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的育龄期女性,但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也逐渐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其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腹部肿块、白带增多、腹痛、腰酸等。
当检查出子宫肌瘤时,很多患者可能会心生恐慌,甚至急于寻求手术。然而,我们要明白,手术虽能一时去除肌瘤,但如果未能真正改善身体内部的体质环境,肌瘤仍有可能再度滋生。这就好比潮湿环境容易长木耳一样,临床上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案例不在少数。
因此,面对子宫肌瘤,首先需冷静下来,不必过于恐慌。治疗此病,不能仅求表面之平,而应找准发病的源头,标本兼治。
付淑秀主任则认为:在中医看来,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主要由于身体正气的不足,当风寒湿热之邪入侵,或精神情志因素,或饮食失于合理,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出现气血的瘀滞,痰湿的郁结,湿热的瘀阻,肾虚血瘀等等,停聚在子宫,日久而逐渐形成结块。
只有抓住根本的病因,才能从本质上杜绝肌瘤产生的因素。所以中医治疗子宫肌瘤讲究辩证论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回顾一则医案:
李女士,39岁,一年前在当地体检发现子宫肌瘤3cm,未用药治疗,再次复查发现肌瘤已经5.1cm,因不想手术,找到付主任寻求中医治疗。
主要症状:经量大,有血块,色暗,8-9天干净,左侧腹部压痛,多梦,容易发脾气,便溏,胃疼。舌体胖大,有齿痕,舌下迂曲,苔薄。
中医诊断:癥瘕-气虚血瘀
治法:补气活血,化瘀消癥
处方:黄芪、党参、麸炒白术、桂枝、吴茱萸、炙甘草、桔梗、紫苏梗、炮姜、荆芥、续断、桑寄生、炒白芍、白芷、细辛、姜半夏、炒谷芽、六神曲
每日一付,水冲早晚分两次服
并嘱咐:适度运动,比如散步、慢走,忌黄豆类豆制品,注意调畅情志。
二诊:服上方十五剂,失眠多梦情况好转,腹痛减轻,脾气有所和缓,大便好转,继以前方调服十五剂。
三诊:两诊服药三十剂,服药期间月经来潮,7天净,第2天量大,血块减少,大便正常。
于是根据患者情况调方:
北柴胡、香附、郁金、牡丹皮、熟地黄、麸炒山药、山英肉、茯苓、枸杞子、菊花、党参、木瓜、通草、炒白芍、桑寄生、炙甘草
四诊:患者自述月经经量情况恢复正常,无血块,失眠、腹痛等不适症状消失;以上述方法周期调治3个月,诸症悉平,复查发现肌瘤已经完全消失。
很多查出肌瘤的朋友因为害怕,大多都选择了手术,但往往术后半年或一年,肌瘤就复发了。
此医案也充分证明了中医的有效性,付淑秀主任针对患者的特征,在开方时,进行了活学活用,药方搭配,兼顾了身体的各项体征,根据患者情况不断更改药方,协助患者消除症状,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让身体也恢复了健康。
中医调理,可能周期会较长,但能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从根本上改善体质,消除肌瘤再次生长的病机。
付主任说,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这种“癓瘕”“积聚”类的疾病,由于它往往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忽视。有很多患者因此等到发现病情时,就比较大了,错过了中药调理期,只能选择手术一刀切。
为了能够早期发现子宫肌瘤,还是建议大家首先第一点,坚持每年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对身体一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任。
为方便外地患者看诊,付淑秀主任入驻“云太医”互联网平台。每周开展远程视频诊疗服务,让患者在家中即可享受专家“一对一”的医疗服务。解决了外地病患、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及复诊患者的就医难题,大大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