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肝胆脾胃专家杨小平教授,现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病区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肝胆病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及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小平教授从事临床与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治疗经验丰富,是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于翟明义教授。深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使云太医杨小平教授,对于肝胆脾胃疾病的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遗方用药独具匠心,擅长使用经方、验方治疗疑难病症,并且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胆结石是中年人容易患的疾病,云太医杨小平教授认为,胆结石的发生和个人体质有一定关系,如肥胖。另外,食物过于油腻、饮食不正常也是引发胆石症的危险因子。现代人的工作紧张忙碌,三餐不正常,加上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过多,这样会使胆结石 的患病概率有所增加,因此,要想预胆结石,最重要的是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并且控制体重,杜绝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根据胆结石的发病特特点我们知道,胆结石的形成和年龄、性别、职业、肥胖、生活习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预防胆结石要从多方面入手,全面科学的预防。
胆结石被称为“富贵病”,就是说它与营养过剩有关,要预防胆结石,就要注意营养适度,特别要注意不食用过多的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所谓适度的营养,就是要对我们饮食的质和量多加以一定的限制,要求食物的质量全面地提供各种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而食物的量则是以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为度。
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根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此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对防止营养过度也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云太医杨小平教授提醒,有规律的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最好的办法。因为未进食的时候,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容易形成胆泥。
最后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食物应以清淡为宜,少吃油腻和炸、烤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要改变长期坐的生活方式,多走动和运动;保持心理健康,长期家庭不睦、心情不畅的人,可能会引发或者加重此病,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舒畅。
除了上面说的饮食控制以外,还要配合运动疗法,这样可以加强内脏的血液循环,对消化器官也有按摩作用,可以刺激胆汁排泄,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缓解病情。
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一年四季中,春、秋、冬三季运动量相对较大,胆结石患者的排石率相对较高,夏季运动量小,排石几率也相对较低,这说明身体进行适当的活动,可以促使结石的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