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行业巨头康师傅最近花样百出。
前不久,康师傅推出“精心”打造的新品剁椒 “鱼片” 汤面,还因“Q 版鱼片” 造型被网友“群嘲”至微博热搜,阅读量超1301万。

截图自微博
紧接着,借着这波流量,康师傅又把主意打到“老款”上,准备复活以往经典产品,推出了 “白月光回归计划”。通过产品回归投票的方式,邀请消费者参与品牌决策。与之相关的话题 #白月光的杀伤力# 在微博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浏览量超过 6401 万。

截图自微博
而这种种举措,或许是康师傅在当前方便面消费市场疲软的形势下的“主动出击”,“流量话题”+“感情怀旧”,以期拉动失速的业绩。
“鱼片汤面”玩梗营销or虚假宣传?
一个多月前,康师傅方便面推出了全新新品“剁椒鱼片汤面”,并展开了疯狂的营销攻势。
据康师傅发布的新品宣传视频,一碗方便面上铺了数量可观的“剁椒鱼片”,其宣传语“就是鲜爽啦”“鱼头与炒制的剁椒共同炖煮”等表述,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下单购买。

截图自康师傅美食纪
然而,当第一批尝鲜者打开康师傅剁椒鱼片汤面时,他们发现,官方宣传图片里看上去鲜嫩的鱼片,真实泡了才知道,原来是蛋白粒,真正的“鱼片”只是几条小巧可爱的Q版鱼片,看到这一幕,网友们也是瞬间小脑被干萎缩了,不少网友晒图表示:“你以为的鱼片,和实际的鱼片“。

截图自社交媒体平台
这一设计瞬间点燃了社交媒体,网友们纷纷玩起了各种梗:“内鱼完了”、“康师傅已被00后占领”,甚至有人调侃说“制作师傅笑了好久才舍得放进去”。
然而,与此同时,也有网友站出来指责康师傅图文不符,认为这是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据《消费者报道》,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声威称,康师傅关于“剁椒鱼片汤面”产品的海报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广告内容,“当然最终还是需要有关部门去认定。因为这张图有三个部分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康师傅新品的特点,其一,是图片中有‘鱼片和剁椒’;其二,该新品的名称明确为‘剁椒鱼片汤面’,提及了鱼片和剁椒;其三,在图片中还有绿色背景的注解字体‘鱼片和剁椒共同炖煮’,再次明确了鱼片和剁椒成分。在广告法的角度来说,已经达到了足以构成让消费者误导的程度。
但是不论如何,网络上一边是被逗乐的消费者,另一边则是严肃批评的专家。这场争论下,不仅让康师傅成为了话题焦点,更是让这款“新品”成功让消费者“印象深刻”,不少网友表示“这波流量之前不想买,现在就想买回来看看有多可笑”。

截图自小红书康师傅味道馆
快消前瞻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这款“剁椒鱼片汤面”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已经有了不菲的销量,这波流量,康师傅算是“吃上了”。

截图自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
方便面“卖不动了”
根据康师傅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期内公司营业收入412.01亿元,同比增长0.7%;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8.85亿元,同比增长15.1%。
公司业绩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显示出持续的发展势头。不过,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饮料业务的强劲表现。
相比之下,方便面业务的增长显得较为疲软,今年上半年收入为138.14亿元,受市场承压与产品结构调整关系,方便面业务的营收占比也较去年同期下滑1%至33.5%。而饮品业务的收入达到270.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占集团总收益的65.7%。

截图自康师2024年中报
从产品线来看,康师傅的方便面产品分为容器面、高价袋面、中价袋面、干脆面及其他。而2024年上半年,除了容器面的销售收入在增长外,康师傅其余品类的销售收入均处于下降态势。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康师傅容器面的销售收入68.57亿元,同比增长6.3%;高价袋面的销售收入54.85亿元,同比下降5.5%;中价袋面的销售收入12.71亿元,同比下降13.8%;干脆面及其他产品的销售收入2.01亿元,同比下降9.2%。
事实上,方便面业务的收入已经在多个年份一度拖累康师傅的营收增长。根据康师傅历年财报数据,方便面业务在康师傅的营业收入占比整体是呈下滑趋势的。

