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狂增78%,净利却下降 39%!石头科技为何增收不增利?

在A股市场,石头科技曾头顶“扫地茅”的耀眼光环,股价一度直逼茅台,成为智能清洁领域当之无愧的标杆企业。

然而短短数年,这家昔日的行业翘楚便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泥沼。

2025年上半年,石头科技交出的成绩单令人瞠目结舌:营收达79亿元,同比增长78.96%,可归母净利润却同比暴跌39.55%。这一巨大反差,不仅让投资者大跌眼镜,更将智能清洁行业激烈竞争背后的深层挑战赤裸裸地暴露在众人面前。

蓝海褪色:行业竞争从“增量分食”转向“存量厮杀”

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涌起以及技术的不断迭代,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迅速走进千家万户,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然而,在短短五年间,这片充满无限希望的蓝海便迅速泛红,行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想象,已然从曾经的“增量分食”阶段,快速转向“存量厮杀”的局面。

从IDC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16.5%,市场似乎仍在稳步增长。但深入剖析行业格局就会发现,行业前五名(石头科技、科沃斯、追觅、小米、iRobot)合计市场份额提升至64.8%,较去年同期增加4.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前五名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四席,而昔日的全球龙头iRobot市场份额却大幅腰斩至8%。这一变化并非是由全球需求的扩张所驱动,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将国内惯用的“价格战”“渠道战”模式复制至全球市场,本质上是全球市场的“内战升级”。头部企业通过多维度对竞争对手进行挤压,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渠道方面,线下门店成为智能清洁行业必争之地。

由于智能清洁产品普遍单价较高,且具有较强的体验性,用户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高度依赖线下场景的体验。因此,线下渠道的布局差异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以及抗风险能力。

追觅科技产品经理何剑涛透露,2025年追觅全球市场份额突破的核心策略是“线下先行”,截至7月已在海外核心市场铺设超500家线下体验店;反观石头科技,仍以线上渠道为主,2025年上半年国内门店仅突破300家,与科沃斯、追觅的千家规模差距显著。

这种渠道布局上的差异,直接体现在企业的成本结构上。石头科技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激增144.51%,达到21.65亿元,其中平台服务费及佣金达3.52亿元,广告及市场推广费更是高达15.06亿元。

在技术方面,同质化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当前,扫地机器人行业陷入“参数竞赛”的怪圈。尽管头部企业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40%,但创新大多集中在“吸力数值提升”“续航时间延长”等表层参数,未能突破“污水箱发臭”“干渍清洗效果差”等核心痛点。

更为严峻的是,技术门槛低还引发频繁的专利纠纷。

2023年,追觅指控石头科技“仿生机械臂”技术侵权,双方在国内外的法律战场展开激烈的拉锯战。2024年6月,追觅在618期间申请诉前行为保全,导致石头科技多款产品在电商平台下架;8月,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判决石头科技停止销售并召回相关产品,虽最终撤销禁令,但已对其欧洲市场布局造成实质性冲击。

法律人士分析认为,智能清洁行业的专利战本质上是市场地位的争夺。头部企业试图通过专利布局构建竞争壁垒,但过度诉讼会抑制行业创新活力,不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战略失焦:多重矛盾下的“内耗式扩张”

如果说行业竞争升级是外部挑战,那么石头科技自身战略的摇摆与失焦,则是导致其“增收不增利”的内在核心。

其一,“以量换价”透支利润空间。2024年下半年,为应对追觅、科沃斯的渠道挤压,石头科技采取老品降价、减配促销的策略,Q7Max系列降价幅度超26%,虽推动国内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04%,但毛利率从2023年的53.93%骤降至2024年的50.14%,净利率更下滑7.15个百分点至16.55%。这种高营收、低利润的增长模式,本质是用短期市场份额换取长期盈利能力,尤其在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其二,多元化布局陷入规模扩张却效益滞后的被动局面。面对主业增长压力,石头科技试图通过拓展洗地机、洗烘一体机开辟第二曲线,但成效未达预期。2025年上半年其洗地机毛利率仅33%,远低于扫地机器人的55%,且需面对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巨头的品牌压制。更关键的是,洗烘一体机业务自2024年推出H1系列后,因技术差异化不足、渠道覆盖有限,未能形成有效利润支撑,多元化反而成为资源分散的“负担”。

其三,港股上市冲刺难掩“造血能力”不足。在业绩承压与股价较2021年峰值下跌44%的背景下,石头科技启动港股上市计划,试图通过“A+H”双平台融资缓解资金压力,但市场质疑声不断。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石头科技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23亿元,同比下滑179.84%,存货规模暴涨172%至31.3亿元。若石头科技无法证明主业造血能力,双上市可能沦为“资本自救”的无奈之举,难以获得投资者认可。

其四,技术创新陷入“噱头大于实用”误区。以G30Space探索版为例,其搭载的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虽引发市场关注,但实际使用中需搭配专用收纳箱,且存在物体掉落风险,用户体验大打折扣。行业专家指出,当前扫地机器人的AI功能,如RRmindGPT智慧交互,仍属“锦上添花”,用户核心需求始终是“干净、省心”,脱离实际需求的技术创新,不仅无法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反而会增加研发成本,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破局路径:回归主业本质,重建竞争壁垒

面对内外困境,石头科技若想重塑“扫地茅”光环,需摆脱短期规模焦虑,回归智能清洁主业本质,从以下四个方面重建竞争壁垒。

首先,优化价格策略,平衡营收与利润。石头科技应重新审视价格策略,避免单纯依赖降价促销。一方面,进行精准市场细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差异化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溢价能力。通过广告宣传、公益活动等方式,塑造科技、可靠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更高价格,从而摆脱“以量换价”的恶性循环。

其次,审慎推进多元化,聚焦核心优势。石头科技需要对多元化业务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市场需求、竞争态势、自身优势等因素,确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对于洗地机、洗烘一体机等业务,若技术差异化不足、渠道覆盖有限,可考虑与其他企业合作或暂时放缓发展步伐,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同时,建立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确保核心业务和多元化业务之间的资源平衡。

再次,强化主业造血,提升上市吸引力。石头科技应聚焦主业,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稳定性。一方面,优化运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货规模,避免存货积压占用资金。另一方面,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收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加强市场营销和渠道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最后,回归用户需求,务实技术创新。石头科技应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同时,建立技术创新评估机制,对技术创新项目的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技术创新能够为用户带来实际价值,同时具有商业可行性。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的名言恰是当前智能清洁行业的真实写照。

在渗透率尚不足10%的广阔市场里,石头科技正面临关键抉择:是继续在盲目扩张与短期逐利的歧路上越陷越深,最终被市场浪潮无情吞噬;还是回归用户需求与技术驱动的本质,以破釜沉舟的勇气重建竞争壁垒,在激烈的行业“内战”中突围,重塑“扫地茅”的辉煌?

答案,就藏在其每一次战略决策、每一项技术创新之中。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评判,而市场,也终将见证,谁才是那个能真正引领智能清洁行业走向全球、创造持久价值的弄潮儿。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信息前沿

高圆圆代言首款婴幼儿奶粉,美赞臣蓝臻始终以“高标准”推动产品创新突破!

2025-9-16 15:53:58

信息前沿

【成都东大2025胃肠镜检查】出现3种不适感,当心慢性胃炎到来了

2025-9-16 18:23: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