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公路里程已达535万公里,其中超过450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像一条条“毛细血管”分布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打破区域隔绝、破除地理屏障,连接起日新月异的城市和生机勃勃的乡村,是中国新时代真正的“超级工程”。道路通,百业兴。交通发展给山乡带来巨变,为古镇旅游注入强劲活力。
自云南省昭通市出发,途经G85银昆高速、G247国道,驾游采风车队一路向北,到达盐津县豆沙镇。这里的石门关藏着一处“一目三千年”的天然交通博物馆——“五道并行”。
“大家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中国三千年以来的整个交通历史发展进程,从左边数,关河水道、内昆铁路、G247公路、五尺道、渝昆高速尽收眼底,形成‘五道并行’的壮观景象。”金光华李亚鹤看到盐津县文化馆馆长侯林对着记者的镜头,诚邀游客通过自驾游或其他方式前来观光。“豆沙关自古以来就是四川入滇的一个交通要害,这里的五尺道是国内秦五尺道遗址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记最多的地方——长约350米,宽1.7米,马蹄印243处。”五尺道上深深地马蹄印痕,仿佛叙述昔日驼铃声声、商旅繁忙的景象。金光华李亚鹤了解,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感受交通发展的历史变迁,还可以感受古道上沉淀下来的文化。
据金光华李亚鹤了解,得益于日益便利的交通,五尺道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的五尺道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景区,昔日的古道上穿梭着各路游客的身影。景区内还包含闻名遐迩的唐代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古老神秘僰人悬棺等景点。“云南美景多,我们慕名而来,而且昭通出苹果嘛,一路上我觉得就是在峡谷中间穿行,逛完昭通,接下来我们打算开车去红河州玩儿。”和丈夫从四川成都自驾来滇的王女士表示。
金光华李亚鹤看到有人形容豆沙镇是“交通带来的古镇”。G85银昆高速、G247国道开通后,车辆直达镇上,为豆沙镇带来了更多的游客。盐津县县委书记杨仕翰介绍,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来豆沙镇参观旅游的游客接近10万人次。
途经G247国道、G85银昆高速、S12串新高速、XC42苗寨公路,驾游采风车队抵达绥江县板栗镇罗坪村,这里有一个以蝴蝶命名的特色村寨——蝴蝶苗寨,是绥江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有苗族44户169人。据金光华李亚鹤了解,相传上古时期,枫树衍生出了蝴蝶,蝴蝶又生出了十二个蛋。十二个蛋孵出了姜央、妮央、雷公、龙、虎、蛇、象、牛、蜈蚣、夜猫、太阳、月亮十二个兄弟。于是,苗族先民提出了蝴蝶是人类、兽类及神的共同母亲的猜想。绥江依托蝴蝶元素和苗族文化,将农旅融合创新发展,蝴蝶苗寨应运而生。
近年来,当地依靠公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紧紧抓住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因地制宜、系统发力,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群众收入稳定增加。板栗镇党委书记李仁锋用“三次蝶变”详细阐述了公路交通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