截图自长江证券研究所研报
2021年至2023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收入分别为284.48亿元、296.34亿元和287.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0%、4.17%和-2.84%。
在方便面业务收入下滑之下,康师傅则靠着提高客单价来保持着该业务的盈利能力。
据统计,近三年来,康师傅已经三次对方便面产品进行调价。最近一次是在今年5月,康师傅将袋装面的建议零售价由2.8元提升至3元,经典桶的价格则由4.5元提升至5元。

截图自东北证券研报
尽管康师傅方便面通过涨价叠加原材料及产品组合优化,让该业务的毛利率提升了1.3个百分点至27.1%,但后果就是公司少卖了1.36亿元。
事实上,从整个行业背景来看,方便面市场的业绩正遭遇滑铁卢,整个方便面市场都处于下行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109家规模以上方便面生产企业,累计完成产量438.91万吨,同比下降7.48%;累计实现营收787.18亿元,同比下降1.35%。
《方便面市场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报告显示:外卖市场规模每增长 1%,方便面消费量就减少 0.0533%;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每增加 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减少 0.3191%;高速铁路客运量每增减 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随之增减 0.3977%;活跃劳工数每增减 1%,方便面消费量平均也相应增减 0.3978%。
康师傅打“怀旧牌”复活经典款
业绩下滑的压力所迫下,为了走出困局,康师傅试图以重启经典产品这一动作来挽救下滑趋势。
11 月 14 日,康师傅启动 “白月光回归计划”,列出 222 余款经典产品供消费者投票助力产品重回市场。
一时间,多种熟悉的口味伴随着#白月光回归计划#迅速登上热搜,激活了无数消费者的“味蕾记忆”。不少网友开始追忆这些经典口味方便面带来的美好时光,有粉丝热情留言:“没人记得十多年前康师傅的油辣子传奇了吗”“排骨面让人无法不想念啊”。

截图自微博
事实上,不论是推出新品还是复活旧款,当“激情”和“热度”褪去,产品想要“长红”,康师傅真正要靠的还是质量和口碑。
快消前瞻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近30天以来就有多宗关于康师傅方便面质量的投诉,其中多名消费者指出,在康师傅方便面产品中吃出虫子、头发甚至是蟑螂、烟头等异物,出现产品包装漏油等情况。

截图自黑猫投诉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方便面领域,康师傅占据 45%,成为第一,但是头部品牌的厮杀不可谓不激烈。
马上赢数据表明,今年第三季度,方便面赛道的头部品牌占据了该品类绝大部分市场份额,CR5 集团市场份额总和高达 87.07%,品牌集中度较高。
然而,康师傅和统一这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同比略有下降,白象、今麦郎和三养等份额相对较少的品牌同比呈上涨趋势。

截图自马上赢数据站
作为竞争对手的统一也和康师傅一样打起怀旧牌,在官方旗舰店重新上线统一炸酱面,零售价 2.6 元,在商超、便利店等传统渠道以及淘宝、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均有销售,其中京东平台该产品评论超 50 万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象在去年推出白象香菜面后成功出圈,似乎已深谙泡面市场营销之道,解锁了吸引流量的关键策略。今年,白象继续发力,不断推出既“诱人”又略带“争议”的泡面新品,引起了网络上的广泛关注。诸如折耳根面、苦瓜汤面、番茄鸡蛋荆芥风味粉面菜蛋、臭豆腐脏脏面、螺蛳臭臭面以及臭豆腐螺蛳臭香面等,这些在视觉与味觉上大胆突破传统界限的“异味”创新,让白象赚取了众多目光与话题。
而今麦郎也在性价比消费趋势下成为“黑马”,今麦郎的1桶半因“坚持不涨价、超高性价比”在今年又再次“出圈”了。比起今年上半年方便面市场上康师傅、统一等企业的集体涨价,今麦郎1桶半逆流而上,凭一己之力守住了“国民口粮”的底价,也随之迎来了消费者给予的“泼天富贵”。根据行业讯息,今年上半年,今麦郎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1桶半”在7月份同比增长了24%。
因此,在竞争白热化的方便面市场中,康师傅只有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坚守质量底线,多维度创新,才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