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俗称“鱼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很多患者对这种眼病不够了解,误将翼状胬肉当做白内障,并坚持认为白内障“熟了”再治疗效果更好,因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给角膜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翼状胬肉是什么,和我们常常听到的白内障有什么差别?作为普通人,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翼状胬肉呢?
什么是翼状胬肉
所谓翼状胬肉,是一种形状酷似昆虫翅膀的膜状物体。它生长于患者的眼球表面,并由球结膜向角膜部分延伸,通俗地说,就是从白眼球蔓延到“黑眼仁”上了。
一般来说,翼状胬肉可以分为静止期和进展期两个阶段。
1.静止期:静止期的翼状胬肉生长速度较慢,有时甚至会停止生长,但不会自行消退。除了发现眼睛表面出现不明物体之外,患者往往不会伴随其他明显不适。
2.进展期:进展期的翼状胬肉除了生长速度较快这一特点,还会同时会出现肥厚、充血等明显变化。进入进展期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视力明显下降、眼红、异物感强、眼球运动障碍、流泪等症状,侵入角膜、遮挡瞳孔后甚至可能引起失明。
所以,发现自己可能得了翼状胬肉,可千万别不当回事啦~还需及早就医、尽快治疗才好!
翼状胬肉VS白内障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翼状胬肉和白内障都会让眼睛外观看上去雾蒙蒙的,又都会影响患者的视力,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区分呢?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外观!
1.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内眼疾病。从外观上看,轻度、中度白内障患者的眼睛,与正常眼睛并无明显不同,白内障成熟后,患者瞳孔发白,外观上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区别。由于老化、混浊都发生在晶状体上,因此白内障是一种存在于眼睛内部的遮挡。
2.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一种眼表疾病。从外观上看,患者的眼睛表面会出现明显的膜状物体,严重时还会发红充血,是一种存在于眼睛外部的遮挡。
掌握了方法,就可以简单判断自己的眼部情况啦!当然,需要记住的是,这类方法只能作为参考,千万不要用它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哦~
如何预防翼状胬肉
1.环境因素:尽可能避免长期处于充满烟尘、风沙的环境中,尽可能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眼睛,必要时佩戴墨镜、帽子等。
2.卫生因素:注意眼部卫生,尽可能减少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接触,减少沙眼、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3.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兰州普瑞眼科医院提醒:出现翼状胬肉不用过于焦虑。早期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特别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对于进行性或接近瞳孔区的翼状胬肉,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择期手术,以防给角膜带来严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