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天使一面魔鬼,共享单车正在经受市场合理性洗涤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疯狂扩张之路后,共享单车在很多地方由于政府的紧急叫停,让共享产车在国内陷入了尴尬的窘境。当然,对于共享单车的这个新事物,确实解决了人们短途出行的刚需,但受资本极速扩张的需要,以摩拜和OFO领头的共享单车企业纷纷被政府套上了“牢笼”。

资本追逐丧失商业原有价值

共享单车从诞生之日起似乎注定是烧钱的,摩拜单车原版造价成本高达3000,而与其功能相近的ofo单车成本仅200元左右,但ofo单车高损坏率,也使其后期不断投入维修养护费用。

不过众多周知,摩拜和ofo已经成功拿到了E轮融资,而在这之前,摩拜和ofo以及多数共享单车都是以投放单车数量来抢占市场,一方面来说,大量的投放单车既可以给用户提供即时性的骑行需求,也就是当用户在有骑行需求的时候,身边如果有自己注册的共享单车,那么自然会毫不犹豫的骑行,如果没有那么在日常的行走观察中,用户就会注意自己周围哪家的单车数量较多,从而在选择注册后当有骑行需求的时候可以确保自己有单车可骑;另一方面来说,单车数量较多的企业可以加速抢夺用户的首次入驻,当用户依靠自己注册的共享单车满足骑行需求的时候,当需求量达到一定频次的时候就会在用户那里形成惯性思维(包括摩拜和ofo推出的免费骑行),而且数量较多的单车展现在街头巷尾,给潜在用户形成了强有力的保障性品牌效应,如果一旦有了骑行需求,那么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可以在多个据点看的见的共享单车。

不过,资本的疯狂加注,共享单车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抢占市场份额,过度的投放单车数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出行市场秩序,虽然多数城市紧急叫停了单车的投放,但造成这种恶果的其实就是共享单车企业自己,因为单车企业一味的投入单车数量却没有合理的分析市场需求,将一次又一次的资本加注都大部分的用在了单车的数量和用户的补贴上,而至于市场的合理停放大多数单车企业却没有进行有效的布局。

当然,有个别企业也进行了尝试,例如摩拜推出的“摩拜智能停车推荐点”,这种智能推荐停车点主要由智能停车桩和地面围栏线所划出的区域组成,内含一体化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自供能源能。而且采取了智能停车桩智能模块的无线信号发射技术,加上精确定位算法迅速判断单车停放位置及状态,实现了亚米级的定位。

不过仅仅这一点并不能保证人们就不会乱停乱放,虽然摩拜通过大数据、红包车、信用分奖励等各种引导机制,以引导用户将车辆停放到智能停车点上,但相比整个共享单车市场,摩拜的这种单兵作战显然没有引起其他单车企业的共鸣,因为在政府没有明确的规定之下,很多企业宁愿把风投的钱用在市场份额的抢占上,无论是下一次的融资还是基于用户的二次开发都要比那些看不见的政绩来的实际的多。

所以共享单车之所以造成今天这种局面,本身的责任应该还是单车企业自身,没有合理有效的进行投放,经过市场的检验这些新模式暴露出来的弊病影响了原有的市场秩序,政府虽然提倡新模式的发展,但也不能让新模式肆意妄为,为了保障市场的合理健康运行,只能停滞单车数量以确保现有的状况不在恶化。

多方融合压迫企业良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超30家共享单车企业。除了摩拜单车与ofo单车两大巨头外,其余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明显。据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6月,ofo共享单车、摩拜单车和酷骑单车分别以51.9%、45.2%、4.6%占据中国共享单车APP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同时意味着,包括小蓝车、永安行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的APP最多只能覆盖不足4%的用户。

虽然从数据上看其他共享单车在整个共享单车的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多,但至少没有让共享单车形成寡头垄断时代,这对于用户来说其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就拿摩拜和ofo两家共享单车来说,虽然摩拜单车和ofo凭借市场占有数据已经构成国内共享单车第一梯队,但两家为了更多的抢夺用户、更好的服务用户竞争依然胶着。而在二者互怼摩擦的情况下,用户就成了最大的受益方。

今年以来,摩拜与ofo开始了免费骑的竞争,从三天免费到一周免费,再到一个月,似乎这场烧钱大战愈演愈烈。近期,摩拜单车推出“2元30天、5元90天”的优惠活动,意味着摩拜的顾客只需要支付象征性的费用,而非一次1元的“最低消费”。ofo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免费骑行月卡”,抢到“月卡”的用户可以在一个月内免费骑行。

尽管两家在拿着风投的钱在互相战斗,在作为用户确实真真实实的受益者,当然除了资金补助以外,单车的骑行舒适度、多样化也是众多单车企业与其他单车展开多样化竞争的拓展项目。

虽然从共享单车诞生以来,一直以解决“出行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为口号,共享单车企业为了抢夺用户首先在数量上急剧扩张,但随着市场参与者的逐步增多,用户体验感的逐步升级,

用户的高频词单车出行需求也对单车形成了更好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用户不仅要确保每一次可以骑到车而且还要骑的舒服,这给大多数处于二次阶梯的共享单车企业来说也释放了一种需求升级的信号,虽然短时间内难以超越摩拜和ofo,但至少可以在区域内进行集中投放,以好的出行质量来服务用户,虽然这种打法想要和第一阶阶梯的单车企业形成竞争还很难,但至少可以压制垄断的势头,给用户提供更好、更高、更便宜的短途出行。

政府包容审慎助推新模式合理运行

在上个月的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在特别致辞中说,“我们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像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都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促进了其健康发展。”总理要求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的态度。再往前,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亦曾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里我首先先普及一下“包容审慎”四字,所谓包容,就是容得下不同,眼界辽阔一些,视野宏观一点;所谓审慎,就是守得住底线,尊重新动能,了然新方位。

而回到共享单车上去看,这四个字可谓是用的格外贴合实际情况,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初,政府没有进行严格管制任由其发展,但经过市场的检验之后,共享单车在整个出行市场的弊端开始显现,过度无章的投放阻碍原有的出行市场,政府迫于无奈只好出手阻拦,虽然叫停了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但并没有叫停共享单车的运行,这其实也是释放了政府认可共享单车发展模式的信号,同时也给共享单车提供了优化的机会,让共享单车在既定的单车数量上优化出行需求,不仅要解决用户的短途出行需求,更要保障在短途出行市场以外的其他出行需求的合理运行。

业内人士认为,共享单车投放量的增多,将对运营商的运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除尽快采用电子围栏技术,规范用户停车外,增加线下维护团队以保证故障单车得到及时维修,也是运营商需要重视的问题。

而所谓电子围栏即通过物联网芯片发射信号覆盖技术,给共享单车停放划定一个围栏,让单车只能停放在规定范围内。当自行车不在规定范围内,自行车将无法上锁,或者上锁之后将持续收费,系统会短信提醒用户。

为了更快的占领市场,之前的各平台的跑马圈地显得比较盲目,没有针对性,这导致了大量单车的浪费,这对于企业与用户来说都是不利的。所以,政府的紧急制动给单车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布局过程中,单车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手段合理布局,提高单车的使用频率。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