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金蝉脱壳”,岚图“借壳上市”?

东风“金蝉脱壳”,岚图“借壳上市”?

 

近日,东方集团公告宣布,岚图汽车将要以“介绍上市”的方式走向港股,同时,母公司自身则启动私有化进程,从港股主动退场。

 

这一公告宣布后,8月25日,东风集团股份直接飙涨超50%。

 

短期看,东风集团这顿操作,不可谓不妙。

 

长期看,岚图上市会一路长红吗?

东风“金蝉脱壳”,岚图“借壳上市”?

岚图介绍上市,未来会有蓝图吗?

 

岚图此次所谓“介绍上市”,可以概括为:

 

一是把东风集团持有的79.67%岚图股份按比例直接分给所有股东;

 

二是不增发、不融资,直接把岚图股票挂上港交所,完成“介绍上市”。

 

三是由东风武汉投资出面,用股权换回控股股东的股份,用现金打发中小股东,一口气把东风集团股份变成全资子公司,完成退市私有化。

 

对于东风集团而言,此举“腾笼换鸟”,一方面一举扭转母公司估值长期受压的局面,另一方面为岚图这条新能源赛道开辟独立融资的“资金快车道”,让其直接装上资本引擎。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冲击下,传统车企日子艰难,普遍股价萎靡、市盈率较低。

 

像东风集团股份,一家年收千亿的企业,“介绍上市”消息出现前,市值不超过500亿港元,远远赶不上比亚迪、蔚小理,甚至比不上零跑。

 

如今用上“金蝉脱壳+借壳上市”,就能使岚图有着长久想象力了?

 

至少短期看岚图点燃了大家的投资热情。

 

长期还是要看技术、看销量。

 

眼下资本市场给新能源车企定价,是把“科技公司的高溢价”叠加到“传统车厂的估值逻辑”上——只有带上科技光环,估值才能飞。

 

正因为有了科技股估值逻辑在里面,新能源车企的估值才普遍高于传统车厂,这也是东风集团“腾笼换鸟”的原因。

 

为了留住这份溢价,新势力们需要拼命刷“可见度”:月月晒销量榜、上市就放出低于预期的低价。

 

总结起来就是,技术越领先、车卖得越火,估值就越稳。

 

比亚迪为何市值这么高?

 

销冠身份、刀片电池一系列先进技术摆在这,不可能不高。

 

小米股价近几个月一路狂飙,也离不开小米YU7奇迹般的大定。

 

蔚来能够不断融资输血,离不开换电的差异化。

 

此外,前段时间乐道L90大卖,蔚来涨超10%。

 

反观来看,岚图未来相关估值支撑点在哪里?

 

智驾技术上依赖华为,岚图全系上新华为ADS4+鸿蒙座舱,“华”味儿十足,目前来看还是一个不错的卖点。

 

不过华为品牌提供技术支撑越来越多,最近华为又与上汽合作推出尚界。

 

岚图刚刚推出的全新岚图知音,最大的卖点也是华为智驾。

 

大家看到了赛力斯的成绩,以为都会成为下一个赛力斯。

 

可事实上,如今的“华味儿”卖点正在不断被稀释。

 

在车辆配置上,岚图把800V、5C超充、CDC空悬等技术全都堆在车上。

 

乍一看,配上华为智驾,岚图基本上没有技术短板。

 

但是也看不见闪光点。

 

蔚来=换电、小鹏=智驾、问界=鸿蒙、极氪=性能。

 

而岚图=???

 

如何用一句话介绍岚图,并让人记住?

 

好像并没有,岚图的技术全能反而让人记忆模糊。

 

岚图把身价钉在“30 万+华系高端”这条线上,却还没回答一个关键问题:消费者凭什么为它付溢价?品牌缺一枚让人掏钱的“身份标签”,也缺一个无法被复制的差异化理由。

 

技术没有拉开差异化,消费者对其认知也难清晰。

 

就像网上段子说的,开劳斯莱斯,劳斯莱斯会为你说话;开一些新能源汽车,还要替车说话。

 

现在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已经进入了认知战阶段。

 

而认知战要么拼技术,要么拼营销。

 

小米YU 7凭借雷军及小米生态的强大影响力及粉丝效应,一炮而红,把品牌认知轻易地焊在消费者心里。

 

而岚图既没有技术上的绝对差异性,也缺乏强营销能力。

 

上次岚图出圈,还是高管拿岚图比作高档香槟、把小米比作网红奶茶,然后被网友一顿吐槽。

 

当然,吐槽归吐槽,很正常,蔚小理们也经常被吐槽。

 

怕得不是被吐槽,而是消费者冷漠。

 

主要是岚图太一本正经了,在消费者群体中声量实在太小。

 

看一下隔壁民营企业们,哪一个不是制造话题、制造流量的高手。

 

小米不用说,华为本身也是搞流量高手,余承东如今在抖音上也可以说是风云人物。

 

在如今的时代,会营销、会在网上讨好消费者,这俨然成为了车企们的必修课。

 

就连长城董事长魏建军,年过花甲,如今都开始在抖音上耍酷吸粉。

 

岚图在制造话题上、营销上明显有些差距。

 

缺乏标签,营销能力又不足,岚图的销量会如何呢?

