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政一周年:行业分化已现,盈利却成老大难 | 品途出品

1

2016年4月8日对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是黑暗的一天。

那一天,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正式实施,自此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行邮税税率也同步调整,但就在此前一天的4月7日晚,财政部等11部门还正式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新政推出后,是业界的一片哀嚎之声。

“在新政实施一周后,郑州、深圳、宁波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单量分别比新政前下降70%、61%、62%;新政实施不到一个月,郑州保税区内一片萧瑟;在仓库现场,聚美优品的仓库空了六分之一,原来满负荷的四条流水线只剩下一条,而唯品会 、小红书等其他几家跨境电商的仓库也显得冷冷清清……”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类似的情况在那段日子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时过一年,再一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众多跨境电商企业的高管仍然表示心有余悸,“当时确实有点晴天霹雳,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跨境电商负责人如此向品途商业评论说到。

那么,一年过去了,各个跨境电商企业过的怎么样呢?政策摇摆下对于跨境电商的未来各界又是如何看待呢?为此品途商业评论专门走访了相关跨几电商企业和业内人士,力图为你还原过去一年一个真实的跨境电商现状。

“摇摆不定”的政策

从去年“4.8新政”推出,到后来实行两个月暂缓实施,再到今年3月份商务部发言人做出了明确表示,“过渡期后将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照个人物品的方式进行监管”,短短一年时间针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政策变换了无数次,而每一次都牵动着企业的心。

对于去年的4.8新政,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在接受品途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这一政策对企业来说确实限制太满,不利于行业发展。本来新政实施是想限制假货问题,但是通关清单一出,保税自营的企业很大部分会流失,更容易加剧假货泛滥。”

正如李成东所说,去年的跨境电商新政除了税收政策,商品清单管理政策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其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影响更为重大。

而这一影响也在实践中体现了出来,诸如,“郑州海关瘫痪了!”“有旅客在机场海关因不愿缴税而弃置物品了!”“小红书位于河南的保税仓空空荡荡“等传闻层出不穷。

对于通关清单这一政策,网易考拉的相关负责人对品途商业评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它对一些品类商品的管理要求较为严格,极大地减弱了跨境电商行业在商品引进的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这对很多从事以保税自营为主的企业来说是比较致命的打击。

或许是新政带来的行业冲击太大了,两个月后,考虑到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相关部门又决定延期执行此项新政。2017年3月17日,商务部发言人又宣布新政将暂缓执行到今年年底。“这种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玩法,着实把各企业折腾得够呛。

“政策摇摆,其主要原因还是政府在出台新政的时没有做好充足的调研和市场分析,对于企业发展的现状也未做详细的了解。易观国际电商分析师潘晓向品途商业评论表示:“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是逆势而为,不符合现在的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

洋码头CEO曾碧波则对此表示理解,在他看来,“去年48新政是‘定税制’,今年3月新政是‘定标准’,明确监管标准,有利于刺激消费。在政策规范之下,正规阳光的跨境电商平台会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海外购物的热情和信心将进一步增强,跨境电商也将步入新的高速发展轨道。”

大平台优势尽显,小企业夹缝中生存

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16年第4季度,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达到了957.1亿元,环比上涨37.7%。其中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唯品国际、亚马逊海外购、小红书、洋码头等头部跨境电商企业的的交易加起来已经占到了全部交易总额的80%以上。

2

图片来源: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4季度》

虽然在政策上的摇摆给众多跨境电商企业带来了烦恼,但对于上述头部企业来说,政策的影响却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而这得益于其长期积累下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

网易考拉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品途商业评论采访时就表示:“去年一年,尽管行业遭遇了成本提升、风险增大业务量缩减等影响,但网易考拉仍然实现了行业排名上的逆势提升”,目前在独立型跨境进口零售商中,网易考拉遥遥领先,占到了42.4%市场份额。

同样,“洋码头去年一年,交易额也同比增加了3倍,以去年黑五为例,2016年黑五交易额达2015年的6倍。”洋码头CEO曾碧波对品途商业评论说到。

相同情况在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身上也体现的较为明显,截止到今年3月份,阿里巴巴天猫国际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在全球63个国家都有商品供应,覆盖的商品种类有3700种之多;根据京东全球购2016年销售数据,去年618期间,京东全球购当日订单量同比增长17倍,双11期间全球购母婴自营纸尿裤的销量同比增长40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众多小型跨境电商的日子则并不好过。

据了解,为应对新政带来的影响,以贝贝网等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大幅缩减了其在海外的跨境电商业务。以新政中的税收政策为例,一旦在2018年年初实施,税负带来的压力就足以在某种程度上把这些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压垮,这对本就利润偏低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而早在跨境新政实施前,前身CN海淘成立于2014年年初,最初做海淘导购或代购,搭建平台吸纳商家入驻的蜜淘便被多家媒体传言倒闭。与此同时由于成本过高,盈利困难,众多企业也放弃了此前的跨进电商业务。

