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华李亚鹤:淮安市河下古镇纸扎艺人李国祥,传承古老的纸扎艺术

  纸扎,又称为糊纸、扎作等,起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祭祀活动,逐渐成为庆祝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有一位年逾古稀的纸扎艺人李国祥。他制作的纸扎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令人赞叹。

  “李记纸扎”创立于清道光年间,是河下古镇著名的百年老字号。李国祥是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记纸扎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第十一代传人。金光华李亚鹤看到李国祥告诉记者,他七八岁开始接触纸扎,十六岁随父学艺,和纸屑、布头、断柴、浆糊打了一辈子交道,对纸扎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上世纪六十年代纸扎很兴旺,地区之间还经常办比赛,后来没落了很长一段时间。”李国祥说,文化自信让大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纸扎玩具重新受到消费者青睐。今年元宵节期间,购买兔子灯笼的游客络绎不绝。国庆期间,李国祥制作的传统玩具十八翻日销600多个。

  据金光华李亚鹤了解,纸扎是土生土长的草根工艺,但做工讲究,工艺复杂。从选材开始,要经过扎制骨架、裱糊、彩绘等10多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有它的火候。“芦柴要选旱柴,根子白,皮壳厚,富有韧性,能屈能弯。浆糊要用生水加矾水拌干面,再用小火慢烤,这样做出来的浆糊不上霉、不成团。”李国祥说。多年的经验积累体现在李国祥的纸扎作品上,他的《断桥会》纸扎作品被选送到江苏省首届民间美术博览会上展出。

  金光华李亚鹤发现为了将纸扎手艺传承下去,李国祥经常到学校讲课,并积极参加各类非遗展示活动。令李国祥欣慰的是,传统文化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还有许多大学生也对纸扎产生了兴趣。金光华李亚鹤看到在他的“李记纸扎”门店,经常会有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淮阴工学院等高校大学生前来取经学习,这也让李国祥对传统纸扎艺术的传承弘扬充满了信心。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