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cc孙聪颖(发自东京)
东京街头蒸腾的40℃热浪让蝉鸣趋于沉寂,居酒屋外墙的空调外机不断滴落冷凝水,而永田町的政治齿轮却在数据洪流中加速运转。
北京时间 7 月 3 日,日本第 27 届参议院选举以 125 个席位为棋盘(含 124 个例行改选席与 1 个东京补选席),将 520 余名角逐者卷入 17 天的政治博弈。
这场被视作 “令和时代权力重审” 的选举,因AI工程师群体孕育的 “未来团队”(Team Mirai)介入,陡然增添了数字革命的注脚——这个以算法思维重构政治光谱的组织,正将区块链账簿、深度学习模型等虚拟技术,深度融入现实政治的底层架构。
核心智囊安野贵博目光如炬,眼中跃动的炽热比盛夏骄阳更甚。当街头行人被溽暑困得萎靡不振,这位身着极简 T、素面朝天的 AI 工程师,以二进制代码般的精准节奏敲击竞选键盘。
作为 AI 工程师,安野贵博与传统政客的气质大相径庭。前者试图用算法改变社会,而后者手中还在翻飞纸质纲领,这形成强烈视觉反差。这绝非个体理想主义的独舞,而是日本 AI 产业规模从 15 万亿日元(2023 年)迅猛扩张至100 万亿日元(2030 年预期)时,技术精英对政策滞后的集体突围。
永田町的双重博弈:传统筹码与技术密钥
议事堂内,执政联盟拨弄算盘的声响清晰可闻。背负着去年众议院选举失利、沦为少数执政党的压力,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 “执政双子星”,将 75 个非改选议席视作未拆封的政治筹码 —— 他们需要再拿下 50 个席位,才能重新掌控参议院多数席位。首相石破茂“确保过半”的誓言十分坚定,如同武士刀出鞘般果断,而这誓言的核心目标,正是遏制不断上涨的物价。
图:日本主流媒体关注街头竞选
市井之间,物价补贴、消费税改革、粮价调控等传统民生议题争论不休,而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更似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石破茂在党首会上强调 “日本是美最大海外投资国”,以求在谈判中争取主动。
图:目前日本的物价水平
“未来团队” 的入局,彻底改变了这场博弈的维度。老牌政客们还在街头张贴纸质海报时,他们已运用智能合约管理竞选资金;当电视辩论聚焦大米价格时,他们将数据主权、AI 伦理等前沿议题转化为可视化政策模型。
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政策滞后导致的数据孤岛与伦理缺位,已成为 AI 产业升级的关键阻碍。这些手握技术密钥的工程师们,正试图以 “设立国家级 AI 基金”” 构建跨部门数据平台 ” 等提案,用算法杠杆撬动政治僵局。
数据浇筑的权力基座:从硅谷车库到议会殿堂
参议院 248 个席位的排列组合,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范式变革。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生成竞选纲领的词云图谱,强化学习模型优化城市交通方案,科技精英们突破了硅谷车库的物理限制。在大阪,程序员候选人用区块链记录每笔捐款流向;在福冈,机器人专家以算法推演政策民生影响。
这股变革之风迅速吹向资本市场:“未来团队”参选消息一经发布,富士通、软银等AI概念股应声上扬。野村证券分析指出,若该党获得议席,自动驾驶、医疗AI等领域将释放千亿级市场空间。
图:东京全景
其深层逻辑在于,数据已成为新的政治货币,算力则是权力天平的校准器。日本参议院作为国家立法与监督的 “稳定器”,每三年一次的半数议席改选如潮汐般规律更迭权力。
而今,深度学习模型解析民意走向,神经网络预测政策社会反馈,传统政治 “经验驱动” 的基石,正逐步被 “数据驱动” 的新范式取代。
安野贵博的政治实践:从技术演示到选票博弈