 

首先,岚图销量增速非常好看,去年岚图卖了85697辆,同比增长了70%;今年前七个月,岚图卖了68263辆,同比增长了88%。

 

销量增速虽然“好看”,但奈何绝对值太小了。

 

2024年,作为造车新势力三强的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销量分别是221970辆、190068辆、50.05万辆。

 

都是岚图的几倍。

 

今年岚图定下的目标是卖出20万两。

 

也就差不多蔚来和小鹏去年的销量的水平。

 

现在来看我觉得不太可能。

 

今年前七个月才卖了6万辆,在五个月之内,岚图要卖14万辆,销量规模需翻一倍还要多。

 

说实话,除了聘请雷军直播卖车,我想不到第二种办法。

 

而且岚图销量结构严重偏科,除了MPV梦想家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了第一,其余的SUV/轿车销量一言难尽。

 

拿今年6月份来讲,岚图汽车的销量一共为10053辆,其中仅梦想家(MPV)占据销量就超过六成。

 

但MPV这个赛道天花板低,再强也无法把岚图带飞,一旦MPV市场出现价格战或竞品扎堆,岚图就可能面临“一条腿走路”失衡。

 

所以整体讲,岚图作为东风的继承者,未来的前景并不是很明朗。

 

 

东风“金蝉脱壳”,岚图“借壳上市”?

行业竞争加剧:岚图高管又双叒炮轰友商?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今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现在车主买车,不仅开始考虑车好不好,还要考虑品牌会不会倒闭。

 

此前雷军表示过,“未来世界上的新能源品牌可能只会剩下5—8家”。

 

那么岚图会有可能晋级吗?

 

首先二姐觉得岚图不太可能会被淘汰。

 

第一,央企背景摆在这,后面东风集团作为坚实后盾,宁愿母公司退市,也要把岚图推到港股,可见岚图对于东风的重要性。

 

今年7月,东风集团又向岚图增资十亿,进一步强化了资金保障。

 

如今又要上市,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先不说造血能力,至少输血能力不会差。

 

而市场竞争,最终拼的都是现金流,岚图背靠大树,说实话,岚图车主的安全感甚至要比蔚来、小鹏们的车主安全感还要高一些。

 

  • 岚图虽然没有明显的长处,但也没有明显的短板。

 

借助东风集团几十年造车底蕴,岚图汽车机械质感不会太差,如今又与华为深度合作,软件上也在不断弥补。

 

岚图缺的只是民企搞事情的能力、缺的是雷军那种讲品牌故事的能力。

 

这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今岚图把“听劝”当作企业文化,成立用户共创委员会,聆听用户意见。

 

发布会上,CEO卢放说话也越来越有民营企业创始人的感觉。

 

而且卢放本人在抖音上也开通账号,可惜的是,粉丝不到一万。

 

看来打造企业级IP,想要像雷军一样并不容易。

 

营销做不到大家都喜爱很正常,但岚图还是尽量不要发表有争议的言论。

 

8月28日,在岚图知音发布会上,岚图高管绍明峰炮轰友商,表示一些与华为合作的厂商在宣传辅助驾驶时玩文字游戏:用“20万以内就能用上高阶华为智驾”当噱头,实则只有顶配才配备。

 

他呼吁与华为合作的友商在介绍华为智驾时,把每个配置的真实功能与边界讲清楚,别让配置表上的各种方案把用户绕晕。

 

并顺带夸了一下自家品牌“统统配齐”。

 

20万以内的高阶华为辅助驾驶系统?

 

这是哪家车企?好难猜啊?

 

只能说高端的商战往往需要朴实无华的方式。

 

前文还在说华为的卖点被稀释,这不正是生动写照吗?

 

华为的合作伙伴,内部已经开始炮轰了起来。

 

此外,岚图高管在踩一捧一,引发争议上愈发突出了。

 

没记错的话,上文所讲的,将小米比喻为“网红奶茶”、岚图比作“高档香槟”的俏皮比喻,同样是出自邵明峰之口。

 

从旁观者角度讲,车企高管这种引发争议的言论会为品牌引流,但绝对不会吸粉。

 

上次说小米就被网友一顿吐槽,如今又来内涵其他友商,最终会不会也被吐槽?

 

还是说邵明峰上次吃到了小米流量,觉得引起争议的流量也是流量?不如一条路走到黑?

 

真心建议别有这种想法,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万一哪天炮轰错了,自身形象出现差错就算了,连带着品牌形象一起翻车,可就得不偿失了。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信息前沿

自有品牌,正把传统商超推进“火坑”

2025-8-29 18:41:11

信息前沿

顺丰再次带头共同富裕:送员工2亿股股票,“9年之约”共同成长!

2025-8-29 21:55: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