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过后,火爆了超过三周的《速度与激情8》(以下简称《速8》)似乎终于要准备收尾了,但是《速8》背后,一场战争才刚刚进入新的阶段。
壹娱观察发现,在电影上映一周多之后的4月24日,打开娱票儿和网络上淘票票的官网以及猫眼电影的APP售票端口,在北京UME双井店,娱票儿的每一张票都非常恰好的比淘票票和猫眼便宜五毛钱。不止在这一家影城,在这三家售票平台上,多地影院《速8》的票价差额,都在五元之内。
从左至右依次为:淘票票、猫眼电影、娱票儿
票补还在,但是已经很难大规模的出现。对于当前剩下的三家售票平台来说,市场已经进入到一种分角必争的竞争格局。新的竞争格局下,谁会出局,谁又能留下来?
网络售票端口进入分角之争
今年二月,阿里影业就曾发布盈利预警,称预期公司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将达9.5亿元-10亿元,主要是因淘票票过去几个季度持续的票补与市场推广所致。
在公布业绩预警之后,阿里影业仍然豪气表示,以淘票票为核心的互联网宣发业务是战略性投入,公司将全力支持淘票票的发展,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以强化淘票票的进攻队形,“确保淘票票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各个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竞争力。”
公布业绩预警的同时,阿里影业方面还公布了一份数据:2017年春节档,猫眼电影以33%仍保持第一,淘票票逐渐接近30%,微票儿小幅下滑至16%。数据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是当前在线票务市场猫眼、淘票票、娱票儿三分天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此前猫眼方面就曾数次表示将不单纯依赖票补,但是面对阿里的“进攻队形”,很显然猫眼和娱票儿谁都不想丧失自己已有的市场份额。面对《速度与激情8》这样的影片,这几方都知道即便不做票补,影片仍然会大卖,但是所有人又都时刻在关注着对方,没有谁敢轻易彻底放弃票补与市场份额。
尽管不少电影观众已经有固定的购票软件,但是用户的忠诚度仍然会被票价改变,这让每一家平台都没有安全感。一位电影观众告诉壹娱观察,其手机上装有猫眼、淘票票、娱票儿三个售票软件,每次在家门口看电影最终选择从哪家平台买票,就是看哪家平台的票价最便宜。
用户的忠诚度会被票价改变
在三家售票平台中,仍然都会有10元看《速8》之类的的活动,但是涉及到的影院与场次都非黄金地段与时间。而双井UME的票价5角之差只是一个相互较劲的侧面,从这三家网络售票平台的影院票价来看,多地影院的票价差额始终在1元甚至5角之间,除了特价活动的影院,最大差额也难超过5元。
“《速8》上线后,我们一直有监测其他平台的票价,也调整了很多轮,就是要做到比他们便宜五毛钱到一块钱,但是他们也一直在不断的调整。现在票补已经不多了,这么精打细算,主要是吸引最后的对一元钱都会敏感的少部分增量人群。”一位娱票儿的内部人士告诉壹娱观察记者。
三家巨头都如此“斤斤计较”,似乎说明国内电影售票端口的票补大战,终于要结束了。过去两年,在总票房只有几百亿的市场里,这几家在线票务平台烧出了几十亿的硝烟。除去阿里影业去年亏损的十亿,娱票儿过去两年马不停蹄四轮融资总额超过了50亿人民币,售票平台市场的竞争强度之大由此也可见一斑。
自从猫眼不再是绝对的霸主之后,这两年无论是淘票票还是娱票儿都有过第一名的传言和数据,到底谁是第一,只有专资办知道,但是一定有人快熬不下去了。
有知情人士向壹娱观察透露,《速8》上映几天后,领先的某售票平台曾找到另外的售票平台,希望不要做票补了:“影片这么火,不做票补大家也能一起挣钱。”
砸钱票补带来市场份额是过去两年在线售票平台最基本的操作逻辑,“国内票房现在还不到500亿,去年基本还没有上涨。这两年下来,市场对于在线售票的想象空间已经不大了。”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壹娱观察分析。
猫眼CEO郑志昊在4月底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猫眼现在不依赖票补,且在考虑盈利问题,透露出了猫眼已经无心继续与其他两家在烧钱上鏖战。已经委身光线的猫眼,虽然仍然在一些市场数据中保持着市场第一的份额,但是似乎在光线一贯保守的策略下,曾经激进的猫眼在发行动作上已很难见出与另外两家叫板的姿态。
从《速8》三家票务平台的争斗来看,目前三方已经都不愿意在票补上烧太多钱,对于谁有最多的市场份额,并没有那么在意了。因此基本可以判断,除非短时间内有新的并购发生,当前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这三家未来会不会变成两家?
