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癌症中心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我国胃癌情况的新研究,统计了与胃癌高度相关的六大危险因素,发现胃癌诱因排序有了新变化!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第六名:喝酒
酒精对胃肠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极易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反应。长期或过量饮酒会导致胃黏膜受损,甚至引发出血,增加胃癌风险。因此对于酒,建议能不喝就不喝,能早戒就早戒,及时规避风险。
第五名: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中的亚硝胺类物质和亚硝酸盐可能会致癌,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癌的风险。《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明确指出,与较少摄入腌制食品的人群相比,经常食用腌制食品的人面临更高的胃癌风险,风险值甚至高达2.21倍。
第四名: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体内持续存在的高血糖状态可能损伤胃黏膜,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增加胃癌发生的概率;此外,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导致外界的致病菌更容易侵犯身体,从而诱发胃癌。
第三名:肥胖
目前,肥胖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能够诱发炎症和致癌的状态。研究表明,腹型肥胖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与腰围较小的人相比,腰围较大的人胃癌风险升高了38%。
第二名:吸烟
提到吸烟,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肺癌,但没想到,吸烟居然是引发胃癌的第二大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胃黏膜,引发异常细胞增殖,增加胃癌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风险增61%,曾吸烟者增43%。
第一名: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胃癌的主要诱因,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持续升高!预计到2050年,将有超过半数的胃癌病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胃黏膜细胞容易发生变异和异常增殖,长此以往会逐步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胃癌的高危人群
我国年龄40岁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均为胃癌高风险人群:
“
1、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
2、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部疾病;
3、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4、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等)。
呼和浩特东大肛肠医院温馨提示
胃癌早期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相混淆,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因此如果出现胃疼毫无规律、反复烧心反酸、体重快速下降、心窝出现肿块、有黑色不明原因大便等症状,可能是胃癌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建议及时做个胃镜检查。
胃部出现不适症状,有患者觉得做插管胃镜检查很痛苦。为什么不选择磁控胶囊胃镜检查呢?
受检者只要用水吞服,一颗胶囊机器人10—15分钟即可完成胃部检查,更为重要的是检查全程无痛、无交叉感染受检者体验非常舒适,朋友们,难道它不香吗?
可能部分朋友对于磁控胶囊胃镜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认真详细地介绍一下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
一、无痛无麻醉,10-15分钟完成检查
这颗神奇的胶囊机器人,采用等水密度原理设计而成,重量仅为2.7g。受检者只需喝一口水,吞服胶囊机器人后,医生将通过远程磁控系统为患者进行系统化的胃镜检查。
10—15分钟即可完成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等解剖部位观察,让胃部检查更高效。更为重要的是,检查全程不痛、没创、无麻醉,避免了传统插管胃镜带来的生理痛苦。
二、高清图像,精确诊断
胶囊机器人的专利三镜片镜头,可深入观察0.04毫米微小单位,每秒可拍高达4张高清医学照片。
医生通过智能阅片系统,可自动对海量图像识别过滤,智能筛选,能有效提升医生检查及阅片效率。
任何细微的胃部病变,如胃溃疡、胃出血、息肉等都无所遁形,尽在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的掌握之中。
三、支持双体位检查,无交叉感染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采用自主磁控技术,可同时支持站卧双体位检查,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均可完整观察胃部情况。
另外,胶囊机器人内置天线,受检者无需穿戴马甲即可进行检查,可避免传统插管胃镜所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磁控胶囊式内窥镜系统使得胃部检查更加安全卫生。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