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茶饮时代全面开启,现制茶饮市场竞争愈来愈烈。古茗、蜜雪冰城,奈雪的茶,茶百道等现制茶饮逐步成功登陆市场。相较于同赛道品牌,霸王茶姬布局资本市场的进程上,显得相对滞后。
近日,立志打造“东方星巴克” 的霸王茶姬,被曝让出泰国公司控股权。泰国总统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旗下饮料子公司,以1.42亿泰铢(约合人民币3119万元)注资霸王茶姬泰国公司,获得51%的控股权成为大股东。
此次交易的泰国本地投资方由泰国本地食品、电商、地产的三大龙头产业组成。分别是泰国总统食品公司(Thai President Foods PCL);泰国本土民营物流独角兽Flash Express;房地产开发商 Ananda。
作为此次投资主力之一,泰国总统食品公司是“MAMA牌”方便面制造商,其母公司 Sahapat 集团1972年引入台湾技术发展即食食品,旗下MAMA方便面在东南亚影响力深远。
上市三月股价震荡,同店销售业绩承压
4月17日,霸王茶姬(茶姬控股有限公司,美股代码:CHA)在美国上市,其发行价为28美元/股,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5.86%,报收于32.44美元/股,当天市值近60亿美元;盘中最高曾冲至41.80美元/股,市值最高近77亿美元。
至今三个月以来,霸王茶姬并未持续走高,反之股价不断震荡下跌,7月11日,收盘价为27.55美元/股,市值约为50.7亿美元,与3个月前上市首日的收盘市值相比减少近10亿美元,比最高市值减少26亿美元。
霸王茶姬2017年在昆明创立,创始人为张俊杰,早在3月26日,霸王茶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提交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定为“CHA”,即“茶”的拼音。
招股书显示,2024年霸王茶姬实现商品交易总额(GMV)29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比增长173%,霸王茶姬全年营业收入达124.05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净利润率保持在20.3%的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内单店经营数据来看,门店月均销量从2022年的8981杯,提升至2024年的25099杯。月均GMV从2022年的17.75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51.17万元。作为霸王茶姬的爆款单品,“伯牙绝弦”已然成为拉动品牌业绩增长的关键力量。
据霸王茶姬上市后第一份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霸王茶姬总净收入达33.9亿元人民币(4.675亿美元),同比增长35.4%;第一季度总GMV为8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0%。在利润方面,该季度营业利润为8.208亿元人民币(1.131亿美元),净收入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
截至2025年3月31日,霸王茶姬在大中华区和海外共运营6681家茶馆,较2024年同期增长63.6%;移动小程序注册会员总数达1.924亿,同比增长109.6%;2025年第一季度活跃会员数为4490万,同比增长21.4%。
同店销售额(SSSG)作为衡量茶饮品牌经营状况的关键指标。2025年第一季度,霸王茶姬在这一指标上表现出显著变化。数据显示,该季度霸王茶姬同店销售额下降18.9% ,大中华区单店月均GMV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4.9万元降至43.2万元,累计跌幅达21%,且这已是其同店GMV增长率连续两个季度呈现负值 。
霸王茶姬全球CFO黄鸿飞分析称,2025年第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率为负18.9%,主要是因为在经历了快速扩张阶段,门店业绩开始回归正常发展轨迹。在短时间内将门店从4000 多家迅速扩张至6600多家后,这种扩张带来的市场饱和度等影响开始在同店销售数据上有所体现 。从区域市场来看,在已运营6-7年的云南和广西等相对成熟市场,一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仍能达到高个位数,甚至接近20%的水平,而其他区域受扩张影响相对更为明显。
此外,对于积极布局泰国的霸王茶姬被曝让出泰国公司控股权,有分析认为,霸王茶姬此次更多的是借用泰方在当地的资金资源、人脉、供应链优势,对于泰国市场的跑马圈地有好处。从长期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作为茶饮企业,供应链最好是要靠自己打造,这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霸王茶姬在战略决策制定方面如果与泰方发生分歧,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对标星巴克,大单品撑起“东方茶”底气
霸王茶姬创立之初,将“以东方茶,会世界友”作为品牌的核心理念,以“东方茶”布局全球茶饮新棋局。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曾表示,对标星巴克,目标是 “中国销售额超过星巴克中国”。
作为全球咖啡巨头“星巴克”2025财年第一财季营收93.98亿美元,同比微降0.3%,净利润7.81亿美元,同比减少23.77%。中国市场作为星巴克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一季度营收为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与霸王茶姬相比,二者虽然在全球营收规模上仍有差距,但在一季度的增长速度上,霸王茶姬远远超过了星巴克中国区的表现。
与星巴克不同的是,霸王茶姬聚焦“原叶鲜奶茶”,重视大单品策略,其招牌产品“伯牙绝弦”一直以来人气爆棚,以2024年中国市场业绩为例,91%的GMV来自“原叶鲜奶茶”的销售,其中约61%的GMV都来自霸王茶姬前三大最畅销的产品。
由此可见大单品策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与消费者忠诚度,然而大单品策略也蕴含着风险。一旦大单品受到市场冲击、消费者口味变化或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超越,霸王茶姬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星巴克作为传统饮品巨头,在全球市场根基深厚,但在中国市场仍面临增长瓶颈,需要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霸王茶姬作为新茶饮的后起之秀,借助独特的品牌定位、快速的市场扩张以及有效的运营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海外市场的初步成功,为新茶饮品牌国际化提供了借鉴。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余明阳教授表示,霸王茶姬大单品策略的核心在于供应链效率与品牌认知的双重突破。他提到,霸王茶姬通过聚焦“原叶鲜奶茶” 品类,将原料采购、生产流程高度标准化,实现了物流成本占 GMV 不足 1%、库存周转仅 5.3 天的行业领先水平。这种 “做减法” 的策略不仅降低了运营复杂度,还通过集中资源打造出如 “伯牙绝弦” 这样的超级单品(累计销量超 6 亿杯),形成了消费者心智中的强记忆点。余明阳特别强调,霸王茶姬的大单品策略需持续警惕产品结构单一风险,未来需通过迭代优化(如“伯牙绝弦” 5 年迭代7次)和场景拓展(婚庆、办公等群体消费场景)维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