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婴配粉市场品牌竞争加剧,但高端化、超高端化持续为企业带来增长,成为企业眼中的业绩增长动力并纷纷押注这一方向,市场高端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国内外品牌均布局了高端产品,部分品牌的高端线已成为自身增长的重要引擎可以有效拉动业绩提升,这不仅是行业趋势更成为品牌实现增长突破的发力点,助力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拉动利润率,高端产品成主力
尼尔森IQ数据显示1-4月婴配粉全渠道同比增长2.3%,其中线下渠道同比下滑1.4%、超高端+市场同比增长13.3%,占整体市场份额的33.2%,超高端市场和高端市场分别下滑4.8%、14.6%但市场占比达到31.2%、24.2%,不少品牌都布局了超高端及高端产品,比如飞鹤星飞帆卓睿、菲仕兰皇家美素佳儿、合生元派星、a2至初、爱他美奇迹Essensis系列等。
某品牌宣称“臻选荷兰自家牧场1%天然珍奢有机,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路四重有机认证,为中国宝宝带来高端有机的品质新选择”;同时某品牌专业营养品业务集团上半年营收达7.18亿欧元,同比增长18.1%,营业利润2.19亿欧元,同比增幅更高达61%。
某品牌旗下的高端婴配粉宣称采用法国诺曼底海岸牧场奶源,添加6倍乳桥蛋白LPN、5重母乳低聚糖HMO等营养成分以及SN-2pLus+天然乳脂关健营养吸收率达95%;企业整体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实现高个位数年度增长,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3%提升至2025年5月的15.8%。
2025年上半年高端婴配粉市场整体表现强劲,各大品牌依托高端产品的定位优势与卓越品质实现了业绩增长,部分品牌甚至达成营收与利润的大幅提升,同时超高端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这背后是对高端婴配粉的需求不断增多,也展现出企业在高端市场布局的前瞻性与竞争优势;各大品牌通过精准把握消费需求、打磨产品品质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增长路径与业绩数据不仅为自身后续发展提供了方向,也推动行业向更高品质、更精准定位的方向迈进。

一罐奶粉卖价250+?奶源、配方成溢价支撑
在当前的婴配粉市场中,高端产品线的产品规格800g或900g的罐装价格大多在250+元左右,有些品牌甚至能超过400元;比如某品牌1段900g售价253元,某品牌1段800g售价322元;某品牌2段800g售价369元,某品牌2段售价406元。
配方是高端产品价值体现的重点也是支撑价格的关键之一,高端婴配粉配方往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还要经过数十年的持续研究,不断优化配方设计与营养成分组合,品牌在宣传时也会着重于此,比如某品牌旗下高端婴配粉在配方层面宣称“立足于全面自护营养群,升级了关键营养素,博爱阔A2B-酪蛋白+0P0、320%高量高纯度乳铁蛋白、乳源燕窝酸、活性免疫球蛋白等在内的全面自护营养群”。
除配方外高端婴配粉在奶源上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产品价值,大部分品牌以“A2蛋白、有机认证、娟姗奶源”等稀缺性奶源,或结合“有机+A2、有机+娟姗、娟姗+A2”等复合奶源强化奶源品质。以娟姗奶源为例,全球娟姗牛总量至今仅占奶牛种群的1%,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在全球奶牛1%的娟姗牛种群里,能产出纯正A2β-酪蛋白的奶牛更珍稀,有数据显示,全球仅有0.3%的娟姗A2β-酪蛋白奶源。这些奶源优势使得高端婴配粉在品质和营养上更具竞争力,从而支撑其较高的价格定位。
高端婴配粉的高价为品牌投入优质原料、研发精细配方、优质稀缺奶源等提供了空间,这些多方面组合在一起共同提升产品价值。当前高端婴配粉既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为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了更优质的营养保障,随着对健康营养的需求持续增加,未来高端婴配粉市场将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国产、进口区别,集中在奶源、质量标准上?
近年来国产奶粉品牌发展快速,但之前三聚氰胺事件依旧影响着市场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很多人认为进口奶粉更优质,在购买时也会更倾向于国外品牌,但其实国产奶粉品质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两者各有优势,主要区别在于奶源、配方标准上。
在奶源选择上,国产品牌大多都是用国内奶源,比如飞鹤、完达山旗下一些产品宣称采用黑龙江自控牧场奶源,君乐宝、三元旗下一些产品宣称采用河北自控牧场奶源;也有部分国产品牌宣称使用国外进口奶源,比如澳优能立多爱优采用新西兰进口奶源,合生元在法国建设自有工厂、合生元派星就采用法国进口奶源。
进口婴配粉品牌普遍采用境外奶源,目前,世界黄金奶源地带主要聚集在北欧的荷兰、丹麦、瑞典、挪威、瑞士、奥地利、德国阿尔卑斯山脉和澳新以及爱尔兰天然牧场地区,这些地区以优质的牧场和严格的监管著称,给人们留下了奶源质量较高的印象。
在执行标准上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营养成分、标签标识方面,根据规定,国产婴配粉必须符合中国国家标准,进口婴配粉中原装进口产品可以执行原产国标准,但是要走跨境购渠道,也就是说国行版进口奶粉要想在国内售卖也必须执行中国国家标准。
国产婴配粉对铁、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含量要求较高,进口婴配粉可能因原产国饮食习惯营养成分比例与中国标准不同,比如欧盟奶粉铁含量普遍低于中国标准;国产婴配粉包装需印有中文标签,标注国食注字YP(国产),进口婴配粉原装进口产品一般无中文标签需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国行版需印有中文标签和国食注字YP5。
目前从产品层面看,国外品牌和国内巨头的差距越来越小,国产头部品牌奶粉在安全性、营养性和科学性方面已具备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的实力。

