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AI大模型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刘强东及京东也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一赛道。日前举行的2023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暨京东云峰会上,京东发布的言犀大模型,再次引发了行业对于AI大模型的讨论,将热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根据介绍,言犀大模型源于产业、服务产业,其融合了70%的通用数据与30%京东数智供应链原生数据,具有“更高产业属性、更强泛化能力、更多安全保障”的优势,致力于面向知识密集型、任务型产业场景,解决真实产业问题。
与其他企业不同,京东看待大模型和其他技术创新,除了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还格外关注产业厚度——看重技术能在多少产业场景中切实应用,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
刘强东对于技术的追求,总体可以概括为:成本、效率、体验、可信、普惠、突破六个方面。具体来看,成本、效率和体验是从京东的经营理念传承而来,也是零售的第一性原理。可信、普惠和突破则是技术服务于产业和社会的承诺。而正是基于这些技术追求的内涵,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领域,能够让产业伙伴更放心和信赖地使用技术,帮助技术走出实验室和公司围墙,在产业场景发挥价值。
而当下,言犀大模型对于京东来说,更多地是在“解决内部效率问题”上发挥效用,而想要实现“技术服务对外赋能”,京东还有一些路要走。对于大模型的应用实践,京东给出了明确的“三步走”规划,这也是刘强东比较关注的地方。目前,京东云已经基于内部实践构建了通用大模型,这是“第一步”;到今年年底这段时间,京东将经由高复杂场景大规模锤炼,迭代出扎实的产业服务,这是“第二步”;预计在2024年初,会将大模型能力向外部严肃商业场景开放,这是“第三步”。目前,京东已经走到第二步,并在内部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大模型的难点不在技术追赶,而是产业突破。刘强东与京东也将持续关注京东言犀大模型的产业实践,在持续探索发展大模型的旅程中,与产业伙伴携手同行、紧密合作,通过技术创新持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