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飞秒激光手术是目前临床上矫正近视的常见手术方式。中文名称为“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其名称清晰地描述了手术的核心步骤。
手术通过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间制作一个基于手术方案设计的透镜,然后通过一个约2-4毫米的小切口将透镜取出,完成近视和散光度数的精准矫正。
NO.1什么是全飞秒精准4.0?
全飞秒精准4.0的全名是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以下简称为全飞秒精准4.0)是在全飞 3.0的基础上引入个性化Nomogram精准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屈光手术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可预测性与精准性,为患者打造更理想的个性化近视矫正方案,助力患者获得更精准的视觉体验。
按字面拆分理解:
“微创”——即全飞秒的切口仅有2-4mm;
“精准”——即手术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VISU”——视觉;
“LYZE”——增强;
需要强调的是,“精准4.0”并非大众所理解的手术设备VisuMax -SMILE 3.0 的升级版。
目前国内主流的全飞秒手术设备依然是德国蔡司的 VisuMax。
NO.2、Nomogram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全飞秒精准4.0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手术预测模型,即 Nomogram。
在手术实际操作中,术前验光获得的度数需要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和设备进行换算,利用手术预测模型Nomogram进行校正。
举一个减肥的例子来理解:如果目标体重是165斤,减肥计划可能会设定为瘦到160斤,以便在过程中出现些许波动或反弹时,仍能顺利达到165斤。这种策略与手术方案设计中的 Nomogram 原理相似。
影响屈光不正矫正手术效果的因素,除了患者眼部的个体差异之外,由于人员、设备、环境等差异所导致的系统性误差也是一大因素,如:验光设备、验光师习惯、手术设备、手术医生习惯的差异。
精准4.0,即依据医院手术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对临床效果展开深入分析和精准预测,将验光设备差异、验光师习惯差异、手术设备差异、医生手术习惯差异“四差”归零,最大程度减少系统性误差。
精准4.0是如何指导医生做出个性化手术参数的设计的呢?
1.收集以往做过全飞秒手术患者的术前数据、手术方案及术后屈光度数;
2.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质量佳的模型。
3.模型建立好,导入新患者数据,生成更精准的Nomogram值,供主刀医生参考,辅助手术参数设计。
NO.3全飞秒精准4.0 VS 全飞秒3.0
相同点:手术操作一模一样,全飞仪器软硬件都没变化。只是使用软件工作站用以手术数据计算。
不同点:“全飞秒精准4.0”是在“全飞秒3.0”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方案的再优化,增加了系统科学的数据分析,指导医生做出个性化手术参数的设计,使得手术结果的预测性更精准,患者满意度更高。(但应避免理解成“全飞秒4.0”和“全飞秒 3.0”)。
最后
全飞秒精准4.0的推出,是在全飞秒3.0的基础上提供的另一种选择,其手术仪器和操作系统并未发生改变。对于患者而言,需要根据自身眼部情况仔细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术式,以优中选优的方式实现理想的视觉质量。
全飞秒精准4.0主要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术式优化的参考,其术后效果不仅取决于患者的眼部条件,还与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及术后是否严格遵医嘱息息相关。
目前,市场上的全飞秒、半飞秒以及Smart激光手术均能满足日常用眼需求,因此无需盲目追求极高的视觉质量,而应以科学的态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矫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