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许轶兰主任在门诊的时候经常念叨,现在脾胃虚弱的人越来越多了,俨然成了一个需要时时防范的大问题,它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晕、犯困、胃胀气等。脾胃是中医学中的关键器官,负责消化吸收和转化营养,为全身提供能量和气血。如果脾胃功能不佳,不仅会影响消化系统,还会波及到整个身体的健康。因此,今天许轶兰主任主要就是说说正确养护和调理脾胃对于维持整体健康的重要性。
云太医许轶兰主任讲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比喻为“后天之本”,因为它们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的转化起着决定性作用。脾胃健康,则气血充足,身体强健;脾胃受损,则气血生成不足,各种疾病随之而来。因此,保护好脾胃,就是保护了身体健康的基础。
脾胃虚弱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经常感到困倦、头晕、身体沉重;大便溏稀、不成型,排便不尽;舌边有齿印、舌苔厚;毛发和面部易出油;眼皮、四肢容易肿;皮肤容易起湿疹;食欲差、易胃胀;身材偏胖、肚子突出等。如果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中的两个以上,就应该警惕脾胃虚弱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理。
许轶兰主任说光明白脾胃虚弱还不够,正确调理是重点,中医调理脾胃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药调理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还介绍了两个非常有名的中药方剂:平胃散和归脾汤,作为经典方剂,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上面。
平胃散主要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方中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作用,能够去除湿邪,恢复脾的功能;厚朴具有行气消满的作用,并能燥湿;陈皮可以理气和胃,帮助苍术和厚朴祛湿;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生姜和大枣则用于调和脾胃。这个方剂适用于湿滞脾胃证,即湿邪困阻脾胃,导致气机不畅的情况。
归脾汤则由黄芪、龙眼肉、人参、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方中黄芪、龙眼肉、人参、白术补脾益气,为君药;当归养血,助龙眼肉安神,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为佐药;炙甘草补气调中,为佐使药。生姜和大枣用于调和脾胃。这个方剂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的症状。
许主任特别强调在使用这些中药方剂时,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适当的加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云太医许轶兰主任告诉大家,吃饭时注意好小细节,让脾胃舒服一些。慢性胃炎的病发点,多与饮食方面有关,因此应进行饮食调养。需从细节入手:少、慢、净、控、淡、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