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风暴突袭现金贷:网络小贷公司陷入焦虑

本文来自连线家,最近十天,中国众多的网络小贷公司陷入焦虑与慌乱中。一方面,这些公司都在等待规范小贷管理政策落地;另一方面,它们试图通过改变调整证明自己与行业乱象无关。

最近十天,中国众多的网络小贷公司陷入焦虑与慌乱中。一方面,这些公司都在等待规范小贷管理政策落地;另一方面,它们试图通过改变调整证明自己与行业乱象无关。

11月21日,互金整治办以特急形式发文停批网络小贷牌照。紧接着,11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公告称,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公司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具备合法放贷资质的公司应主动加强自律。

更关键的是,《互联网小贷管理办法》将很快发布。该办法或将成为现金贷公司的生死判决书,据说很多互联网金融的小贷公司高管为此彻夜不眠。

从2010年阿里巴巴在浙江成立了第一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起,七年间网络小贷一直游离在主流的金融监管之外。现在,这些被认为攫取着暴利的公司终于要告别肆意生长的日子。

  36%利率红线

目前,对于即将公布的监管意见,36%利率红线、持牌经营成为讨论最多的关键词。

业内讨论的36%利率红线出自2015年发布并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经过本轮对现金贷高利率的大讨论后,不少人振臂疾呼“实行36%利率红线一刀切,不需要带血的资本”,但现实果真如此吗?

一位现金贷行业高管称,对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产品进行年化利率36%一刀切没有问题,但是对于那种借500-1000元且只借几天的产品来说,这样的利率是覆盖不了运营成本的,发展下去的结果必然是该产品消失。

“但在实际一线的调研过程中,这种需求普遍存在于三四线城市的蓝领当中。”该高管称,“不能因为这部分人没有话语权而剥夺了他们的需求。”

而另一位业内高管对借500-1000元且只借几天的产品需求市场表示怀疑。“现金贷起源就是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用于贷款人下一次发薪之前临时急用所需,小额、短期。”该高管以快手为例,在网络上掌握话语权的圈层对其火爆的程度和用户数表示惊讶,但不能对这庞大的目标用户的需求视而不见。

该高管建议对微额短期产品(不超过30天)和微额短期分期产品(不超过12个月)两种现金贷做形态区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则指出,对于现金贷平台过高的年化利率应当采取正确认识。应当认识到现金贷利率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以年化收益率36%作为红线,忽视了现金贷行业客户的信用成长周期,会导致整个行业无法经营。

而在监管还未对36%利率红线落槌前,趣店、掌众金服、玖富集团等几家行业内头部公司的小贷产品便纷纷宣布降价。

11月24日,趣店发布公告称,将调整通过支付宝下的信贷服务年利率,自11月30日起通过支付宝消费界面完成的所有交易最高年利率均不会超过24%,而对于通过趣店移动应用进行的交易,趣店将依据国家法律和借贷服务相关法规,继续执行最高36%的年利率。

根据掌众方面消息,此次调整综合息费的产品为“闪电借款”,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调整:其一,产品周期从原有的21天,延长为50天、60天等周期;其二,息费方面,50天、60天周期的服务对应的综合息费分别为4.93%和5.91%,日费率不到0.1%。

11月27日,玖富集团旗下玖富叮当App宣布,即日起,叮当App内全线30天小额短期的Payday loan现金借款业务下调综合年化借款成本至年化36%以下。产品期限也由原来的15/30天,调整为45/60/90天。

此外,在风口浪尖上,现金贷行业产业链上的其他参与者纷纷表态,试图与那些行业乱象撇清关系。多位现金贷公司资产对接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反映,最近风声紧,不少以前合作的老朋友都提高了合作门槛,例如提高资金价格或减少合作金额。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最近有些地方监管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强行让银行退出现金贷市场,这导致现金贷资金成本进一步上升,目前大量现金贷平台的资金成本超过了24%,某些平台甚至饮鸩止渴,高达30%都接受。

