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市值缩水600亿,石头科技赴港上市传闻引关注?

近日,有海外媒体报道称,石头科技正准备赴往港股上市。

 

虽然消息尚未得到进一步验证,但却已经引发了不少投资者们的关注。

 

毕竟,石头科技在A股科创板上市才刚满五年,如今又要“闪冲”港股,速度不可谓不快。

 

遥想当年,在A股上市时,石头科技被称为“疯狂的石头”,2021年时,股价甚至一度突破过1000元,成为A股继茅台后的第二只千元股,市值也到了千亿规模。

 

可惜的是,如今茅台依然稳坐千元位,但“疯狂的石头”已不再疯狂,股价今年甚至跌出过200元以下,总市值现在也在400亿左右徘徊,最大缩水了近600亿。

 

那么,为何石头科技不再“疯狂”,如今又遇到了怎样的难题?

 

行业越来越卷,石头科技成本高企

 

石头科技的最新业绩或许能给出答案。

 

据天眼查APP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石头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4.28亿元,同比增长了86.22%,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为2.67亿元,同比下降32.92%。

 

 

妥妥的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

 

主要原因是石头科技成本高企,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31.20亿元,同比增长了118.65%。

 

其中,石头科技销售费用为9.515亿元,同比增加了169.25%;研发费用为2.66亿,同比增加了36.90%。

 

不难看出,倍数级增长的销售费用,直接拖垮了整个一季度的利润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石头科技的现金流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压力。

 

一季度数据显示,石头科技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42亿元,同比下滑了118.9%。

 

不过,成本高企、销售费用大增,也并不是这一时才有的。

 

2024年,石头科技就已经出现过增收不增利的局面。那时,销售费用就同比增长了73.23%,如今只是对过往的延续。

 

那么,为何这两年石头科技要连续追增这么多的销售费用?

 

其实是行业太卷了,石头科技没有太多选择。

 

2024年,全球扫地机器人行业品牌集中度为93.6%,主要被石头科技、科沃斯、云鲸和追觅四大品牌占据,四者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1.6%、25.4%、16.3%及12.2%。

 

四大品牌争为抢夺市场份额,你追我赶。除此外,老牌家电巨头美的、海尔们也看到了其中的市场利益,想从中分一杯羹。

 

在此背景下,营销做的好不好、产品差异化程度大不大就成为了获取市场份额、提高销量的关键,不止是石头科技,强营销俨然成为了行业趋势。

 

像科沃斯,第一季度的销售费用增加了30.43%。

 

激烈的竞争带来的结果是产品差异化也越来越小,导致整个行业越来越“卷”,价格战也开始打响。

 

比如,2024年下半年,石头科技出招,通过“老品降价、减配促销”策略来抢占市场。

 

在此状况下,任何一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都不能掉以轻心,加大营销费用来争夺用户心智,高投入研究费用提高产品差异化,成为了石头科技们的必答题。

 

对于石头科技而言,目前带来的结果就是出货量虽然不断提高,但盈利能力在下降。

 

石头科技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同比下降9.5%;净利率同比下降了13.9%。

 

老实说,多花钱营销本身没问题,重点是要花的值。

 

再来看组数据,同样是重营销背景下,科沃斯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8.58亿元,同比增长11.06%,实现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59.43%。

 

要知道,科沃斯第一季度的销售费用为11.71亿元,比石头科技的9.51亿元,还要高出两亿多,但科沃斯却能够实现业绩双增长,与其对比下,显得石头科技销售费用花得并不太值。

 

此外,石头科技在北美市场的花费也让人担心。

 

石头科技的主要营收来源在于海外,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到了53.48%,其中北美市场属于重要营收来源,仅2024年第四季度,石头科技在美国亚马逊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38%,截止去年末,其在北美市占率达到了57%。

 

与此同时,高市占率的背面就是高投入。

 

目前,石头科技仅在线下渠道,已经在美国市场入驻1400余家Target门店,以及695家BestBuy门店。

 

但如今川普上台后,就开始大搞关税战,朝令夕改,至今仍无法看出明确的关税指向。

 

北美市场如今也成为了最大不确定性。

 

许多投资者对此也感到担心,石头科技在北美长期的投入会不会迎来“打水漂”?

 

当然,面对行业越来越卷,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的困境,为了助力公司多元化发展,石头科技近年也积极在洗衣机、洗地机等家电市场布局。

 

但说实话,前景并不算明朗。

 

如今家电行业已经卷成什么样了,海尔,美的们在国内都找不到增量市场,都在发力出海找增量。

 

这些老品牌,已经深耕几十年了,与其对比,石头科技品牌底蕴实在太薄弱了。

 

老股东小米已经布局家电多少年了,靠着小米生态,大量米粉支撑,也仅仅只是在市场上切下一块蛋糕。

 

石头科技的竞争力会比小米强吗?