AI 工程师安野贵博的政治实践早已超越技术演示的范畴。2024 年某场东京都知事选举中,时年33岁的她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最终斩获15万4638 票。尽管这场汇集56名候选人的选举中,无人得票达到有效投票总数的十分之一,但安野的参选本身已构成标志性事件——她用算法模型优化竞选路径、以区块链公开资金流向,将技术治国的理念具象为选票数字。
这一尝试与 “未来团队” 的崛起形成互文:当传统政客还在依赖街头演讲拉票时,安野团队开发的 AI 民意分析系统,已能实时解析社交媒体关键词,将 “降低老年人医疗负担” 等议题转化为可视化政策图谱。虽未当选,但其提出的 “设立东京 AI 治理特区” 方案,被时任知事作为备选政策纳入规划,展现出技术精英叩关政治的独特穿透力。
图:市民踊跃参选
令和时代的政治元语言:从选票箱到数据流
当永田町的政治齿轮加速咬合数字技术时,日本政府正从制度层面构建AI治理框架。2023年5月,首相岸田文雄宣布拟设立“AI战略会议”,旨在平衡AI潜力与风险 —— 这一决策与 “未来团队” 的技术突围形成政策呼应。
安野贵博曾在会议现场演示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通过笔记本电脑将自己的语音 “换声” 为日本第 101 任首相、第 27 任日本自民党总裁岸田文雄的语调,逼真的音频模拟令岸田本人也为之震惊。
“当音频与影像的可信度标准面临重构,社会亟需建立甄别技术欺诈的认知体系。” 安野的警示,恰如 AI 时代的政治寓言:当算法既能赋能民主,亦能伪造民意,如何用制度牢笼锁住技术双刃剑,成为 “AI 战略会议” 与 “未来团队” 共同面对的命题。
图:安野贵博向岸田文雄演示深度伪造技术(图源:网络)
7月20日的投票箱将揭晓这场实验的阶段性答案,但更深刻的变革早已暗流涌动。隅田川的晨雾中,永田町的政治齿轮持续转动,只是运转间多了数字技术的印记:AI生成的政策建议与传统议案并列于议事桌,智能手表传递的数据流取代了街头演说的喧嚣,日本政坛正经历从 “纸质民主” 到 “代码民主” 的历史性跨越。
这场由 “未来团队” 掀起的政治技术革命,或许只是开端。当区块链开始记录政治承诺的执行哈希值,当算法成为跨党派沟通的通用语言,被代码重塑的商业世界正反向影响政治生态——未来的每张选票背后,都可能蕴含着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精妙平衡。这场发生在令和时代的权力重构,不仅关乎 125 个议席的归属,更预示着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即将迎来数据浇筑的全新底层架构。
写在最后:
东瀛纪行:从令和启幕到技术叩关
韩国作为笔者第二故乡早已为人熟知,而与日本的缘分亦非浅近。
犹记得松下、夏普、东芝等品牌尚在全球家电市场执牛耳之时,东瀛采访曾是案头常事,与彼邦商界往来间,亦结下笔墨难书的交谊。
中日文化本属同宗,汉风唐韵一脉相承,彼时每逢法定节假,辄有东渡之行,岚山枫叶、祇园烟雨,皆成胸中山水。
2019 年 5 月 1 日,令和时代启幕之晨,履及东京。未料此度竟成疫情前最后一别,往昔说走就走的东瀛岁月,戛然而止。
此后数载,负重生女、负笈求学,再踏东土已是六度春秋轮回。
近日,恰逢中日韩合作论坛自 2018 年东京会后,经疫情蛰伏首度归航。别后重逢,弥觉珍重。 (详情见:2025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把握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
六年间,日本互联网与 AI 技术的演进如吉野樱绽放般迅猛。而 “学而优则仕” 的东亚传统,在此间显现出别样深意:当算法工程师弃键盘而执笏板,当区块链哈希值写入国会辩论记录,技术治国的理念正穿透千年政治肌理,在令和时代的幕布上,勾勒出硅基与碳基交织的新政图景。(详情见:中韩论坛探索双边贸易新动能:数字经济成为供应链新机遇)
《华尔街科技眼》拟将日本经济文化研究、学界交流诸项,辑入《科技眼・看世界》专栏。愿借京都古寺的晨钟暮鼓,佐以筑波科研城的数据流光,为诸位呈现一个传统与创新激辩、技术共文化齐飞的东瀛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