹般地用自己的足趾替换上了,而且外形、功能跟原来的几乎没啥两样!看着自己失而复得的手拇指,小李十分激动。
拇指再造术后康复怎么做?拇指再造术后护理有哪些?
术后的2-4周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轻微的被动活动,拇指的屈伸对掌等等动作,但是切记用力过大,活动量以轻微不引起不适为宜。结合理疗,例如红外线以及超短波等来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以及血液循环,减轻患指的肿胀。压力治疗例如压力手套、缠绕等方法对于缓解患者的肿胀有一定的作用。
术后的1个月后,患者可以进行一些主动活动,这个时候的主动活动以作业治疗为主,目的是让患者尽可能的使用拇指。作业治疗师通过对患者作业活动的设计,尽可能的提高患者拇指对指,外展等能力,并向防止患者虎口的挛缩。
拇指再造手术的诊治才能使缺指患者摆脱以前生活行动上的不便和社会上歧视的压力,让他们重先恢复了生活中的自信,也让他们之后的生活特其他畅通无阻。
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手外科中心简介
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手显微外科中心是医院重点发展学科,专业特色鲜明,重点特色技术:断指再植、手指再造优势明显,可开展3D打印全形手指再造术等手显微外科高难度手术。全年成功完成手指断指在植、手指再造等手术上千例。
手外科中心带头人张敬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广东省和迈骨科疾病研究所所长、2009金凤凰奖(政府人才奖)得主、2021顺德医生楷模、中华显微外科学会委员等。张敬良博士从事手显微外科、创伤骨科工作近30年,成功完成断肢(指)再植手术3000余例,完成各种用于修复与重建肢体的游离组织移植手术近2000例。他曾在中华级刊物发表医学论文26篇,参编专著4部;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四等奖三项,专利三项。曾获多个省、市、区科研立项。多年来,累积数百家媒体采访报道,并得众多患者锦旗感谢。
秉承着”患者至上”的从医信念,张敬良博士在临床上不断创新显微外科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首创一二趾互换联合踇甲瓣再造技术,让患者恢复手指外形、功能和感觉的同时,足趾也可以保留正常外观和功能;率先将3D打印辅助应用到全形手指再造领域,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可1:1还原手指外形。
手外科中心下设三个分区,分治不同手外科疾病,包括手部先天畸形、四肢血管神经损伤等。分区带头人分别为手一区高增阳主任、手二区何明飞主任、手三区吴祥主任,在手显微外科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手外科中心一直秉承着“患者至上”的从医信念,恪守”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医患一家,贴心服务,把健康教育和功能康复锻炼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出院后坚持各种形式回访,深得患者好评。医护团队坚持”技术精湛、服务优质”的原则,紧密跟随国际显微外科最新发展动态,着力开拓创新技术,努力在显微外科技术有新的突破,不断提高肢体伤病的救治水平,为人类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