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春分,昼夜平分,云太医教你少做3件事,健康一整年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同时也是昼与夜的平分点。春分一到,阳气渐升,此时养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重点要讲求“平和”。怎么做才能达到平衡呢?

不宜过捂

民间流传一句话叫“春捂秋冻”,“春捂”是必须的,尤其老年体弱之人要结合春季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但如果过于“捂”就不对了。

春季气温上升,“过捂”会导致出汗过多,往往容易受风着凉,出现呼吸道感染,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另外,春季长时间门窗紧闭也是“过捂”的一种表现,适当的通风透气有助于预防感冒,通风时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春季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不宜过懒

春季气候温和,有些人会感到周身困乏而无力,提不起精神来,这是“春困”的表现。

其实“春困”并不是睡眠不足,只是生物钟转换,人体暂时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所致。

当然,有些严重的“春困”是需要用中药调理的。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春季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所以春季不能过于懒惰。

春分养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习惯。但是早起并不意味着要特别早,古代医家认为早起不要早于鸡鸣之时即可,也就是说不要在早上5点之前起床。

早起之后,可以到户外跑步或打太极、八段锦,让人体气血流通起来,情绪舒畅,赏心怡情,才能与“春生”之机相适应。

而对于正常人群来说,晚上11点入睡就属于晚睡的范畴了,因此,大家也不必刻意熬夜。

中午,为缓解春困,可适当午睡一会儿,打个盹,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以内即可。

不宜过食酸和肝

春季饮食应“省酸增甘”。为什么不宜过于食用酸性食物呢?

《黄帝内经》云“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也就是说春季应保持放松、开放的状态,不能压抑。

酸性收敛,不利于肝气的生发,这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状态刚好相反。

如果肝气生发太过也是不行的,中医有一句话叫“春不食肝”,过多食用动物肝脏容易导致肝气亢盛,出现脾气急躁等情况。现代研究证明,动物肝脏里的蛋白质、胆固醇和矿物质等含量相对较高,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所以春季一定要注意不可多吃动物肝脏,特别是有肝胆疾病病史者。云太医给大家推荐一款疏肝解郁,调畅情志的养生汤——玫瑰金橘饮

材料:玫瑰花5朵,佛手5g,鲜金橘1个,蜂蜜或糖少许。

做法:鲜金橘切片,先玫瑰花、佛手加适量清水煮15分钟,后加入金橘片再煮5分钟,去渣饮用,也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糖或蜂蜜。

功效:春天应多参加室外活动,以助阳气生发,如久居室内,则容易使人情志抑郁,情绪起伏不定,出现易发脾气、失眠、烦躁不安、易疲劳等表现。针对这些情况,可适当饮用玫瑰金橘饮,达到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目的。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