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996已成常态,32岁的程序员小李连续一周加班,某天晚上10点突然栽倒在键盘前,浑身抽搐吐白沫。
医生诊断为过度疲劳引发的癫痫发作。公司以”自愿加班”为由拒绝申报工伤,这究竟合不合理?
根据现行《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需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三要素。2020年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李某连续加班5天后突发脑溢血的案例中,法院最终认定其符合”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情形,获赔工伤保险待遇。
但癫痫这类神经系统疾病的认定存在特殊性,既要证明发病与工作的直接关联性,还需排除既往病史的影响。
熬夜本身不直接等同于工伤,关键在于医学证明。如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中明确标注”过度疲劳诱发”、”职业压力导致”等表述,将直接影响认定结果。
数据显示,约35%的成人癫痫发作与睡眠剥夺密切相关。高强度脑力劳动会使大脑皮层异常放电风险增加47%,特别是从事IT、金融等高压行业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平时身体健康者,连续熬夜超过3天就可能突破神经系统耐受阈值。但医学上要建立确切因果关系,仍需结合基因检测、脑电图监测等专业诊断。
预防提醒:
• 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要警惕癫痫风险
• 建议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 出现肢体麻木、视物模糊等前兆症状立即休息
写在最后: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过度劳累导致的癫痫发病率较5年前上升37%。维护权益重要,但健康才是根本。下次加班时,不妨提醒自己:工作再急,也要对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