品牌力之争,品牌厚度与护城河比拼
在高端婴配粉市场竞争中,品牌厚度积累与护城河的构建是决定品牌长期竞争力的关键之一,进口与国产高端品牌的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进口高端婴配粉一般都比较注重科研背书,多数进口高端品牌依托母公司或集团的长期科研积累,将临床研究数据、专利配方技术等作为品牌宣传的支撑。比如某品牌宣称拥有A2型蛋白专利技术,对A2型蛋白质研究超20年,通过临床研究证实A2型蛋白更亲和人体、减少肠胃不适、提升自护力等;某品牌宣称37年母乳研究、发表超90篇权威论文,临床研究证实HMO(母乳低聚糖)对肠道健康和自护力的积极作用等。
国产头部高端婴配粉品牌近些年也比较注重科研,不少还倾向于通过全链条透明化构建品牌厚度与信任壁垒。随着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溯源需求的提升,国产高端品牌纷纷聚焦“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管控,通过公开奶源地信息、生产工艺流程、质检标准等方式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生产全过程。
为了构建品牌护城河,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高端婴配粉都将高端产品打造为品牌大单品,并加大品牌建设投入。高端产品是一个品牌的形象代表承载着核心技术与价值,因此品牌会在高端大单品的营销推广、渠道布局、用户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强化大单品市场认知度,同时大单品的良好市场表现也会反哺品牌形象进一步构建品牌护城河。
这些差异化与共性的策略推动了高端婴配粉市场的多元化竞争,也促使品牌不断优化自身优势,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品牌厚度与护城河的比拼或将更聚焦于技术、信任度等方面,推动行业整体品质与品牌力的提升。

增长倚靠,渠道需求度和粘性
在高端婴配粉的市场流通环节,渠道需求度的差异与粘性的强弱可能会影响品牌的市场触达效率与销售稳定性。
高端婴配粉的渠道主要聚焦于一二线城市高端商超、大型母婴连锁店、跨境电商平台上,这些渠道的消费客群与高端婴配粉目标用户高度重合能精准触达有高品质需求的消费者;大型母婴连锁店的专业育儿服务、丰富的母婴品类组合与高端品牌的专业形象契合,可提供更贴合高端用户需求的购物体验;跨境电商平台则能满足部分家长对进口高端产品的选购需求,同时突破地域限制补充线下渠道的覆盖空白。
渠道粘性不仅取决于利润空间也与品牌影响力和动销能力相关,对于知名度高的大品牌而言,尽管单件利润可能低于中小品牌或部分高端系列,但其消费者认知度高、自然流量大属于“通货型”产品,能够为渠道带来稳定的销量和客流,因此渠道在选择品牌和产品时并非仅以利润为导向,也会综合考虑品牌定位、消费需求与店内品类结构,进行科学选品和组合配置。
高端品牌的渠道粘性也与产品定价策略、市场推广有关,品牌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定价同时还要保障渠道合作伙伴具备持续且合理的利润空间从而增强渠道的粘性。
渠道需求度和粘性并无高低之分,还会直接影响品牌的市场表现和长期发展,高端品牌通过选择合适的渠道能够更好地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优化产品利润和销售策略品牌可以增强渠道的粘性,确保产品的稳定销售和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
行业思考:今年上半年高端婴配粉市场表现亮眼,品牌通过精准定位和高品质产品实现业绩增长,价格虽高但凭借配方和奶源等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的需求,另外国产与进口品牌各有优势推动市场多元化竞争。未来品牌需持续优化产品、提升透明度、加强科研投入,以巩固市场地位并推动行业品质升级,满足对健康营养的持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