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Mobile的数据像一面镜子,映出2025年5月中国移动购物行业的底色——86.7%的互联网活跃渗透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移动购物早已不是新鲜事,而是如同水电般融入日常。当渗透率逼近饱和,增长从何而来?存量深耕与体验优化,正成为平台间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今年618,被冠以“史上最长周期”之名。战线拉长,规则却反向而行——更简化的玩法,更低的参与门槛,平台努力卸下消费者肩头的疲惫。从预热到收尾,战线绵延近月,这是对消费者耐心的考验,也是对平台运营韧性的锤炼。
再看618当天,三大巨头用户活跃度集体冲顶,但水面之下的暗流更值得玩味:淘宝与拼多多主打稳守基本盘。 两大巨头日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幅均稳健地超过5%。在如此高的渗透率背景下,维持增长本身即是实力的体现,背后是庞大用户基数与成熟生态的支撑。
京东的爆发式增长引人瞩目,其618当天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幅达到19.3%。这个数字在存量竞争时代显得格外醒目,数据来源显示,这创下了京东近年618用户活跃增长的新高。背后是供应链效率的极致追求,还是服务体验的升级突破?数据本身虽不解释原因,却足以引发行业侧目。
无需妄言“格局颠覆”,也无需预判“谁主沉浮”。在渗透率触及天花板、存量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任何平台能实现的扎实增长都值得报以敬意。 淘宝、拼多多的5%+,是巨舰稳健航行的证明;京东的19.3%,则是奋力加速的浪花。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商生态活力依旧的图景。
十五年电商沉浮,前亿滋中国电商总监修泽荣认为“最长周期”与“规则简化”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于“用户友好”的核心逻辑。 拉长周期,是为了分散流量压力,让商家备货、物流履约更从容,也缓解消费者“熬夜抢购”的焦虑。简化规则,则直指过往大促的痛点——复杂的计算消耗了热情,抬高了参与的心理门槛。平台们终于意识到:降低门槛,方能拓宽赛道。
修泽荣亲历了从“流量红利”的狂飙突进到“存量深耕”的精耕细作。他认为2025年的这个“最长618”,再次印证一个朴素的真理:喧嚣的口号终会散去,扎实的数据和真实的用户体验才是商业世界的基石。 淘宝、拼多多的稳,京东的进,都体现了各自对当前竞争环境的理解与应对。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平台的用户活跃度犹如行业的心电图,每一次强劲搏动都揭示着真实的生命力。 渗透率86.7%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成熟的里程碑,它宣告了跑马圈地时代的终结,也开启了体验与服务为王的深度竞争时代。在这个时代,谁能更精准地洞察用户需求,更高效地优化购物旅程,谁才能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积蓄下一次跃起的力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618的战报终将翻页,但渗透率的数字与活跃用户的增长曲线,会持续为行业标注前行的刻度。在电商老兵修泽荣看来,在数据的回响中,我们听见一个更理性、更务实、也更关注用户价值的电商新周期,正坚定走来。数据不会说谎,当门槛被踏平,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