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很多中小型电商其实根本就没有生存力,他们完全是靠资本来推动的,最后这个政策来不来,都会倒掉的。因为即使是跨境电商平台,也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供应链体系、品类,所以最终一定是有力量的大型电商才能活下去,只不过跨境电商新政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死得更快。”

易观国际的电商分析师潘晓则认为,“新的跨境电商政策,对行业规范是有积极影响的,相比较对于小企业的压力,对大型的跨境电商企业这反而是优势,更容易做成规范化。”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也表示,“京东和天猫的体量较大,平台和自营两模式又都有,对政策影响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好,但小的公司所受影响较大。其中主要是货物的问题,包括价格优势不再、部分商品进不来造成品类不够丰富等。”

保税自营or跨境直邮? 这是个问题

在目前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中,跨境直邮(以洋码头为代表)和保税直营(以网易考拉、京东全球购为代表)是两个最主要的模式,两者一个模式轻,一个模式重,各有利弊。

然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规定却在某种程度上打破这样一种平衡,给“保税自营”模式的跨境电商企业带来的极为不利的影响。

对此,易观国际电商分析师潘晓认为,“对于大平台来说两者兼而有之是最好的,对于小平台来说,尤其是之前以保税自营模式为主的跨境电商企业,今后的方向应该会稍微向跨境直邮倾斜,这有利于减小企业负担。”

那么,是不是以后跨境直邮将会成为首选或者唯一的服务模式?对此网易考拉相关负责人对此并不认同,“保税自营的优势在于规模、成本和服务,尤其是对于用户需求量较大的商品,保税自营仅需要1-2天就可以将商品提供到消费者手中,这是跨境直邮无法比拟的。

跨境直邮的优势在于风险和运营,尤其是对于小批量长尾商品而言,跨境直邮拥有更低的试错成本,而且也更容易将原产地的小众商品引入到中国。保税自营、跨境直邮各具优势,只有组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为此,网易考拉已经在众多国家建立了分公司,与物流合作伙伴建立自己的海外仓储(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也在做),并在跨境行业内率先实现了“次日达”,目前,网易考拉在日韩和澳洲的布局也已经基本形成。

洋码头CEO曾碧波则表示出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保税自营因供应链组织相对较重,商品品类有限,难以满足消费者日趋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而随着跨境电商整体规模的扩大,它也将和一般贸易越来越趋同,二者之间的博弈实难避免。”

事实上,跨境直邮难以一蹴而就,一方面,适不适合做直邮取决于买卖双方的交易形态,碎片化、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才能和直邮所匹配;另一方面,跨境直邮并非易事,涉及海外仓储、收件打包、跨国运输、海关清关、国内配送等多方面,需要多方资源整合,短期难见成效。

据了解,为了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洋码头已在全球布局了16个国际物流中心,同时建立了成熟的买手制弹性供应链,遍布全球的4万名买手,带来每日80万件可购商品。

政策“摇摆”下,拓展新模式是关键

实际上,除了上述提到的保税自营还是跨境直邮的问题,围绕在跨境电商企业周围的问题着实不少,其中盈利模式单一和假货泛滥是一直以来挥之不去的难题。

据品途商业评论了解,当前的跨境电商,除去比较成熟的佣金与推广费模式以外,较为缺乏高效的盈利模式。以天猫国际为例,其盈利模式除与国外各大品牌商合作,收取入驻费用,以及一些品牌的服务费和广告费外别无其他,在商品价格上的利润差甚至不足以其覆盖在海外开拓供应链的成本,而在一些规模相对小型的跨境电商企业中,利润率更是极低。

易观国际电商分析师潘晓向品途商业评论透露,在其了解到的跨境电商企业中,“盈利的并不多,主要的原因还是其跟上游供应链的关系不够硬,没法做到在尽头降低成本。除此之外一些大的平台,它的品牌一定要拿到授权才可以,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成本”,“虽然这跟跨境电商在中国内地发展的时间有关,但是找到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迫在眉睫。”

在潘晓看来,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形成相对比较丰富的盈利模式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切入垂直细分领域,做精做深这是中下型跨境电商企业的机会;二是可以学习例如洋码头的买手制的模式,在服务端要做的更好,在商品上赚取差价;第三,可以适当拓展小B端的服务,例如把一些进口的国外商品放给微商进行买卖等等。”

而对于假货泛滥的问题,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表示,“更多还是要从供应链处着手,对于海外的供应商一定要有专门团队去接洽,保证商品的供应源。”

“商品丰富度、物流服务和效率……这些都是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平台为核心,多样化的满足消费者变化将是未来最主要的趋势。”李成东对品途商业评论说到,“2017年,对跨境电商来说将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也很有可能是行业洗牌的一年。”

总之,经历了之前2年的飞速发展,2016年新政“折麽”下匍匐前行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算是经历了一把“过山车”的瘾,虽然政策已被暂缓实施,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等时机成熟,推行是迟早的事,那个时间不知道留下的企业还有多少。但至少从目前来看,互联网大环境下的“二八法则”已经显现,而且愈加明显,如何做到差异化、如何在丛林中生存下来是每个跨境电商企业应该思索的。​​​​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