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肝胆脾胃专家崔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一区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河南省慢性病评审特约专家,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学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师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发枝教授,擅长治疗胆囊息肉、胆结石、胃溃疡、各种类型的胃炎等肝胆脾胃的疑难杂症。
胃溃疡是在中医学中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外邪伤中、肝气犯胃、情志过级或者药邪损伤等因素均能诱发胃溃疡。
云太医崔维教授认为,胃溃疡的病位虽然在胃,但是与肝脾密切相关。其病机及病理演变,可以由气到血、由实转虚,也可以寒热互化,最后导致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复杂病候。
胃溃疡的基本病理机制为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或胃失所养、不荣则痛。但是痰和瘀作为病理产物,也参与着脾胃病的发生。
若气滞日久,血行瘀滞,或久痛入络,胃络瘀阻,或胃出血后,离经之血未除,以致瘀血内停,胃络阻滞不通,均可引起瘀血胃痛。《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早已有关于这种病机的论述:“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若脾阳不足,失于健运,湿邪内生,聚湿成痰成饮,蓄留胃脘,又可致痰饮胃痛。
病案一则
董女士,自述胃脘痛反复2年,加重2个月。胃痛阵作,伴反酸,时下半夜胃痛反酸而醒,纳少,口中酸水,大便干燥,4-5天1次,睡眠质量差。舌暗红胖大,苔薄黄腻,脉弦细。
崔维教授诊断为脾胃湿热中阻导致的胃脘痛。因此治疗为以健脾和胃清热,理气化瘀止痛为主。选取六君子汤合自拟四合汤加减进行治疗。
方剂:党参2、茯苓、生白术、姜半夏、陈皮、厚朴、枳实、木香、香附、乌药、元胡、川楝子、炒白芍、生炒蒲黄、五灵脂、海螵蛸、儿茶、炙甘草。
二诊:药后胃痛减轻,夜间未发作,反酸口干好转,大便成形不干,3-4天1次,已通畅。舌暗红淡紫,苔薄黄,脉细。上加瓜蒌,清热涤痰、润燥滑肠,缓解便秘症状。
治后崔维教授表示,该患嗜食辛辣,湿热中阻,损伤脾胃,故以六君子汤健脾化湿。用生白术取其健脾而不燥,滋脾阴润大肠。自拟四合汤乃芍药甘草汤、青囊丸、金铃子散、失笑散合方,理气活血,缓急止痛。
厚朴为沉降之品以降浊。海螵蛸、儿茶清热和胃。虽患者有夜眠欠安,此“胃不和则卧不安”,治胃以安眠,而不用镇静安神之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党参、白术等健脾药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代谢,促进胃肠运动,减轻黏膜炎症,加速黏膜的修复,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海螵蛸含弱碱性磷酸钙,能中和过多的胃酸,所含胶质有保护溃有疡面的作用。活血化瘀药一方面能改善胃部血供,促进胃黏膜固有膜再生,防止幽门螺杆菌再感染;另一方面能使病变组织气行血活,恢复正常微循环,营养状况改善,溃疡面自愈。
云太医崔维教授在治疗胃溃疡导致的胃脘痛时,从扶正和祛邪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更好地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使胃恢复健康。同时,祛邪是为了增强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