 

恐怕未必。

 

而且积极布局洗衣机等市场,又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来支撑。

 

也难怪,现在有消息传出石头科技要去港股上市,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滑,同时开辟着其他战场,典型的造血能力不足,又要各种输血,那能不想办法多渠道融资吗?

昌敬忙着造车,雷布斯也等不下去了

 

石头科技如今面临的局面,可以说并不乐观。

 

那么按理说创始人是不是更应该与公司站在统一战线,与公司共进退?

 

但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有所不同。

 

昌敬曾经说过,自己对石头科技关注主要关注生死问题。“如果这个事情判断错了,公司就会死亡,或者很容易往下走,这个事情我就要格外关注”。

 

所以现在相比于石头科技,昌敬本人更关心极石汽车。

 

在社交媒体上,曾大谈极石汽车。

 

可结果有点儿尴尬,一方面如今石头科技盈利能力下滑,股价下跌,不少投资者们都被套牢,另一方面,极石汽车至今却也未能取得盈利。

 

好像两头都没能顾得过来。目前来看,收益不错的好像就只有昌敬。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期间,昌敬进行了两次减持,累计套现约8.88亿元,因为此事,部分投资者对其颇有异议。

 

昌敬在社交媒体上回应,“要有耐心”。

 

可是,这事儿就连股东雷军都等不了了。

 

今年4月,石头2024年报发布,顺为资本已经不在前十大股东之列了。

 

其实站在昌敬的角度,也不难理解为何冷落石头科技。

 

大儿子石头科技已经成年,有一定自主能力,小儿子极石汽车还在襁褓之中。

 

自己精力有限,肯定会选择更多地照顾小儿子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石头科技未来恐怕依然更多地是靠自己。

 

老实说,昌敬的动作并未有问题,但是从投资者角度看,这就太伤投资者的心了。

 

投资者真金白银地支持企业发展,创始人却带头不务“主业”,这搁谁谁不想发两句牢骚?

 

如今创始人不疼,投资者不爱,面对这种状况,石头科技如何自救?

 

石头科技今年推出的新品扫地机器人配备了机械臂,这一创新设计与机器人赛道相关。

 

前不久,石头科技在人才招聘上,也在招机器人相关人才。

 

 

老实说,石头科技如果做机器人,应该比做家电强。

 

一来在资本市场上好讲故事,而且扫地机器人也是机器人,跨界较小,还有想象力

 

二来也是为了防止自身业务被颠覆。如今机器人赛道这么火,宇树科技发展这么快,如果未来家庭机器人被普及,扫地机器人的根基可能将被颠覆。

 

比如vivo就看到了家庭机器人这个赛道,在最近2025年会上宣布成立“vivo机器人实验室”,并计划三至五年推出一款面向家庭的机器人产品。

 

此外,家庭机器人面向的也是同样的客户,同样的场景。只是产品形态变了,而且能帮助石头科技突破扫地机器人低频非刚需的困局。

 

一次采访,昌敬曾表示:“扫地机器人属于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类,小众品类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拓展新品类,很难建立在过去的品牌积累上,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大众的品类,能够让公司够跨越到下一个阶段。”

 

说白了,扫地机器人还是定位家电,品类不刚需。

 

好的生意,要么高单价低频,要么低单价高频。

 

整体看,刚需>非刚需。

 

家电生意为什么好,刚需+高单价。扫地机器人为什么不好,非刚需+高单价。

 

因此,石头科技要么把价格打下来,降低利润率,扩大市场,把扫地机器人卖到跟智能音箱一个价格;要么,换个品类。

 

转型做家庭机器人,虽然还是一个低频非刚需,但好处在于单价能拉升起来。

 

像如今机器人产品,单价便宜的也在十万左右,高的上百万,有着与汽车相当体量的市场,很有想象力。

 

唯一的问题在于,石头科技能不能从技术上杀出来?能不能在研发上稳定投入个十年、二十年?

 

总不能再让昌敬喊话投资者“要有耐心”吧?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石头科技换不换道都很尴尬,未来打造第二曲线也相当不易。更不用说昌敬又把精力放到了造车上,这就让石头科技的未来有点看不清方向。

 

不过即便如此,石头科技依然是个好公司,过去凭借其卓越的营收增长及强劲海外市场拓展,成为数一数二的行业龙头。只是现在如今,在关税及未来预期不足的情况下,被市场“错杀”,被低估,确实是有点可惜了。

– END –

免责声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联系二姐 | 加微信:emilypin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327508737@qq.com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