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太医互联网医院邵静工作室整理编辑,分享名老中医诊治经验,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辨证治疗。
邵静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主要负责人,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防治老年心血管疾病。
胸痹是以胸闷、胸痛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症,轻者可仅感胸闷、气短、心慌,重者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不得平卧,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危重症之一,而胸痹心痛病便特指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
邵静教授讲述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
云太医邵静教授认为:脉道痹阻、心失所养是胸痹心痛病的病机关键。基本病机分虚实两个方面,虚以气虚居多,实以气滞、痰浊、血瘀为主。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胸痹心痛病病机无论气虚、气滞、血瘀还是痰浊,均属气血津液运行失常,邵老师提出辨治
胸痹心痛病须基于气血津液理论。气、血、津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既可以单独为病,亦可相互转化,兼夹为病,导致胸痹。心血瘀阻型、气滞心胸型、痰浊痹阻型胸痹之间都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出现转变。如气虚日久,形成血瘀,临床辨为气虚血瘀型胸痹,症状为劳累后易发作胸痛,伴气短心慌,声低懒言,舌淡暗,脉细涩等。气滞、痰阻是形成血瘀的主要原因,同时瘀血、痰浊有形之邪也是导致气滞的主要原因,病程迁延日久,兼夹转化。
辨明病因病机,灵活施治
邵静教授在诊治时,会充分考虑该病病机的复杂性,依据标本缓急、兼夹转化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治。
邵静教授认为:辨治胸痹心痛病须从气血津液理论入手,而气血津液病机比较复杂。首先,牵涉脏腑多,如气虚涉及肺、脾、肾、心等脏,气滞涉及肝、肺、脾,而痰浊为津液代谢失常产物,由肺、脾、肾、三焦共主。
其次,单纯气虚型、血瘀型、痰阻型胸痹临床较为少见,多相互兼夹,如痰瘀内阻型、气滞血瘀型等;且在疾病进展或治疗过程中容易转化,如痰浊痹阻型可转化为痰瘀气滞型。
再者,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长,临床就诊时多为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灵活掌握辨证论治,按虚实、主次、缓急,做到标本兼治,同时,注意补养扶正,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