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次卧底调查!我们喝了多少茉酸奶?看新茶饮的食安问题

茶饮行业近年来持续处在发展风口,新兴品牌不断涌入市场,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各品牌的负面新闻也始终伴随着这一行业的发展过程,食品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近日茉酸奶被爆使用过期原料,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不少茶饮品牌曾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但大部分在经历致歉、稽查、处理涉事门店等流程,风头过后便没了消息。对于茶饮品牌来说,由于原料、制作过程较为特殊,更需要紧抓食品安全。除了品牌需要注意外,行业内也需要更加严格的标准体系来制约各品牌规范化发展。

 

 

Section 1

茉酸奶被爆使用过期原料,品牌道歉

据新京报报道,2024年2月至5月上旬,记者随机应聘进入北京市多家茉酸奶加盟店,发现店中存在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出水后,仍接着使用;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用工不需要工作人员提供国家强制要求的餐饮人员健康证明等。

 

随后,茉酸奶针对此事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已成立内部专项稽核小组,涉事加盟店已闭店,并永久解除合约。并表示将对全国所有门店的“食材存储、食品效期、水果保存”等问题再度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实现线上周报和月报核查,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后续也会严格按照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落实和跟进。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茉酸奶第一次陷入食品问题风波,今年3月13日,上海市消保委就曾点名茉酸奶,质疑其芒果酸奶奶昔的配料成分。而后,茉酸奶回应称,茉酸奶旗下全线产品不含任何人造反式脂肪酸,不添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所有原料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去年茉酸奶也深陷“冰激凌原浆”风波,宣称健康实际原料使用却并不健康,价格还较高。

 

半年左右时间,该品牌便被爆出三次问题,而这次的原料问题,无疑给该品牌带来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作为正在快速发展的行业,确实还存在规范性标准要求不完善的地方,但茶饮行业作为食品细分领域还需要品牌格外注意食品安全等问题。当前品牌必须在门店管理和供应链体系上调整布局,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如果没有这次卧底调查!我们喝了多少茉酸奶?看新茶饮的食安问题

 

 

Section 2

新茶饮困在食品安全中

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将达3333.8亿元。随着新式茶饮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品类不断创新拓宽,预计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3749.3亿元,新茶饮赛道发展仍然火热。但放眼整个行业食品安全问题堪忧,根据《国内奶茶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显示,自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有关奶茶消费维权的舆情数据至少有3.1万余条,其中,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数据有2.4万余条,占比78.17%。

 

搜索新茶饮行业主流品牌,几乎都出现过问题。比如古茗曾被爆出在饮用的时候喝出了一只壁虎;曾有消费者在益禾堂奶茶喝出3个标签纸;湖北经视在报道中揭露了茶百道店员篡改食材有效期标签,试图“合规”使用过效期食材,门店店员不注重卫生等。多个奶茶品牌均曝出使用过期原料、门店卫生环境堪忧等问题,新茶饮行业总体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之所以行业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一方面在于其原材料的选择上,由于现制酸奶及新茶饮行业使用的主要原料包括酸奶、鲜奶、水果等保质期较短的食材,较容易出现变质等问题。还有就是大部分品牌加盟店较多,品牌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无法看到的后厨或柜台下方隐藏其真实的环境卫生,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各品牌更注重规模扩张、建立品牌,对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完善有所忽略,造成了一些店铺对食品卫生要求不够严格;加上新茶饮行业的制作速度较为关键,店员也很容易只注重产品制作,忽视保洁工作,这都为品牌发展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并且面对快速发展的新茶饮,其标签、成分,并没有明文规定需要标识,全靠商家自律,这就需要企业绷紧食品安全的神经。

 

 

Section 3

行业需要更加规范标准化

新茶饮品牌凭借开店门槛低、拓店成本低、标准化制作得以实现迅速发展。然而随着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品牌众多,监管力度相对薄弱,使品牌们遭遇食品安全管理难题。虽然茶饮品牌的产品都有相应的配方来规定投料配比,但大部分工作需要依靠“人”来完成。

 

而从业人员素质又存在参差,部分缺乏规范培训或执行规范不严谨,就可能导致管理、制作或门店卫生清理不到位,从而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行业需要更加严格的规范标准体系,这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对品牌而言,需要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树立自觉性,既要注重原材料的选择,又要保证店内的卫生环境和操作规范,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规定。

 

此外,对从业人员要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卫生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等,确保从业人员严格执行。益禾堂曾在2022年5月的对外公开信中表示,要打造“营运管理-第三方监督-消费者权益保障”的三级益禾堂品质攻坚保障体系;蜜雪冰城也设置了类似的内部稽查体系等。

 

就监管部门而言,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2018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从而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安全。新茶饮行业同样需要相关标准的制约,相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行业监管政策和标准,加强对相关品牌店铺的抽检等工作,确保产品品质的长期保障。

 

行业思考:近日茉酸奶被爆使用过期原料等诸多问题,品牌火速致歉并表示成立内部稽核小组等。实际上像茉酸奶这样的现制酸奶及新茶饮品牌,关于原料保存、卫生状况、门店监管不力等各种因素,不少品牌都曾深陷“食品安全风波”。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当前行业内规范化标准的缺乏,当前新茶饮赛道发展迅速且发展潜力较大,无论是行业内还是品牌自身都应该注意食品安全问题,为品牌及行业长远发展考虑。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综合资讯

如果没有这次卧底调查!我们喝了多少茉酸奶?看新茶饮的食安问题

2024-5-29 12:18:46

综合资讯

邮雅文创:定制开发文创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

2024-5-29 12:19:0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