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

共享充电宝会“盗取”你的隐私?

最近,公安部网安局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重要提醒:

警惕身边的共享充电宝陷阱

警方表示,你常使用的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一旦插入手机,可能就会盗取你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通讯录、照片、视频等等。据了解,这些充电宝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商场里的可租赁移动电源,二是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三是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不过,对方并没有详细公布究竟哪些品牌存在隐患。

只是提醒大家,不要使用非正规途径的充电宝,如果手机弹出是否“信任”提示需要保持警惕。“木马”多通过USB调试模式进行传播,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隐私,不对外部设备开放信任权限。共享充电宝厂商也应该定期维护检测设备安全性。

e24bfec85bd041e1a1c1660ecba065af?from=pc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注意到共享充电宝在隐私方面的漏洞,之前央视315晚会就曾公开揭秘,当一个正常的充电宝被拆开,如果不法分子进行改造,在内部加上芯片,而用户租用了这些被动过手脚的充电宝后信息会被窃取,甚至最后拔掉了充电宝,手机依然处于被控制的状态。

d2a037619e704a239ac5bdbe2c5e7367?from=pc

USB 调试模式是安卓提供的一个功能,开启USB调试模式后,可在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之间复制数据、在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等。更可怕的是,如果开了 USB 调试,那对方可以在你手机上安装任意 App, 包括木马。拔掉线也没用,手机已被控制。要判断共享充电宝是否存在木马病毒很简单,在使用的时候,手机上一般会有“是否信任”、“是否允许访问数据”等等提示,一旦点击 “信任” 之后,手机上的所有信息都会被自动同步,包括视频、照片、通讯录、短信等。

当然,还可以给用户的手机安装一些 App 赚取推广费用;还可以推送广告、访问某些特定网站等进行刷流量来变现;甚至会借助用户的手机进行网络攻击等等行为。如果某天你发现手机内突然出现许多自己没有安装的 App 的时候要谨慎了。

而且你会发现手机接到垃圾短信和垃圾电话的频率越来越高,相册里也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得照片,所以一定要租用来自正规渠道的共享充电宝和大品牌服务商提供的产品,避免使用来路不明、品牌小众的充电宝,尤其是免费赠送的产品;安卓用户没有特殊原因,不要打开开发者模式。

2878285c245e4a94a1c404be22b81ad7?from=pc

看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这次对于共享充电宝的讨论又一次将这个行业推上了热搜,自2017年起开始发展,共享充电宝行业先后经历了爆发、沉淀阶段,2019年起市场开始走向成熟,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行业发展受挫。

即便如此,行业发展势头依旧是有增无减,根据艾媒咨询《2020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已达2.29亿人,随着5G技术推广和短视频应用对设备电量消耗增多,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再见一元时代

如果说有谁见证了共享经济从无到有,再到破灭与复归平静,非共享充电宝莫属,这应该是目前共享经济中做得最好的项目之一了。前两年,共享经济如火如荼,什么共享雨伞、共享图书馆、共享健身房、共享小马扎、共享篮球等等,什么妖魔鬼怪都有,正所谓“共享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但能够坚持走下来并盈利的寥寥无几,目前也只有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还在不断的扩大市场。

这里面共享单车经历了几轮生死交替之后,原来的团队早就被巨头们收编的差不多了,只有共享充电宝还在闷头挣钱,一边悄悄涨价,一边收割用户,据《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实现盈利主要原因之一是稳健的盈利模式与现金流。对比其他行业,共享充电宝需求比较大,现金流入有保障,再加上后期维护费用较低,未来很容易回本。

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租赁交易规模达到79.1亿元,呈现141.3%的高速增长,增长势头不容小觑。

有机构调查显示,除了早期培养用户习惯疯狂烧钱补贴,现在的共享充电宝在一线城市早就开始涨价,从1小时1元,涨价到1小时4元,使用一天的上限在20元-30元不等,有些品牌使用上限更高。大多数品牌以半小时为计费单位,超出半小时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费。除此之外,不同商场共享充电宝的租用价格也不一样,有一次我在一个人流量不太大的商场借用了一个充电宝,1小时也就2块钱,后来在另一个比较大的商场借用了相同牌子的充电宝,1小时变成了3块。

9688e31078f84fe09acec1ea74acfbd7?from=pc

微博上关于“共享充电宝为什么越来越贵”的讨论有上千人,大家搞不懂即便是企业要增加收入,也不能涨的太过分吧,而且如何收费,如何划分区域一直都没有一个标准的规范。同一品牌在不同区域可以收取不同费用,不同品牌在同一区域收费更是千差万别,而且这些费用差异,只有在消费者归还充电宝的时候才能看到。

43037947553f40138b06741a61977bc2?from=pc

除此之外,还不上充电宝是常有的事,因为每个品牌机型和价钱都不一样,同一个地点投放的机器也不一样,有时候你看到一家店摆放了三四台机器,唯独就是没有你手里的型号,有些品牌会在app上告诉你附近哪里有归还点,跟着地图更方便些,有些则需要你自己去找,最关键的是,即便找到了也不一定有位置,时间就这样被浪费掉。

aa1a0a8e2f9443eeb51048dcb918bc02?from=pc

这一刻,原本就是为了方便携带和归还才设立的共享充电宝,已经偏离了初心。有时候想着要不待会儿来还,最后等再想起来的时候就得花钱买下来。没有人愿意一百元买一个充电速度并不快,质量一般的充电宝。以至于现在出门如果要借充电宝,我都会在离机器近的地方转悠。

968fcece9a9c4f1aaac79253d38279a8?from=pc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共享充电宝企业不知道吗?

