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以来,消费电子行业与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已经见证了华为、小米等智能手机品牌先后下场造汽车,印证了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和协同的新趋势。而在这场跨界竞争中,被收购后的魅族也紧跟其后,藏身于汽车主机中,企图在汽车产业发展中一展身手。
面对汽车智能化的浪潮,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汽车业转型的大方向,而手机与电气化的汽车互联互通就是关键。正因如此,吉利控股集团在2021年9月投资100亿元成立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向智能手机市场发起挑战。李书福表示:“汽车智能化前景广阔,不能只停留在汽车产业。通过布局手机业务,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可以实现超级协同。”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魅族的新东家必须克服诸多挑战。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拼杀成“血海”,竞争激烈。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星纪时代董事长李书福坦言:“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
吉利整合魅族,图的是什么?
一方面,吉利希望建立自己在消费电子市场的品牌地位。虽然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但吉利通过整合魅族资源,将在手机产业布局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此前,格力、TCL、海信等企业也曾发布过自家品牌手机产品。尽管销量惨淡,但它们表明了造手机并非难事。吉利与魅族的合作,也将为其在手机市场的崛起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吉利希望将汽车产业与消费电子产业相互融合,打造用户生态链。据了解,魅族科技已
在 Flyme OS 迭代超过 10 代的经验基础上,组建了专注于研发汽车软件交互体系的 Flyme Auto 团队,并在武汉建立研发中心。这意味着,新的星纪魅族将借助其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助力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然而,这一目标并非易事。毕竟已经成了珠海小厂的魅族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面临华为、小米等品牌的激烈竞争。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下滑,也使得重整后的魅族的发展之路充满挑战。此外,魅族前不久宣布将进军 XR 领域,这无疑也会分散其在汽车产业的投入和精力。
实际上,汽车与消费电子产业的融合并非易事。传统汽车制造商如吉利在汽车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但在消费电子产业的竞争中,其经验显然不足。而魅族在消费电子市场软件层面具有竞争优势,但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同样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新的星纪魅族在汽车产业的布局与发展将如何影响其智能手机业务。毕竟,汽车产业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极大,星纪魅族需要在不影响其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平衡两者的发展。此外,从长远来看,魅族需要在汽车与消费电子产业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以确保其在这两个领域的战略布局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魅族在汽车与消费电子产业的跨界之路充满挑战。尽管汽车智能化和消费电子产业融合的趋势已经日益明显,但星纪魅族如何在这两个领域实现双赢,仍需不断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