  合规的牌照

一边是资金端价格上涨,一边是资产端为了合规而降价,一来一回,利润下降,加上其他运营成本甚至有可能倒贴,不少现金贷公司叫苦不迭,但是敏感时期也只敢偷偷抱怨。某家头部现金贷运营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其实他们希望监管政策早日落地,这样在合规的牌照体系下,资金成本才会降下去。

伴随着监管风暴的渐次拉开,市场上不时被网络小贷牌照的天价刷屏,据多个媒体报道,网络小贷牌照价格水涨船高,短短几个月内价格翻了数十倍。在21日互金整治办紧急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后的第二天,市场上便曝出了有牌照开出上亿的新闻。在增量暂停的情况下,存量水涨船高的逻辑颇受市场认可,有人甚至感慨道,“炒房不如炒牌照。”

“有价无市!”资深牌照中介王超(化名)向界面新闻记者吐槽,“虽然现在有些小贷牌照价格都跟窜天猴似的,但是没用,成交不了。”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国共批准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有189家完成工商登记。

然而,事情突然又起了变化,存量牌照或将遭受整顿。

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位现金贷行业观察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反映,“之前网络小贷的审批归各地省级金融主管部门,但某些地区的权限下放到了县市级,甚至将网络小贷牌照作为招商引资的卖点,因此存量网络小贷资质也是良莠不齐。如果接下来整顿存量的话,这批公司受的影响可能较大,甚至牌照会被取缔。”

“虽然目前牌照价格喊的很凶,但在这个关键档口,也没人敢去买,万一买回来后就被整顿了呢?”王超表示,虽然作为中介,他可以干一票挣一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那么容易。“金融办那边给不给通过还不一定呢,之前行业内就有因为金融办那边卡住造成交易失败的例子。”

此外,收购牌照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一般是行业头部公司或想要进入该行业的巨头。但目前,这些公司基本都已获得船票,部分企业甚至手持多张网络小贷牌照,如瀚华金控持有的网络小贷牌照最多,有5张;中国平安和京东金融分别持有4张;蚂蚁金服和苏宁分别持有3张。

  助贷模式还能延续?

如果说现金贷整治的第一步是暂停牌照、重新审批,那么助贷模式的下半场还是前途未卜。

所谓助贷,是指助贷机构向资金方推荐借款人,并获取相关服务费的业务。所谓助贷机构,则是在2016年8月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后,P2P为了规避监管而拆分出来的新公司。

据了解,“助贷”模式下,现金贷平台一头连接着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资金方,一头连接着互联网巨头等场景方,自己则在中间承担着风控、风险兜底等角色,而这些公司的前身多是有资金池的P2P,在监管天花板下“换马甲”而来。

对于现金贷平台来说,通过“助贷”等模式,突破资金限制,来做大自身业务。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帮助这些现金贷平台迅速做大规模,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零售业绩,与转型零售的战略仿佛相契合。

但是一旦出现风险,将传导到银行等资金合作方,这也正是监管担忧的地方。不少现金贷行业人士担心监管会叫停“助贷”模式,重新规范网络小贷的资金来源,这将造成资金成本的大幅上升。事实上,部分地区已有助贷模式收紧的迹象,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最近有些地方监管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强行让银行退出现金贷市场。

“但对于某些中小银行来说,和互联网巨头的助贷模式合作,其实银行也很主动,他们迫切希望利用互联网巨头的场景、流量获客,并寻求突破。”某位银行观察人士表示,“就算‘助贷模式’被监管一刀切了也不怕,因为双方又发明了一个新名词——联合贷款。”

不过,无论助贷模式还是联合贷款,未来命运都还难测。

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有2693家。其中不少公司缺乏风控,单纯依靠高利率覆盖高风险和坏账,当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官方设定持牌经营和准入机制、设置利率上限的监管来临时,这些公司必将遭受重创。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