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啊,管管携程吧

企业家还是经济学家,这也是一个奇妙的”二选一”

作为经济学家,「象先志」认为梁建章的眼光确实很超前。

9月17日晚,“郑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了行政约谈,原因是携程存在“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问题。截至目前,携程方面还暂未回应。

而就在约谈携程前,携程发布亮眼的二季度财报后这个黄金时间段,梁建章和携程联合创始人范敏就提交了减持计划,他们分别减持了7375万美元和454.44万美元,合计共约5.6亿人民币。

利好落地之后,利空来临之前,想找到这样的黄金卖点真是难上加难。「象先志」只能说,经济学家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微观层面的微操,是否只收割国人?

不久前,携程刚刚发布了成绩亮眼的二季度报,营收利润双增长:总营收148.43亿元,同比+16.22%;归母净利润48.46亿元,同比+26.43%,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光住宿预订收入就同比增长21%,达到了62亿元。出海业务也大幅增长。

但结合最近的事件,成绩单的”漂亮”很可能是”竭泽而渔”式的漂亮。毕竟商家都要被薅秃了。

这次携程被约谈,有较为突出的两个问题:价格调配和涉嫌隐形二选一

价格调配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携程会通过行业内臭名昭著的”调价助手”来调配酒店价格。比如平台商家自己定价300一晚,”调价助手”会在未经商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下调10%,以促成酒店的实际销售达成。

有人说:这不挺好吗?帮着酒店把产品卖出去了,还挣钱了,盘活了闲置资源。

但实际结果是,酒店自身核算的成本价几乎完全失效,挣钱亏钱全都是携程说了算。但携程自己一定是挣钱的,毕竟平台只抽佣,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事儿。

最狠的是,这个调价助手还不能关——也不是没有关闭功能,只是商家关闭这个功能,要面临业务审核,那决策权就又回到了平台这一侧。有商户反映,即便关闭成功,调价助手功能甚至后续还可能会自动开启。这几乎等于完全剥夺了商户的定价权,把酒店们当作自己的打工仔和商业下游了。

太残暴了,抢夺定价权、强买强卖。商户们本来想找携程当大哥,帮自己多挣点钱。没想到携程把商户们家都抄了,想当商户的爸爸。

说到底,携程是诸多平台经济商业模式的典型案例,提供的是将资源和需求有效对接,实现高效匹配和价值放大。而平台经济最终也希望能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三方共赢:用户需求高效满足,商家资源得以高效匹配,平台从中间获得收益。但很显然,携程在这个三方平台中,选择牺牲了商家的一方的利益,用来填补自己的胃口。

再说到二选一的问题,携程确实没有明面要求用户二选一,但一个东西看着像二选一,做起来只能形成二选一,商户也觉得他是二选一,那他就是二选一。

根据报道,携程设置了对于商家的一系列规则。所谓特牌、金牌等规则,实际上就是在推荐搜索中获得了能更好展示,想成为特牌和金牌商家,面临着不能在其余OTA平台上线、或上线后价格要低于其他平台5%等不平等条款。简而言之就是,想从我这里挣钱,别家你就尽量不要考虑了。而携程多年在OTA上面的积累,较高的市场份额,实施这样的行为可能涉嫌垄断。

作为商家,选择了携程,携程收商家佣金、对商家上其他平台间接设置障碍、还通过调价降低了商家利润。本来也许是站着挣不到钱,现在可好,跪着把钱亏了。

每一个酒店单品,都是一个商品,灵活调配价格倒是十分合理。但作为平台方,携程通过自己的平台霸权,肆意调配酒店价格,猛猛操作平台商家的做法,可以说完全站在了《反垄断法》的对立面。当然,我们可以从各种途径知道,携程在国内是不断给商家施压,但在发展势头迅猛的出海业务上,梁建章是否也有如此犀利的手腕,对待法律条规更为严苛的海外地区呢?

不怕欺负人,就怕窝里横。

这套凭借既往身位优势,到平台裹挟用户形成的流量优势,最终落回企业盈利优势的组合拳,确实奏效。作为企业家,能让携程在一众老牌互联网公司中仍旧保持较高增长,梁建章的部署与决策能力,确实可见一斑。

宏观经济的关注,与公司气质脱节

相比业务层面的微操,梁建章在宏观经济方面的建言献策绝对是企业家中名列前茅的。核心聚焦于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长期影响,以及通过政策调整应对产能过剩、创新力衰减等挑战。

他多次警示社会人口问题、建议降低合法结婚年龄,持续关注经济结构,经济学家的身份和系统性思维为我国的经济问题提供了非常独特的视角。

随着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他在为整个社会的经济模式和人口结构优化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一众会赚钱的企业家中,属实是领先水准。

我们说其他企业家在讲自身业务时,多多少少夹带了些私货,无论是宣称自身企业与时下发展的契合性,还是为后续自己公司业务发展发声铺垫。大家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不赚钱的事儿我不吆喝。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大家只会选择性去做。

说回梁建章,他却在不断剖析分析中国人口结构以及提出优化建议,直到把自己的微博喊封号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发声。当然,除了宏观层面的发声,携程还在一众企业中首先实现了确定性的居家办公,这更是让一大批职场人士怨声载道:说好的一起996,怎么你浓眉大眼的携程先叛变了?当然,居家办公自然只是明面上的优势,其实背后更是梁建章试图对于公司成本控制、管理模式的一次试验。

综上,我们在梁建章身上看到了一种莫名的割裂感。作为学者,他为社会发展而发声、为解决社会问题率先用携程试点、为社会人口工作模式开辟新模式。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家,他将合作伙伴权益几乎压榨到了极致,甚至某种程度上允许携程实施可能涉嫌垄断的竞争策略——作为经济学家的他一定了解垄断会对行业及社会产生的影响。

当大家讨论携程时,都更希望在梁建章的管理下,携程可以走出中国OTA老大哥的风度,一种带领行业蓬勃向上、帮助合作伙伴逆转颓势、在国际业务上面对Booking等国际OTA企业也不遑多让的态势。

但也许我们在梁建章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经济学家的责任感,但在他管理的携程上,我们却很难看见。

梁总啊,管管公司吧。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信息前沿

追觅胜诉科沃斯:初看是商战剧,再看原来是武侠剧

2025-9-22 21:48:51

信息前沿

小红书,要“有用”,还是要赚钱?

2025-9-23 12:52:1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