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比起谁能当第一,目前更为紧迫的目标似乎是,谁能在这个市场里留下来。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能否盈利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为继续买单的资本提供多少想象和成长空间。
尽管这三家企业当前都在试图打通整个电影产业链,但是在一位影视公司高层看来,即便是延伸到电影产业的上中下游,想象空间也仍然有限:“国内的总票房还不到500亿,电影产业市场规模也就是千亿水平。无论对于腾讯还是阿里或者是万达,这个数字都不算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在上述高管看来,真正值钱的,是背后数据能联结的一切:
“除去阿里影业背后的整个文娱产业,阿里想做的,是以影院为基本点,能联结到消费者在淘宝、支付宝各方面的数据和行为,在影院内外来掏消费者的口袋,而不仅仅是买一张电影票,这背后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这也就是他们砸钱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电影票务。对于猫眼来说,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是如此,而非单独一个电影产业。”
阿里影业的布局
实际上,猫眼和娱票儿也都有过类似的想法与表述。猫眼电影依托美团,在售卖电影票的同时,推荐卖品、餐饮、停车等团购,试图构建基于线上的商业综合体。
微影时代CEO林宁也曾反复强调娱票儿从来不是一家单纯的票务公司,除了打通电影产业链外,娱票儿还有演出、体育赛事,在朝着泛娱乐类平台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联结方面,淘票票似乎最有优势。腾讯虽然是娱票儿的大股东,但是当前在娱票儿的股份也只有16%;猫眼从美团剥离出来之后,这种商业综合体联结的想象空间也减弱不少。因此当前的局面是,淘票票是阿里的亲儿子,娱票儿是腾讯的干儿子,猫眼现在则是爹不疼娘不爱后妈也很难给它钱。上述娱票儿内部人士亦告诉壹娱观察记者,比起阿里文娱板块及其背后与淘宝等的整体作战,“腾讯当前的文娱板块还没能有效的打通,没有达到集团作战的情况。”
而这种联结的想象空间对于拥有上百座购物广场的万达来说也不容忽视。中国电影界目前最有钱的三家企业,阿里、腾讯、万达,只有万达在这网络售票端口力量最弱。尽管收购了时光网,但是时光网在这方面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忽略不计。虽然万达也入股了娱票儿,但是股份占比也不足5%。
在4月末,壹娱观察采访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时曾抛出这个问题,万达方面会不会通过收购或者做强时光来补足自己在网络售票方面的力量?
“售票平台只要你愿意砸钱,就能做起来,但是用户黏性却很有问题,单一的线上平台风险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售票平台现在要急于转型。对于万达广场来说,未来的售票APP跟广场有更大的整合空间,比如说你买一定价格的衣服,我们可能就送你一张电影票。我们目前在这方面的策略是有自己的平台,也有合作的平台。至于未来的竞争策略是否会变,如何变,一切都有可能。”
这三家会不会变成两家,似乎也并不是一个遥远的问题。壹娱观察收到的消息显示,猫眼、淘票票、娱票儿三家当中有人正在酝酿由三变二的并购。当然,并购未必会发生,除了吃掉对手占据第一之外,如果能够继续有融资以新一轮血战熬死对手,也是一种方法。
已有盈利却日趋保守的猫眼,不缺钱还能大手笔花钱的淘票票,以及似乎仍然跃跃欲试尽力五毛钱压过对手的娱票儿,谁会是最先出局的那一个呢?
无论收购还是合并,按照这两年中国资本在团购、打车的套路,大量资本扎堆烧钱、众多企业死去之后,业内最终剩下的幸存者,往往是小于等于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