当然不是,这些人对不同柜机和不同区域收费不同的现象心知肚明,你如果去问客服,她只会告诉你,定价会综合考虑设备成本、场地租金、运营人员工资成本等情况制定价格,用户看到不同商户收费标准不一致,可能与公司定价策略或者商户参与制定有关。而且租借页面有提前显示资费,用户可自行选择价格。简单点说,我们并没有强迫你使用,觉得贵你可以选择其他品牌或者机器。

这对于早就习惯了温水煮青蛙的我们来说,不是常有的事?我们在借充电宝时并不会考虑到其价格因为,一两块钱的差别在急需用手机的前提下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场所,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已经远大于价格。

韭菜之所以被称为韭菜,往往都是在被收割的时候才后知后觉,互联网行业一向如此,共享经济作为新生事物,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为了让人们体验并加大使用频率,必然会使用低价甚至亏本“烧钱”的方式来推广。待推广到市场成熟,价格战就结束了,涨价是必然的,因为企业也要盈利。

9f6771f26d8944a9bb915217e34cf6cc?from=pc

图源:艾瑞咨询

共享充电宝背后的大佬们才是真正洞察消费的那群人,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场景下你愿意掏更多的钱,比如景区和封闭场所一定比户外更贵,夜店和KTV一定比其他地方都贵,毕竟当你喝的迷迷糊糊的时候也就顾不上价格,更顾不得还。

不知道是不是企业盈利了,以至于现在都懒的维护,上次想要在商场借个充电边宝,要么充电头是坏的,要么扫了码拿不出来,好不容易借到一个,冲了半个小时只充了不到1%的电,感觉花钱充了个寂寞。另外,归还的时候还得注意是不是还上了,别以为插进去就完事,有时候不注意即便你已经归还,该计时还在计时。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统计显示,包括云充吧、怪兽、小电、速绿在内累积被投诉量达几万次,而那些已经习惯了低价和便利的消费者,最终也是大数据杀熟的对象。

2d0368bfa51c4f0c9002564cbb39b9b1?from=pc

在企业吃肉的时候,商家自然也能跟着喝口汤,挣点小钱。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完成79.1亿元的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41.3%,行业头部的四家平台均已实现盈利。艾媒咨询预计,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达4.08亿人。

猎杀时刻开始

2017年5月4日,陈欧宣布“街电”获得聚美优品3个亿的融资后,王思聪在朋友圈讽刺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X,立帖为证。如今,三年过去,曾经群雄割据的共享充电宝市场已经形成三电一兽的局面。以街电、来电、小电、怪兽为主的共享充电宝品牌都已实现盈利,充电宝变成了摇钱树。

原本2018年的时候,大多数品牌定价还是1元1小时。2019年开始,逐渐变为2元半小时,再陆续往上。

为什么越涨越贵?

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盈利需求,共享充电宝企业还面临着逐渐高涨的入场费和利润分成,据他了解,共享充电宝行业给商家的平均利润分成大概在20%左右,一些特殊点位则能达到50%甚至70%,扣除掉这些费用,还要填补之前因为补贴带来的亏损,这样才能拿到后续融资。

互联网领域,从来就没有用户能不能接受涨价这个说法,当初滴滴打车和外卖也很便宜,现在还不是照样涨价。手机充电毕竟是刚需,当你需要一个充电器的时候,价格涨个1块2块根本反应不过来。一旦共享充电宝背后的企业在不断试探出用户的底线后,就会默默提升费用,而这个阶段也正是资本下场收割盈利的时候。

随着共享充电宝走进盈利周期,盯上这块蛋糕的巨头也是蠢蠢欲动,2019年12月,怪兽充电获5亿融资。今年5月,美团突然宣布杀入充电宝行业,开启疯狂地推。7月,小电科技接受上市辅导,拟创业板上市,冲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8fcf50dcb81943b7bfe212ff8e7d3097?from=pc

虽说美团比较财大气粗,但是三电一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且不说现在三电一兽已经占领了共享充电宝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背后还有资本的支持。

小电科技背后是腾讯、苏宁等顶级投资方;街电背后是聚美优品;怪兽背后的资本方包括小米与高瓴资本;来电的背后有红点创投中国基金与九合创投。

只不过在持续涨价的背景下,用户能够忍受多久还是个未知数。作为一个以服务为核心的行业,如果不能提供更为优质的用户体验,想必消费者仍会趋向“购买充电宝”而不是“租赁充电宝”。

现在一些企业为了让用户可以多充些时间,还刻意限制了共享充电宝的充电功率,真不如自己带个充电线出门,或网上买一个,基本在百元以内。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和快充的普及,消费者对于充电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像海底捞之类的商家,已经开始在餐桌上,配备无线充电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也出现了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的路灯,何必再花更贵的钱享受低效的服务。

601ec2e9207245359a03cb3eabab0b95?from=pc

企业有随意调价的自由,用户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原本共享充电宝就是作为工具被用户使用的,但每次借用时还要收集消费者的手机号、地理位置、实名认证等,这既不会影响充电的速度,还会带来个人信息泄露、黑客攻击等各种风险。

充电确实是刚需,共享充电宝应该从共享入手,为社会创造更积极的价值,但是现在从各个平台发展来看,虽说改变了用户使用习惯却很难让其产生对某一品牌的使用黏性,行业壁垒较小,任何一家拥有财力和流量的企业都能够轻松入局。

互联网领域从不缺乏入局者,一个概念的兴起,先不管产品和商业逻辑,只要是大量的资本涌入就会造成一个现状:产品确实有需求,可市场瞬间成红海,后期只能合并。合并意味着什么?

相信大家都清楚。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